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养殖业现代化发展

2018-07-13 10:21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8年6期
关键词:养殖业畜禽养殖

(株洲市畜牧兽医水产局,湖南株洲 412007)

0 引言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养殖业是农业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在带动经济发展、保障市场供给、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养殖业的机遇与挑战并存,如何破解转型升级过程中的诸多难题,实现“高产、高效、生态、安全、优质”的可持续发展,将是新形势下现代养殖业的工作重点。

1 现状

1.1 养殖业高速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在科技发展、资源优化、产业改革、政策支持的良好氛围下,我国养殖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相关数据,2015年养殖业产值为40661亿元,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37.98%,较1996年增长了305.99%,高于农业产值增长率80.31个百分点;2015年我国肉、水产品产量为15324.69万t,较1996年增长了94.67%,高于粮食产量增长率71.5个百分点。预计未来20年,养殖业产值比重将进一步提高,持续推动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农村经济协调发展,成为农业战略主导性产业,率先实现现代化[1]。

1.2 政策环境逐渐优化

我国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养殖业发展,政策和资金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产业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实施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补助标准化规模养殖,取消屠宰税、牧业税、涉渔税费,支持污染治理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特色养殖产业发展项目,加大农险范围等等……这些政策含金量高、推动力大、操作性强、受益面广,逐步形成了涵盖养殖业各个方面的政策体系,为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环境。

1.3 养殖产品需求显著提升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居民收入的持续提高,养殖产品的市场供给已不再短缺,我国居民食品消费观念产生重大变化,由卖方主导转变为买方主导,养殖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一方面,以猪肉消费为主向多种动物源产品消费转变,牛羊肉和禽肉产量占比逐步增加,养殖业生产结构日趋多元化。另一方面,消费者对食品的卫生、安全、营养、风味等方面需求逐渐上涨,“绿色食品”越来越受到市场的青睐,提供优质安全、健康放心的养殖产品成为企业提高竞争力的有效途径[2]。

2 存在问题

2.1 养殖技术低下

长期以来,我国养殖业大多是散户的传统养殖,标准养殖占比较低,大部分属于以农户为主体的家庭生产模式,无论在生产上还是管理上都与现代化的养殖差距甚远。规模小、管理制度不完善、生产条件落后、防疫基础弱、技术陈旧、专业人员缺乏,多方面的技术缺陷导致经济效益低下,成为限制行业现代化发展的主要因素[3]。

2.2 养殖产品质量堪忧

养殖业是肉、蛋、奶等食物的供应源头,也是餐桌安全的根本。但近几年来,“黄浦江死猪”、瘦肉精、苏丹红等食品问题愈演愈烈,为养殖业的质量安全敲响了警钟。添加剂使用不当、动物疫病防治不力、产品加工管理不严等现象,是有害成分在动物组织内残留的主要因素,再加之检测手段较为落后,监督管理不到位,导致流通在市场上的养殖产品质量参差不齐、鱼龙混杂[3]。

2.3 养殖环境污染严重

近年,养殖业产值逐渐提高,动物存栏量不断增加,随之而来的不仅是经济效益,还有畜禽废弃物带来的环境污染。我国的现阶段的养殖业规划布局不合理,区域性养殖总量超过环境承载力,粪污处理设施设备落后,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程度低,生产者环保观念淡薄,生产方式粗放低效,农牧分离、种养脱节。这些问题直接导致水体、大气、土壤受到了严重污染,影响了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4]。

2.4 养殖市场波动大

目前,我国养殖市场的波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养殖者的行为决策。部分养殖户投资成本低,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弱,经济效益不稳定,更容易受到环境保护、行业转型、进口产品的多重冲击,市场低迷时期无法承受大幅度的亏损,只能选择退出养殖,待进入旺季时再重新开始生产。养殖者的反复出市入市,影响市场供需,造成行情复杂多变,价格上下波动,养殖效益不能最大化,甚至影响行业的长期发展。

3 对策

3.1 突出现代理念,实现基础设施高端化

要积极推进基础设施的更新换代,在种群管理、疫病防控、污染治理等多方面均采用高端设施,如自动饲喂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环境控制系统、智能化管理系统等。要按照农业部的要求,建设一批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防疫制度化、生产规范化、粪污无害化的现代畜禽养殖企业,再辅以信息技术、“互联网+”等高技术手段,淘汰落后产能,促进行业发展,逐步实现由现代畜牧业的转型升级。

