岗位职业能力调查 探讨中职旅游专业课程改革

2018-07-13 00:00:14
天津教育·下 2018年9期
关键词:师资队伍专业课程课程体系

在当前达者为尊的社会背景下,只有自身能力过硬,才能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不被社会所淘汰。对于旅游专业的学生来说,毕业后的就业方向需要根据当前市场对于人才的需求以及学生自身的专业能力进行选择。因此,中职学校应加强对当前岗位职业能力的调查,根据当前旅游专业毕业生的工作岗位对课程进行改革,从而使得更多的学生满足工作岗位的需求,提高旅游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本文从围绕市场需求构建旅游专业课程体系、通过校企合作来强化实践教学、承办市级大型活动、搭建师生鏖战平台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展开,详细阐述了中职旅游专业课程改革的具体实施建议。

一、 围绕市场需求,科学地构建旅游专业课程体系

(一)创新构建课程体系

在旅游专业课程改革的过程中,需要按照多方向、宽专业、活模板的理念来构建新的课程体系,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以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在旅游课程教学中,以学分制作为考核学生的标准之一,主要对学生的技能进行培养,并帮助学生树立职业道德和构建专业知识基础,积极鼓励学生考取就业证书,全身心为学生的就业做准备。

(二)科学修订专业教学计划

中职旅游专业一般采取“2+1”的教学模式,即前两年在校学习,后一年则直接到企业实习或者继续在校复习。对于学生就业实习的问题,学校方面需要给予高度的重视,负责向学生推荐合适的实习企业,例如:一些旅游景区的农家乐、高档酒店、旅行社或从事旅游管理的企业。学生到这些单位去实习,一方面可以巩固学生在校期间所学习的专业知识,另一方面可以丰富他们的工作经验,从而为后期的就业打好基础。

(三)提升就业指导专业水平

对于旅游专业毕业班的学生,可以额外增加一些就业指导课程,以请进来的方式为学生后期的就业进行指导。例如,聘请一些有丰富经验的教师或与学校有合作的企业领导来校开展就业指导讲座,为学生们分析当前旅游专业的就业前景,让学生明确后期的就业方向,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让学生根据自身的技能和知识决定后期的就业方向,达到高水平就业的目的。

(四)改革教育教学方法

改革教育教学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中职旅游专业课程教学质量,因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采取分层教学的模式

根据学生间的个体差异以及学生当前的学习情况,将学生分为基础型、成长型和成功型三类。根据不同类型学生的发展情况,对旅游专业的实践课、理论课和选修课的课时进行调配,从而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促进学生均衡发展。

2. 引进企业“七S”管理文化及企业技能课程

根据课程体系,对学生的操作技能按学期、分阶段进行达标考核。通过开展班级技能竞赛、学校技能展示活动以及参加省、市技能竞赛等途径,促进学生技能水平的快速提高,培养学生具有扎实过硬的专业本领和创新意识。

3. 改革技能训练模式

不同阶段的训练需要在不同的地方开展,专业教学实习训练可以在各个模拟实训室内开展,而综合训练则可以在校外培训基地进行。通过一级工作项目训练和二级工作项目训练,如景区的农家乐服务和中餐服务等工作,让学生在实践中分析和解决问题,从而能提升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熟练地掌握现代化服务的具体流程,拥有胜任服务岗位的知识和技能,为后期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4. 坚持开展德育导师制

通过以班主任为核心,全体学生共同参与的班级管理模式,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实践能力和职业道德等,重点对学生爱岗敬业和吃苦耐劳的精神进行培养,便于学生在后期能够更好地上岗工作。

