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雷裹隽
百克地下水渠日4万立方米的水输到克拉玛依,保证了矿区生活,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毛泽东主席1956年2月听取石油工业部领导的汇报。当听到新疆等地石油勘探野外作业非常艰苦时,毛主席语重心长地说:“看来发展石油工业,还得革命加拼命!”
克拉玛依油田是新中国建立初期我国勘探开发的第一个大油田。但是,它的名称还没有诞生的时候,这里是一望无际的大戈壁。当时滴水贵如油,每人每天只能分到一洗脸盆淡水,经常刮七八级大风。在这种生活非常艰苦、生产非常困难的情况下,新疆石油管理局党委一班人根据毛主席“革命加拼命”的号召,深入群众,深入生产第一线,与群众同甘共苦,艰苦奋斗,根据分工各司其职,开展工作,夜以继日地和职工群众一起奋战,一起住地窝子、土房子,一样领一盆洗脸水、一茶缸饮用水,风餐露宿领导广大职工群众大战克拉玛依。
在坚决贯彻执行石油部在克拉玛依地区“撒大网,捕大鱼”的战略决策中王其人、张文彬、秦峰作为管理局的重要领导,在实践中,充分发挥了卓越的领导才能和组织能力,认真实践了这一部署,加速了克拉玛依油田的开发进程。在全国各省市大力支持下,在石油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领导下,管理局做了大量的艰苦细致的政治思想工作、生产组织工作、物资供应工作,很快集中了几万名职工,在茫茫大戈壁上展开了空前规模的油田勘探和油田建设工作。
克拉玛依油田会战初期职工工作情景。
为了解决克拉玛依职工饮用水的问题,新疆石油管理局党委认真进行了研究,经请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决定,放弃部分农业用水,从玛纳斯河的上游放下水来,用8英寸管道引入矿区。1957年5月,修好一条由中拐到克拉玛依的42千米长的金属管道,每天输送玛纳斯湖的3000立方米水供给矿区,初步解决了矿区饮用水的困难。
“3年时间在荒凉的戈壁滩上建立起一座四万多人的石油城,这是一个很大的成绩,也是一个很动人的神话。”1958年9月,国家副主席朱德视察独山子、克拉玛依听取汇报时兴奋地说。他还说:“没有石油,我们工农业生产就不能迅速发展,党和国家都希望你们完成这个伟大而艰巨的任务。”他挥毫题词:“为钻井两万口,生产原油两千万吨而奋斗”。
这条8英寸的管道不仅输水量小,满足不了生产生活用水的需要,而且水源很快枯竭。“滴水贵如油”的状况,还是未能改变。为彻底解决矿区生活用水和生产用水的问题,1959年底,新疆石油管理局党委研究决定动员全体职工,修建一条暗渠把百口泉的地下水输送到克拉玛依。工程由两大部分组成:取水工程和输水工程。取水工程主要是打十几口水井,安装抽水泵汲取地下水,由钻水井的单位去完成。输水工程,就是要修建一条75千米长的输水渠道。为了防止污染和防冻,渠道全部埋在冻土层以下。
新疆石油管理局局长张文彬1960年1月初主持召开克拉玛依矿务局会议,落实输水工程施工任务。参加会议的人员主要有克拉玛依工程公司经理曹坤才,副经理白生华,总工程师姜国清,以及设计、计划、财务、供应、施工等有关单位的人员。赵炎刚调到克拉玛依矿区任党委书记不久,也接到通知参加了会议。
张文彬在讲明局党委的意图之后,宣布成立百克水渠工程指挥部,由赵炎任党委书记兼指挥,曹坤才、白生华任副指挥,姜国清任副指挥兼总工程师。同时,决定以克拉玛依工程公司为主,组建三个施工大队,一个混凝土预制厂,一个钢管预制厂。会议最后强调,水渠工程是1960年全局基建任务的重中之重、急中之急的项目,要争“5·1”保“7·1”竣工通水。
会议一散就开始了组织和筹建工作。施工设计由新疆石油管理局委托兰州供排水设计院负责。在着手筹备期间,兰州供排水设计院设计负责人傅文德工程师就来到了克拉玛依,搜集有关水文地质和地形资料。赵炎的第一项任务就是带上两位副指挥和测量人员,同傅文德一起去现场选线。
