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 550025)
由于汉语缺少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虚词就显得无比重要了。汉语语法这个显著的特点进一步使得在源源不断的汉语发展史上,虚词系统也不断地被发展起来,并且逐渐丰富。所以,在汉语语法的研究领域,虚词研究一直都占有重要比重。
王正明认为构成成语的词,主要是实词,但也有一些文言虚词,特别是那些历史悠久的老成语,保留有更多的虚词,像“之乎者也”、“何其相似乃尔”。
关于汉语虚词的语法研究,较为全面的研究有很多。陈利丽在《宿州教育教育学院学报》上发表了一篇名为《汉语虚词研究述评》的文章,结合整个汉语语法学的发展历程,站在历时语言学的角度,从早期的虚实概念说起,就虚词研究在汉语语法学的酝酿、草创、探索、描写、以及创新时期等各个阶段的发展情况予以评述。《马氏文通》中马氏将汉语的词划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建立了汉语的词类系统。之后,杨树达《高等国文法》对虚词词义进行了详尽辨析,更编纂了《词诠》这一汉语虚词词典,进而确定了虚词在句法结构中的语法作用。“五四”以后,现代汉语的虚词研究则主要集中在王力、吕叔湘等大家的语法作品中。七十年代末尾,汉语语法创新时期的虚词研究可谓硕果累累。既有各具特色的虚词研究专著和大量的虚词研究论文,还出现了一系列富有特色的虚词词典。
包含虚词在内的成语数量繁多,而这其中的虚词不仅用法灵活,数量也不可小觑。
鉴于此种情况,本论文以《古代汉语虚词词典》中将虚词进行的词类上的划分为根据,首先把虚词分成了以下几类,即一是副词,二是介词,三是代词,四是叹词,五是连词,最后是助词和语气词。并且,根据《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做出的相关统计,在刘洁修的《成语源流大词典》中“成语中的虚词数量相当丰富,并且成语中的虚词涵盖了汉语中的各种词性,其中代词30个,介词16个,连词10个,副词196个,助词23个,叹词7个,语气词17”。
1.成语中的代词
成语中的代词一般分别有人称代词、疑问代词和指示代词三大类。
人称代词里面又可细分为第一人称代词,如成语“彼竭我盈”中的“我”。第二人称代词里,如成语“尔虞我诈”、“尔汝之交”中的“尔”和“汝”。第三人称代词里如成语“知己知彼”中的“彼”。
疑问代词同样细分为三大类。一是指代人的疑问代词,这类代词一般仅有一个:“谁”。如成语“舍我其谁”、“谁与争锋”等等。第二类疑问代词是指称事物的疑问代词,主要有“孰”和“何”等等,如成语“是可忍孰不可忍”、“曾几何时”等等。最后一类是表示处所的疑问代词,主要有“焉”和“安”等等,如成语“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2.成语中的介词
成语中的介词,大致可以分为:第一类表示时间的介词,比如成语“毁于一旦”中的“于”、成语“危在旦夕”中的“在”、成语“至死不渝”中的“至”。第二类是表示处所的介词,如成语“从天而降”的“从”。第三类是表示原因或者目的的介词,如成语“以大欺小”的“以”、成语“因小失大”的“因”。其他还有表示对象的介词如“为”、表示被动的介词“被”等一系列的介词。
3.成语中的连词
连词在成语中,一般可以表示多种关系。比如作为连词的“而”,在成语中的使用相当频繁,其用法也很广泛。“而”既可以在成语表示目的关系,又可以表示转折关系,还可以表示因果关系和顺承关系,也可以表示修饰关系和并列关系,如在 “竭泽而渔”、“劳而无功”、“喜极而泣”等成语中,“而”的用法就各不相同。
4.成语中的助词
成语中,助词是附着在实词、短语或句子上面表示结构关系或动态等语法关系的词。成语中共有助词23个。可以分为结构助词、动态助词、词头词尾等。结构助词,如成语“七尺之躯”中的“之”,动态助词,如成语“好了伤疤忘了疼”中的“了”,词头和词尾如成语“载歌载舞”中的“载”。
5.成语中的副词
副词是在成语中所占数目最多,最常见的有时间副词、程度副词、语气副词、否定副词等几大类。如成语“行将就木”中的“行”、“牛刀小试”中的“小”,它们在成语中的作用可见一斑。
文言虚词在成语中的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显示结构,如成语“赤子之心”表示偏正结构;指示称代,成语中常见的代词有‘者’和‘所’;表达语气,或作词头词尾等等;凑足音节,如成语“逃之夭夭”;修辞效果,如“不亦乐乎”等成语。
分析成语中的系列文言虚词的来源:一是保留原文中虚词;二是该换原文中虚词;三是增添虚词。通俗易懂是成语中的文言虚词的比较主要的特点。它们多数是一些常见的文言虚词,如:之、而、其等,其用法也常见的。
成语中虚词有语法作用和修辞作用。例如《卫风》全诗六章共二百四十个字其中有虚词四十八个,占全诗总字数的五分之一。又如有虚词“所”组成的成语就有“所向无敌”、“无所不知”、“一无所知”等等。因此学习和研究成语中的虚词能直接帮助我们从语法、修辞等方面去透彻理解成语,也有助于培养我们的语感能力。