二、 强化实践教学,通过校企合作来实现双赢

首先,要求旅游专业的学生在掌握基本技能的基础上选定某一就业目标作为主攻方向,并且还要学习其他技能。要求每一位学生通过中级工考核之后才能给予毕业证,保证学生高质量就业。其次,鼓励学生多多考证,学生还可以跨专业考技能等级证,为后期的就业、转岗等打好基础。此外,学校方面可以根据当前酒店的设施模拟实践实训基地,让学生在校期间就可以进行实践,丰富他们的工作经验。同时,学校还可以积极与校外的实训基地进行联系,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

三、 积极承办市级大型活动,搭建师生成长平台

学校方面应加强对实训基地建设的重视程度,积极建设酒吧、西餐厅、商务中心等实训室,并积极与市教研室进行联系,承办市级大型活动,如课堂观摩、旅游专业教师技能大赛、学生技能大赛等,充分发挥实训基地的功能,为旅游专业师生的发展搭建平台,为他们提供更多发展的机会。

为了更好地进行旅游专业课程的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旅游专业课程的改革,教师和学生都需要不断发展。教师作为专业课程知识的讲解者,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质量,运用合理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构建专业知识体系,并对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进行培养。同时,不断丰富自身的教学经验,以便应对教学中的一些突发状况。而在学生方面,需要积极主动地投入旅游专业课程的教学中,积极配合教师的工作,与教师协同工作,共同达成教学目标。通过不断地学习,进而丰富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提高技能水平,为后期进入岗位工作打下基础。

四、 优化师资队伍

教师作为旅游专业教学的执行者,其综合素质水平将对专业教学质量产生直接影响。目前多数中职学校旅游专业的教师还较为年轻,师资队伍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因此,需要从专业的角度出发,对师资队伍进行培养,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不断优化师资队伍的内部结构。并且,根据当前市场的发展需求,对教师的专业知识和能力进行创新。

此外,加大“双师型”教师所占的比例,对师资队伍的比例进行调整。一方面,加强对在校旅游专业教师的再教育,鼓励教师继续学习,给予教师更多的学习机会,以此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多种方式来积极引进旅游专业的高水平教师,发展旅游专业的师资队伍,为促进旅游专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目前,对于中职旅游专业多元化应用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还处于尝试阶段,面对当前消费者的需求和消费观念,中职旅游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一项永不终止的课题,还需要进一步进行实践和探索,从而得出切实可行的多元化应用人才培养模式,为服务行业提供更多的人才。

五、 重新划分专业方向

一般服务行业的企业到校招聘主要以导游员为主,因此,大多数中职学校的旅游专业课程都是围绕导游服务之一——技能培训来开展教学的。但是,随着当前消费者需求的不断增加,仅仅把培养导游员作为专业人才培养方面来满足企业招聘需求的定位是片面的。在旅游专业课程改革中,专业的划分需要根据行业的需求和具体的工作来调整,主要分为旅游社综合业务方向和导游服务与管理方向。旅游社综合业务方向主要以培养前台销售、计调、客户服务等文职人才为主,在能力培养方面主要以旅行社实务操作和旅游产品销售能力为主;而导游服务与管理方向主要以培养导游员为主,在能力培养方面主要是导游讲解、处理突发事件和导游服务技能等。根据这样的专业划分形式,能够更好地培养出满足当前市场多样化要求的旅游专业人才。

六、 结语

总之,在目前就业人数大于工作岗位数量的背景下,对于人才的需求更多的是全能型或高水平专业技能的人才,旅游专业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方向也随着当前岗位的需求而改变。因此,中职学校方面需要根据当前旅游专业市场的人才需求方向,对旅游专业的课程进行改革,使旅游专业的学生毕业后都能到相应的岗位上工作,实现高水平就业。

猜你喜欢
师资队伍专业课程课程体系
关于加强铁路职工培训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
电大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探讨——以福建电大为例
翻译硕士师资队伍建设的反思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辅导员(2017年18期)2017-10-16 01:14:48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中美综合大学在音乐专业课程上的比较与启示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论普通高校国防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
师资队伍建设
江苏年鉴(2014年0期)2014-03-11 17:0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