3.2 突出创新理念,实现养殖生产产业化

要培养新型的养殖主体,如家庭农场、养殖合作社、“公司+农户”等,引进龙头企业,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发挥温氏、牧原、雏鹰等大型企业的示范作用,带动区域养殖业发展。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要注重创新,开发新产品、推广新技术,延长生产链条,挖掘市场潜力,推进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实施品牌战略,实现经济联动和产业化经营,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5]。

3.3 突出市场理念,实现品种结构特色化

要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深入贯彻供给侧改革,坚持 “稳猪保禽促牛羊,发展名特优产品”的总基调,以市场为导向,群众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大力发展草食动物和水产养殖,提供多元化、高质量的养殖产品。同时挖掘区域性的优良种质资源,加强畜禽良种的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发展特色养殖和地方良种产业,如太湖猪、秦川牛、蒙古羊等,建立区域生产基地,形成“一域一品”,实施品牌战略,发挥品种优势。

3.4 突出绿色理念,实现养殖环境无害化

要采用奖惩结合的方式开展养殖污染治理,确保2020年全国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75%以上、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95%以上[6]。一方面因地制宜地推广以农、林、牧、渔相结合的立体型生态养殖,加快推进畜禽废弃物综合利用和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从源头上减少废水、废气、废物对环境的污染。另一方面严格监管,对设施不启用、排污不达标、污染治理不力的行为加大惩罚力度,对新建养殖场严格准入,指导合理选址、科学布局、完善治污设施,做到环境保护“三同时”。

3.5 突出开放理念,实现产业发展项目化

要结合实际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设计项目、加大投入,开展系列招商引资活动,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到养殖生产中来,为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引导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形成大开放格局,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使地区养殖业走上“品牌化、项目化”的发展道路。

3.6 突出法治理念,实现行政管理法制化

要严格实施《畜牧法》《渔业法》《动物防疫法》《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条例》等养殖业相关法律法规,明确政府的监管责任和养殖户的主体责任,建立高度协调、权责统一的监督管理体制,全面加强疫病防控、渔政和屠宰管理、饲料兽药质量安全等方面的监督管理和依法查处,以法制化推动现代化。

3.7 突出人本理念,实现队伍建设专业化

要加强养殖行业队伍的政治思想建设,提高专业技能,充实人员力量,培养和造就懂养殖、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要多方位宣传农业技术,定期组织技术培训,从而转变养殖观念,提高专业技能。同时要加大“产、学、研”的结合力度,注重在高校中培养高素质、高水准的专业人才,确保养殖队伍的人员储备。

3.8 突出共享理念,实现行业管理信息化

要建设涵盖基本数据、生产管理、远程监控、产品溯源等多方面养殖信息的数据库,对每一只动物的入栏、饲喂、免疫、生长、配种、淘汰整个流程进行电子化动态管理,收集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全面了解动物的各项指标和性能。另外要加强信息、资源共享,普及养殖业政策、法规和养殖知识,加大养殖业生产和工作动态的宣传报道,以正确的舆论导向引导生产,提高信息的传播效率,促进养殖技术的普及。

4 结语

国务院副总理汪洋曾指出:“养殖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要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和科技进步,提高养殖业发展的水平、质量和效益,努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养殖业可持续发展道路。”新形势下,要实现养殖业现代化,必须多措并举,采用创新思维来改变传统,形成规模化、生态化、科技化、标准化的产业链,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使我国养殖业快速步入健康稳定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猜你喜欢
养殖业畜禽养殖
青山绿水 健康养殖
养殖业如何应对饲料成本高企
开发林下养殖吃上瓢鸡“产业饭”
红螯螯虾的养殖技术
黄颡鱼养殖,不变不通
畜禽夏季喂野菜 防病快长真不赖
菌株出马让畜禽污染物变废为宝
夏季养畜禽 驱蚊有妙招
上海祥欣畜禽有限公司
论养殖业“减抗”背景下无抗替代品与畜产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