西北的严寒,气温在零下30摄氏度左右,积雪没膝深。他们戴着皮帽,穿着老羊皮和毡筒,乘坐一辆北京吉普、一辆“尕斯63”,带上测量仪器、望远镜、铁锹、镐头就出发了。一会儿爬山,一会儿穿沟,天气虽然很冷却常常浑身大汗。穿着毡筒上下山,往返几次膝盖就酸痛无力了。上下几次山坡之后,本能地学会了坐在雪上往下滑,既快又不累,还是一种趣事呐。
早出晚归,两三天时间就提出两条施工线路可作比较。一条在克拉玛依——乌尓禾公路以西,缺点是山多、沟多、挖土方量大,但坡度较好,在白碱滩修建一座枢纽泵站,提升一次水位,全线就能自流到克拉玛依,线路稳定性好,近10多千米。二是走公路以东,好处是地形比较平坦、容易施工、挖土方量小,但坡度不理想,有些地段渠体暴露在地面上,保温措施难度较大,还有可能增建中间泵站,并两次横穿公路,线路远10多千米。赵炎同指挥部几位领导研究后,建议采用公路以西的线路。管理局领导同意了他们的意见。
黑油山。
水渠工程大体可以分作三个大的工序:第一道工序是挖75千米长的渠道土石方。第二道工序是以混凝土现场浇铸为主,辅助以钢筋混凝土预制管、预制板和螺纹钢管的装配,组成75千米长的不渗、不漏的地下输水渠道。第三道工序是,回填土方,将输水渠道埋在冻土层以下,沿线修好过水路面、过车路面、溢水口和其他收尾工程。筹备工作基本就绪以后,1960年1月26日开工典礼大会在克拉玛依友谊馆举行。赵炎代表指挥部在会上部署任务,进行动员,号召施工队伍“到工地去放炮吃饺子”,意即春节大年初一破土动工。
工程公司的队伍是成建制的,组成第二大队,是施工的骨干力量。在王庆居、马平甫、宋德祥等带领下,按要求准时拉到施工现场。克拉玛依矿区各单位抽人组建起来的“杂牌军”,组成第一大队,有的按要求准时到达工地,多数是过了春节初一才上去的。独山子矿区组建第三大队。他们虽然离工地较远,在钻井处大队长韩国山和独山子矿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马化民带领下,也很快来到了工地。
1960年1月28日,炮声隆隆,爆炸破土,2月1日全线动工。75千米分为3段,3个大队摆成一条长蛇阵,在冰天雪地里开始了挖方施工。保工期、保安全、保质量的劳动竞赛拉开了序幕,上人最多时达到3000多人。白天锣鼓喧天,现场宣传鼓动工作红火热闹;夜晚篝火通明,梭梭柴燃烧,融化冰土,在零下30摄氏度的严冬季节,工地上一片热气腾腾。
当时施工机具非常落后,除炸药爆破以外,全靠大锤钢钎、十字镐和铁锨。职工搞工具革新制作的三脚架辘辘提土,因工效太低无人愿用。百余万土石方完全靠同志们一锨一锨地铲掉,劳动强度很大。然而,在竞赛浪潮的推动下,一些人有时一天能挖十几立方米土。很多人白天干了晚上还干,领导查夜劝说大家回帐篷休息,但干部刚刚离开很多人又上工地去干了。
在施工中由于把战线拉得太长,兵力过于分散,造成冻土融了挖,挖了又冻,费力很大,进展不快。人们一时看不到劳动成果,一度产生畏难情绪。指挥部领导立即总结经验,缩短战线,把3个大队全部拉到渠道首段,集中兵力打歼灭战,挖完一段再挖一段,这样可以及时看到劳动成果,增强了大家的信心,改变了原来的被动局面。
就是职工这样大的干劲,也适应不了“争 5·1保7·1”的要求。大量的土石方必须动真劲才能搬走,而且线路走向又决定了遇到高山要过高山碰上河套要穿河套。在山包处挖土,最大深度21米,9处穿山隧洞,最长的有1千米多。土石方量之大,工程施工之艰难,是开工前难以预料到的。
