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TRIZ理论的高职大学生“工匠精神”培育影响因素研究

2018-07-13 01:59罗小玲傅贻忙李
时代金融 2018年36期
关键词:工匠精神工匠培育

罗小玲傅贻忙李 涛

(1.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体育学院,湖南 株洲 412001;2.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铁道运营与管理学院,湖南 株洲 412001)

一、引言

TRIZ理论是解决创新性问题的有效路径,对于高职大学生创新精神与工匠精神的培育具有独特的优势。“工匠精神”是职业教育的灵魂,是高职大学生应该树立的理念。随着国家对“工匠精神”的重视,社会对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高职院校培育具备“工匠精神”品质的人才已成为高职院校发展的主要方向。基于TRIZ理论的高职大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是一项长远性发展项目,必须要有优质的内部条件与良好的外部环境才能有序开展,缺少一系列条件,基于TRIZ理论的高职大学生“工匠精神”培育过程中就会受到不同的影响与制约。

二、基于TRIZ理论的高职大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价值机制研究

TRIZ理论作为发明问题解决问题的理论,经过国内外多年的研究发展,已成为一套较成熟的理论体系。TRIZ理论工具与方法能有效促进人们创新,以及在创新思维的基础上,提供一种新的思考方式与实践素质。通过TRIZ理论来培育高职大学生“工匠精神”是面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切实需要,学习与领悟这种方法对高职大学生“工匠精神”的形成具有重要价值。

(一)基于TRIZ理论培育高职大学生“工匠精神”的引入价值分析

TRIZ理论具有多学科交叉融合,为创造发明提供解决路径等特点。引入TRIZ理论推进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育工作,能够有效提高高职大学生工匠意识、创造意识以及实践操作能力。一方面,将TRIZ理论与方法引入传授于学生,使其能内化为创新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促进其专业知识与职业素养的融合,从根本上改变高职院校重视技能培育,忽视职业素养培育的误区。促使“工匠精神”在高职教育中扎根,进而对社会发展以及科技进步产生重要意义。因此,引入与推广TRIZ理论对高职院校培育学生“工匠精神”具有重大的价值。

(二)基于TRIZ理论培育高职大学生“工匠精神”的需求价值分析

高职院校对于高职大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不仅需要专业技能的系统指导,还需要TRIZ理论的科学指引。TRIZ理论必须结合实际问题才能有效的掌握,结合实践是学习TRIZ理论的根本方法。高职大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也要从实践入手,使学生形成严谨专注的职业态度。拥有创新精神以及良好“工匠精神”的高职大学生更受企业欢迎,同时也有利于为高职院校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在高职学生实现自身价值与促进企业发展的同时,也反向推动高职院校本身的发展。

(三)基于TRIZ理论培育高职大学生“工匠精神”的应用价值分析

TRIZ理论的核心思想主要涵盖三个方面。第一是一个简单的产品或者复杂的系统,其关键技术的发展都是随着客观规律演变的,即客观进化规律与模式;第二是各种困难问题的解决是促进进化过程的主要动力;第三是用最少的资源实现最大的利益。TRIZ理论具有突出的特点与优势,将其应用于高职大学生“工匠精神”培育中,能够大大激发高职大学生的创造能力,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势。高职大学生在社会中,具备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以及TRIZ理论方法,就能很好的证明其竞争力,有助于在工作中脱颖而出。“工匠精神”是一种敬业态度与精神品质,TRIZ理论则能从根本上促进高职大学生形成“工匠精神”。因此,将TRIZ理论应用于高职大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中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三、基于TRIZ理论的高职大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外部因素分析

基于TRIZ理论的高职大学生“工匠精神”培育是长期性,特殊性的,在这一过程中,必然受到不同的影响因素。外部因素上,可从政府层面、社会层面、企业层面来进行分析。

(一)基于TRIZ理论培育高职大学生“工匠精神”的政府层面影响因素

随着时代不断进步,社会层面对人才质量要求越来越严格,国家关于职业教育的发展规划也在不断更新。当前,政府通过一系列助推职业教育发展的规划目标,进一步突出了职业教育在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地位,并从招生制度、教学改革等方面提出了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众多政策。国家重视高职教育对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但是过于重视技能传授、文化教育,忽视职业素养培育,往往是高职院校所存在的教育误区。国家职业教育设计越来越有利于职业教育发展,但由于缺少落地的建设,导致了“工匠精神”无法在职业教育中扎根。

同时,TRIZ理论引入中国比较晚,国内的诸多科研机构、企业虽已有了一定的应用,但在高职教育上,缺少对TRIZ理论的引入机制,致使部分高职院校相应的教学管理机制不完善。缺乏相应的理论指导与政策框架,高职院校基于TRIZ理论进行“工匠精神”培育就无从下手,师生对“工匠精神”培育的参与性就会产生消极现象。因此,深入对TRIZ理论的研究,构建完善的培育机制,是基于TRIZ理培育高职大学生“工匠精神”的必然要求。

(二)基于TRIZ理论培育高职大学生“工匠精神”的社会层面影响因素

劳动者的经济社会地位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其对社会服务的主动性。具备“工匠精神”的高职大学生是促进社会发展的关键,缺乏一定的学习与工作积极性就无法有效的助推高职大学生“工匠精神”的养成。当前,高职院校毕业生在就业质量与层次上相比于本科院校还是存在差距性,高职毕业生多数为一线工作者,导致了部分高职学生缺少对自己接受高等职业教育的自豪感,从而影响到自身学习以及工作积极性。高职大学生学习专业技能的积极性,是推动高职大学生“工匠精神”培的育基本要素。其次,TRIZ理论在社会中的普及度并不高,在学术界的相关研究也较少。没有以往的案例实证,高职院校对于通过TRIZ理论培育高职大学生“工匠精神”还处于摸索阶段,没有带来突出的社会效应。因此,劳动者社会地位的影响以及TRIZ理论的普及是基于TRIZ理论培育高职大学生“工匠精神”的一个重要外部条件。

