于是
二十年同学聚会,校花和班花再次同框,老同学们都热烈地高举手机,从不同角度,发挥不同品牌的镜头优势,再用不同的滤镜加以美颜。发在朋友圈里的照片里面,校花和班花都好像没有经过二十年的淬炼,仍像毕业典礼上那样青春逼人,皱纹眼袋都被虚拟消除了。
班花笑而不答,点个赞,但转发的只有美食和集体照。
校花笑起来最好看,席间从头笑到尾。她笑着讲起和班花一起参加奥数班、一起为校庆拍摄宣传片、一起为退休老师庆生……还说她毕业后去了机关单位,再也没有要好的女伴了。“可惜她(班花)移民去了澳洲,害得我下班都不知道找谁玩!”
班花一毕业就在妈妈的安排下通过相亲认识了后来的丈夫,虽然有点不甘心,但也不想错过条件那么好的男人,想想自己二十多岁就能在澳洲独栋别墅里当全职太太,面朝大海,夜观星,日栽花,不需打卡上班,不需贷款买房,有什么不好呢?唯独不甘心的是,没机会享受偶像剧中那些轰轰烈烈的爱情,丈夫规规矩矩,是移民二代,做事极其谨慎,但浪漫……
校花又在大谈浪漫了!二十年前,就是她没完没了地跟班花巨细无靡地描述浪漫的初恋、紧张的暗恋、搞笑的网恋……班花内向,就只是听着,从来没有怀疑过真假,也说到做到地保守秘密。但后来,很快听到别的女生也在传言校花的罗曼史,剧情完全不同,她才意识到自己只是听了一段编造出来、以求获得瞩目和崇拜的故事,而且,自己也不是校花唯一“吐露衷肠”的死党。但她很清楚,和校花的关系不能搞僵,校花比自己更美,更招人爱,更有各方面的优势,所以,她在人前依然和校花同进同出,形影不离,但在人后,她巴不得找个人痛痛快快地吐槽:校花如何欺骗老师同学、如何在学生会里两面三刀、如何在校长面前甜言蜜语、如何在弱势群体面前耀武扬威……
校花现在说的是她和先生的故事,大家都听得津津有味。原来是异地恋!原来她比他大足足九岁!原来他那样浪漫地不顾一切反对地要带她私奔!班花带着别人不可能辨认出的冷笑,一边听,一边给校花的酒杯添了些红酒。校花打断自己的罗曼史,谢谢她:“还是姐妹最贴心!”
班花看了看同学们发在群里那些修饰过度、不见皱纹也不见毛孔的照片,在心里说:真是地道的塑料花啊——几十年前,物资匮乏的时候,家里不常有鲜花,但家家都有几支塑料花:马蹄莲,大丽菊,红玫瑰。有的粗糙,边缘犀利。有的精细,色彩逼真。看似常年不败,却会常看常厌,花瓣上花蕊里常积灰,越看越难看。
同学会本来就不是展现真面目的场合,不是吗?谁假意离婚真买房,谁在维持名目上的婚姻实则另有所爱,谁在公司里顶着上上下下的压力却强装笑颜……又有谁知道呢?班花抬起头,从自high的校花看起,环顾四周的几十位同学,只觉得这场面有点可笑,又有点感人:明明是认识那么久的人,却又那么像陌生人。这里没人知道她现在过得多么凄凉:丈夫因病去世后,她带着孩子回到上海,父母又重病,从来没工作过的她正在艰苦地适应一份不起眼的文员工作。她只是很肯定:要把自己收拾得山青水绿来参加这场同学会。输了一时的运气,不能输掉一生的傲气。
但谁不想要真正的姐妹花呢?像《破产姐妹》中的落魄富家女,知道一貧如洗的女服务生有做小蛋糕的天分后,热切鼓励她创业,全身心地支持她。哪怕像《宿敌》中的贝蒂和琼也好啊:争锋相对竞争了几十年,却有骨子里的惺惺相惜,哪怕一秒钟也好。班花回国定居五六年了,从没想过找校花叙旧;老人重病,工作告急的各种时候也不想找校花帮忙。她要强。但有一次,真的需要校花帮忙把她引荐给一位学长时,校花的反应是:最近特别忙,我们晚点聊?
仔细想想,这对人人称赞的校园姐妹花真是虚伪到了极点啊!就像注定在镜头前表演的一对女演员。聚会还没有结束,班花就提早退场,借口要回去照顾儿子。她唯一能做到的有立场、又不失礼节的表态就是:和所有人一一告别,唯独跳过了校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