为了加快施工进度,指挥部的几位领导经常深入施工现场,经过反复踏勘、研究,在保证质量的原则下,修改了多处线路走向,减少了部分工作量。同时,在施工劳动中,和大家一块不断试验改进施工方法。如改进山腰斜坡上爆破打眼,实现“爆破抛土,人工清沟”,大大减少了人工挖方量;遇到河床、山谷,就随挖基础随建渠,即时回填,避免工序之间脱节,被雨水、山洪冲刷破坏造成返工;深沟出土搞接力,边挖方边留自然台阶,分两段、三级出土,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固定专门队伍打隧洞,两头开孔,三班倒昼夜施工,抢时间,争工期。
在首段挖方工作即将完成的时候,开始了第一道工序和第二道工序交叉作业。一、三大队继续挖方,向中段、末段逐步延伸。抽出工程公司的队伍开始转入混凝土现场浇铸渠体。这是水渠工程的核心工序,包括引水渠道、沉砂池、输水渠道、分水渠道、高地水库和枢纽泵站等。其中除引水渠道、分水渠道为一般混凝土施工,枢纽泵站为一座砖木结构的建筑以外,其余全部是钢筋混凝土结构,质量要求是很高的。但工程公司的队伍,多数是刚来不久的转业军人,从未干过这种活,不懂什么“水灰比”,对“搅拌匀”“捣固实”将会给工程带来什么影响也搞不大清楚。由于施工队伍的技术水平与质量要求存在着很大差距,刚上手时不仅进度很慢,而且连续发生质量事故。
沉砂池作业面很大,便于运转和施工,但一两天浇铸不完,先后施工的接合部经常出现裂缝,容易渗漏。输水渠道只有1米多宽,作业面很窄,里边容纳不下几个人,还要求渠底渠壁同时浇铸,以保持结构的整体性,防止渗漏。人在里边施工不便活动,底壁只有2寸多厚不便捣固。经常出现“蜂窝”、“麻面”、“狗洞”,达不到质量要求。能修补的可以及时修补,问题严重的只好推倒重来。是施工,也是练兵,边学习边实践,逐步提高了操作技术,摸到了一些规律,施工质量和进度才有所提高。
链接
全球唯一叫石油的城市
“没有草、没有水,连鸟也不飞……”一曲《克拉玛依之歌》传遍祖国大地。1955年 10月 29日,黑油山1号井出油。维吾尔语“黑油”(kapamau)音译克拉玛依,克拉玛依油田由此得名。以克拉玛依1号井喷出工业油流为标志,新中国第一个大油田——克拉玛依油田宣告诞生,全球唯一以石油命名的能源工业城市。
新疆1955年10月29日发现克拉玛依油田。勘探开发初期,人员、设备、物资极为匮乏,1956年5月,《人民日报》连发三篇社论,呼吁“更多部门进行配合,必须有全国的支援”。国务院组织13个部委、16个省(市区)35个城市支援克拉玛依,同时从苏联、民主德国、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波兰、匈牙利等东欧社会主义国家进口油田急需的钻探设备和器材。
当施工进入比较正常的时候,兰州供排水设计院的傅文德工程师又来到克拉玛依。他看到工地的施工情况,表示惊讶和钦佩。他根本没有预料到职工竟有这样的干劲和毅力。他高兴地留在现场,和大家一起检查、指导施工。特别对输水渠道用沥青做伸缩缝材料和装配方法,防止热胀冷缩导致渠道遭受破坏,大家共同研究,互相论证,最后取得一致意见,一致行动。他和大家一起工作了很长一段时间,建立起了深厚的同志友谊。
在水渠工程中,遇到几处特殊的地方,采取了不同的处理方法。一是横穿河床、山岭和沟壑地段,用现场浇铸的方法不大适宜,改用1米内径的钢筋混凝土预制管,潜敷在底下,要求既能防冻又能防止洪水冲刷。二是爬大坡,过高山,使用了1米内径的螺纹钢管。三是穿山隧洞,根据施工面大小和岩石性质,采用不同结构和方法;隧洞宽大,岩石渗透率高,一律现场整体浇铸;隧洞虽然宽大,但岩性不渗不漏,使用钢筋混凝土预制板四面装配;隧洞狭窄,岩石又渗漏,用钢筋混凝土预制管通过。
整个施工队伍经过一段实践,技术普遍有了提高,操作逐步熟练了,工程进展不断加快。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最大的是工期既没有争得“5·1”,也没有确保住“7·1”。尽管在现场敲锣打鼓给施工的先进单位、先进个人送喜报插红旗,但工期一拖再拖。赵炎每回到机关参加局矿党委会时,总是检讨自己领导不力,拉了全局、全矿工作的后腿。