(三)基于TRIZ理论培育高职大学生“工匠精神”的企业层面影响因素

当前,高职院校都设有实习环节,校内实训等模式企业真实工作环节,使学生能够有对口专业体验。但是,这些措施仅处于硬件投入,对于校企的互动还缺少深入,在职业教育中缺少企业文化渗透,这就容易导致学生对职业的认同感与归属感不强,直接影响了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养成的内在机制。同时,随着企业越来越注重学生“工匠精神”培养的趋势,高职院校能否全面引入TRIZ理论,将TRIZ理论与专业课程结合,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创造精神与对“工匠精神”的执着追求,打造符合企业要求的创新型人才,就成了培育学生“工匠精神”的关键因素。

四、基于TRIZ理论的高职大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内部因素分析

基于TRIZ理论培育高职大学生“工匠精神”的内生机制就是培育理念、体系以及条件三个方面。培育理念是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育的发展路径,培育体系是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育的重要依据,培育条件是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育的基础环境。这三个方面能够直接影响基于TRIZ理论下高职大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成败。

(一)基于TRIZ理论的高职大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理念因素

TRIZ理论是发明问题解决问题的理论,关注问题,重视解决方法。TRIZ理论引导下的创新方法,能够准确掌握创新过程,突破思维定势。高职院校对于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就是要通过提高学生创造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精益求精的工匠氛围。高职院校将TRIZ理论与“工匠精神”紧密结合,是高职院校创新“工匠精神”培育机制的必然选择。高职院校是否能准确把握社会发展趋势,及时将TRIZ理论与“工匠精神”培育联系在一起,改变自身培育人才的方式,是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育理念的重要体现。

(二)基于TRIZ理论的高职大学生“工匠精神”培育体系因素

基于TRIZ理论的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育体系是一个综合性系统,主要包括高职院校管理制度与人才培育方案两方面。这两方面是高职院校人才培育体系的重要支柱,合理的管理制度是高职院校实施TRIZ理论培育“工匠精神”的保障条件,而优质的人才质量又促进着高职大学生“工匠精神”的养成。

在高职院校管理制度方面,高职院校要实现有序的“工匠精神”培育工作,正确、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前提条件。传统的高职教育管理体制,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追求统一的模式化现象,这就很难培育出具有“工匠精神”的创新型人才。同时,学校在教学管理方面的权威性教学也给学生带来了一定的心理压力,导致学生缺乏独立自主性与主观能动性。因此,从TRIZ理论的系统论哲学思想出发,对职院校顶层进行教学管理制度的更新设计,突破以往的教学观念,为高职大学生建设一个具有创新条件、工匠氛围的发展平台,突出TRIZ理论在高职大学生“工匠精神”培育中的重要作用,是有序推进基于TRIZ理论的高职大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必要构建因素。

在人才培育方案方面,通过TRIZ理论创新教育模式,促进TRIZ理论与专业知识融合,使学生在专业学习中突破创新思维,树立“工匠精神”。如果在课程教育模式方面,没有科学反映出TRIZ理论结合专业教育的特点,那么就无法发挥出基于TRIZ理论培育高职大学生“工匠精神”的积极作用,就容易导致学生在参与TRIZ理论与“工匠精神”的实践活动中缺乏积极性与创造性。因此,人才培育方案的建设是一项关键性问题,TRIZ理论与专业培育结合的适用性以及高职大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程度都受其直接影响。

(三)基于TRIZ理论的高职大学生“工匠精神”培育条件因素

高职院校基于TRIZ理论培育“工匠精神”的条件主要有实践实训、教师质量和校园文化等方面,它们对于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育的效果具有影响与制约的作用,最终也决定了高职大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质量。

在实训条件上,实训活动是高职大学生接触社会的重要路径,也是高职大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提高创造能力与养成“工匠精神”的关键措施。缺少相应的实训条件,就容易制约高职大学生社会实践机会,高职大学生就会缺乏一定的社会经验,同时也无法切身感受“工匠精神”的实践效用。运用TRIZ理论的多学科交叉融合性与高职院校实训活动相结合,实质性的提高高职院校实训条件,能够有效促进高职大学生“工匠精神”养成。

在师资力量方面,教师作为高职大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引导者,要保证自身具有“工匠精神”以及对TRIZ理论的全面掌握。高职教师对于TRIZ理论的深入程度,直接决定着高职大学生对于TRIZ理论的认识以及对“工匠精神”的掌握程度。

在校园文化方面,高职大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就是文化的传承,校园文化的建设能够从多方面影响高职大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发展创新性的校园文化建设,对TRIZ理论进行有力的推广,有利于加强高职大学生对于TRIZ理论的全面认识,同时也有助于高职大学生深入对“工匠精神”的理解。因此,校园文化的建设也是基于TRIZ理论培育高职大学生“工匠精神”的关键组成部分。

五、总结

基于TRIZ理论的高职大学生“工匠精神”培育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这就决定了高职大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不能一蹴而就。TRIZ理论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工具,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将TRIZ理论积极应用于高职大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中,强化高职大学生实践操作能力,提升高职大学生创造力。打造出符合时代要求,社会进步的创新型工匠人才,进而全面提高高职大学生的综合能力,才能更有利于高职大学生“工匠精神”的形成。

猜你喜欢
工匠精神工匠培育
90后大工匠
工匠风采
工匠神形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工匠赞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
开展『三扶』 培育新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