延音节调,体现音律美。清代袁仁林指出:“众所以谓虚字者,所以传其声、声传而情见焉”。这也就是说虚词通过延音节调加力,显出其抒情作用,从而使诗句成语思想意义的表达更深刻有力,如成语:“侃侃而谈”、“空空如也”、“如此而已”,等等。
在一些成语里,也往往运用虚词体现其结构美。如成语:“不劳而获”、“夜以继日”、“反求诸己”。
连词节音,体现音律结构美,这是虚词在成语中的作用之三。虚词的特点之一是意义虚话。它们在成语中往往不是单一地起节音的修辞作用或连词伤句的语法作用,而是起复合作用。诚如清代袁仁林指出:千言万语,止此数个虚字出入参伍其间,而运用无穷。不计其数的成语大多来源于都来自古代包括诗文著作在内的经传典籍,那么,它们一般都会带有显著且厚重的历史痕迹。因此,要想能准确地掌握成语的意义,掌握保留在成语中的文言虚词的意义以及用法就更加重要。在此,本文以“之”为例,先做出如下的简单的说明以及分析。
1.成语中“之”用作代词
人称代词,如“呼之即来,挥之即去”、“嗤之以鼻”、“ 动之以情”等。以上的 “之”,相当现代汉语“他”或“他们”。
指示代词,如“取而代之”、“不了了之”等。例中“之”可指这(那)件事,指这(那)种情况,是“这”和“那”的意思。
指代物的成语,比如:“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等成语,其“之”字一词即和现代汉语的“它”的意思差不多。
2.成语中“之”用作助词
(1)表限制作用的结构助词
成语“志学之年”,仅仅限指十五岁。与此类似的成语还有“耳顺之年”和 “古稀之年”,前者仅仅限指六十岁,后者仅仅限指七十岁。
(2)表修饰作用的结构助词
比如成语 “无价之宝”中用“无价”来修饰“宝”。此成语中“之”用作结构助词,作用等同于现代汉语中的助词“的”字。
( 3) 表领属关系的结构助词
比如成语“初生之犊”的“犊”是属于“初生”的。
1.空间大量与空间小量
(1)空间大量
距离或远度:天各一方;深度:深宅大院、深不可测、莫测高深;
厚度与宽度:拔了萝卜地皮宽、衣带渐宽;
体积:大腹便便;
值得注意的是,空间大量包括一种特殊的量——没有边界的量范畴,即“无界量范畴”。这样的成语有“苦海无边”、还有“漫无边际”等等。
(2)空间小量
表示长度的,比如:寸步不离、三寸不烂之舌;
表示高度的,比如:六尺之孤;有深度:浅尝辄止。
还有一些是在阐释空间范畴的“无”,即“零量”。比如成语“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2.空间实量
比如成语“深宅大院、牛高马大”中的“深、高、大”;
3.空间虚量
比如在“深仇大恨、情深似海、高风亮节、大恩大德”这些成语之中的虚量范畴“深”和“大”。
1.物量的搭配
有大物量与空间大量的配伍:比比皆是;
有小物量与空间大量的配伍:空无一人、荒无人烟;
有大物量与空间小量的配伍: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2.时间量的搭配
比如在表大量范畴里,空间量范畴和时间量范畴的组合:成语“马不停蹄”意为不停地向前走,隐含着时间大量和空间大量(走的路长)。同样的还有: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有空间小量与时间小量(隐含)配伍:“俯仰之间”中,人一俯一仰的动作的空间很小。
3.程度量的搭配
描述某一事物的情状有轻重缓急的程度之分,在这里分析空间量与程度量这二者之间的关系,换句话说,即是修饰和被修饰的关系。再具体一点地说来,即:
一是空间大量范畴和程度大量范畴搭配:“拒人于千里之外”形容态度极端傲慢,坚决拒绝别人。
二是空间小量范畴与程度大量范畴与搭配:骨瘦如(连词)柴(形容消瘦到极点)、如(连词)履薄冰(表示极度惧怕);
4.动量的搭配
动量范畴,即表示某一行为动作所呈现的力度,或者是其牵涉的范围,或是重复的次数以及进行且持续的时间等其他方面的这一量范畴的概念。具体说来,动量范畴和空间量范畴主要有以下几种组合:
有小动量(低频率)与空间大量配伍:一(虚化为关联词)飞冲天(只要一飞就会冲天)、一落千丈。
也有空间量与两种量搭配的,比如“不知天高地厚”是说不知道事物的复杂性(大物量)或办事的难度(程度大量)。
有的成语描写空间大量的负面作用即弊端,如:远水不解近渴。
有的成语描写空间小量的作用。诸如:秤砣虽小压千斤。有的成语描写空间小量的负面作用。如: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有的成语描写一种空间量充当另一种空间量的条件、原因或结果,如:事不关己(因),高高挂起(果)。
有的成语借用不具体的空间量范畴去表达某种程度。好比成语:“大吃一惊”的“大”和“小打小闹、牛刀小试”的“小”(程度副词)来表示程度的低下。
有的成语中的空间量一方面来表事物,一方面又可以表示行为和动作。前者如:七尺之躯;后者如:一(关联词)落千丈、一泻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