石油部部长余秋里1960年9月到克拉玛依检查工作,赵炎和油田党委书记王其人陪同他视察了水渠工地。余秋里最后对赵炎讲:“你不要做检讨,这项工程两年能完成也是很大成绩,也应该表扬。”这几句话不仅解除了赵炎的精神压力,而且给水渠全体职工很大鼓舞。大家情绪更高了,干劲更大了,一鼓作气,于1960年底,百口泉到白碱滩段输水渠道开始试水。
二大队是施工队伍的主力,他们出现新局面之后,一、三大队主动派人前往学习,也采用部分人继续挖方,部分人转入浇铸输水渠道。整个工地形成交叉作业,加快了施工进度,较快地迎来了第三道工序。第三道工序的主要工作内容是,在清理好渠道,安装好盖板,做好检查孔,溢水孔的条件下,开始回填土方。填方比挖方容易得多,而且上了几台推土机,在比较平坦、以沙土为主的地段,在工程的收尾阶段,开始了机械化施工。
回填土方也有一些技术要求和具体问题。机械填方必须特别稳妥,以免砸坏渠道的盖板和拥倒渠壁。遇到一些陡坡山梁和全部石头地段,推土机不便施工,需要人工填方的工作量也还不少,工人们的劳动强度仍然很大。还有些细致、零散的活必须人工完成。河床、山谷和沟壑,要在回填的浮土上面修好过水路面,以防洪水经过时冲刷坏渠道;过车路口,要修上加固路面,以防车辆通过时压坏渠道;每个溢水孔外边要修上泄水路面,便于渠道水位过高时溢出的水很快泄走,不使渗入浮土、渗回渠道。
经过上下勠力同心艰苦奋斗,战严寒,斗酷暑,1961年春节刚过不久,日输能力4万立方米的地下输水渠道和主要配套工程全部竣工,清澈的百口泉水徐徐流到克拉玛依,改变了油田用水情况,不仅满足了数万职工的生活用水,而且解决了部分工农业用水的困难,有力地保证了矿区生活,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受到了石油部部长余秋里的表扬。
地下输水渠道的建成,为新疆石油工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会战3年,新疆石油工业实现了全面大发展。1960年,克拉玛依原油产量达163.67万吨,居当年全国各油田之首,占全国原油年产量的1/3,从此新疆用油完全自给,新疆工农业生产由于能源问题的解决而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点评
时代风貌 精神财富
当代中国石油工业发展的历史,是一部艰难创业的历史。广大石油职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依靠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团结协作,以坚强的毅力,吃大苦,耐大劳,克服戈壁、沙漠、草原、海滩等艰苦恶劣的自然条件,建成了一个个石油生产基地。
针对我国石油地质比较复杂的情况,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去分析、认识、掌握地下的特点和规律,积极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做扎实细致的工作,处处精打细算,勤俭节约,少花钱,多办事,求得最好的效益,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突破。
中国石油工业之所以有今天,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坚持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艰苦创业精神。面对艰难困苦,发愤图强,迎着困难上,克服资金不足的矛盾,不断地夺取胜利。闪耀着时代风貌的奉献精神,是我国石油工业宝贵的精神财富,须臾也不可丢的传家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