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化交互语境下的生命赞歌
——新西兰国家博物馆价值导向研究

2018-07-13 01:19:26淮海工学院艺术学院222002
大众文艺 2018年19期
关键词:情感化观者符号

(淮海工学院艺术学院 222002)

让先进交互手段走进博物馆,实现观者与展品的双向互动,提升展示体验感,这对于当下蓬勃发展的智慧博物馆来讲,已成热门议题。新西兰的Te Papa作为南半球最大也最受欢迎的国家博物馆,英国莱斯特大学曾将其作为经典案例写进博物馆学科专业教材。通过对Te Papa近半年的实地调研考察,笔者认为该馆设计亮点除了高科技带来的奇幻互动效果,更重要在于,它从符号学角度出发,借助本能、行为、反思的情感化层次设计手法,为展陈效果赋予强烈情感色彩,体现出符号表达与情感层次设计渐进融合的交互构想,并整体传递出对生命敬重与讴歌的博物馆核心价值理念。

一、博物馆情感化交互设计发展可能

设计者只有通过设计之物让人油然而生或兴奋或悲伤,或愉悦或恐惧的各种真实情感体验,才能让作品折射创意与智慧之花。1博物馆作为人类文明的承载者与传承者,其中重要智能是传递知识文化、传播文明。在传递与接受信息过程中,真实的情感体验可以让传播获得事半功倍之功效。现代交互设计,作为发生在人与产品、服务或系统之间的一系列对话,逐渐从传统人机交互走向以人为关注点的智慧体验,“哪怕能在转瞬即逝间,提供诗意或充满情感的体验,这种体验就能在论调(即观点)、话术和设计语言等概念的视野基础上,拓展设计作为沟通方式的视野。”2由此,若得以构建良好的博物馆情感交互,既能从主观上确立交互语汇独立的价值观,也能从客观上组建与之相符的展陈逻辑表达,拓宽交互设计外在形式表现域,实现感知与体验上的丰富,将打造出使观者与展品产生互动交流与情感共鸣的人性化展陈空间。

二、Te papa博物馆情感化交互设计分析

1.情感化交互内核表达——生命价值的主题导向

在Te Papa走廊宣传海报上,曾出现这样显眼的句子:“我们在变化的世界中将始终清晰博物馆的定位——我们的世界,我们的故事,我们的未来”。这里的“我们”,除了岛国原住公民,还包括所有外来移民、访客以及岛国动植物生态域,这在其丰富的馆藏展示中体现得淋漓尽致。由此,该博物馆主题价值导向也就从对自然生命、个体生命、群体生命的尊重,以及对未来生命的探知,这一系列生命价值观而展开。通过展品与故事诠释着不同生命体的精彩绚丽,开启一场不同凡响的生命体验与情感化交互之旅。

2.情感化交互外在形式——多样视听触互动感知

凭借彼得·杰克逊导演打造“惠莱坞”的影响力,位于惠灵顿滨海大道的Te Papa着力突出文化创意和多媒体艺术的多元开放特征。让每个人都能参与,这是Te Papa想努力做到的。几乎每一组展陈都配备至少一件交互装置,或触屏或键控或手摇互动等形式。观者可通过控制台选择展品,解读其相关介绍与故事,聆听自然之音与动物鸣叫声,感受人类不同情绪之音与来自宇宙的涌动之音;可亲触各类动植物标本,动手拓印毛利图案,来一场远古的时光之旅,或触控多媒体战事沙盘,穿越原始丛林,感受4.3级地震震感,体验VR太空之旅、全息成像与互动影院;也可以动植物视角感知环境与人类行为,从同理认知角度体验动植物不同感受;还可通过游戏组合阅读、闯关、绘画等形式参与体验。充满想象的多样形式让观者在交互体验的趣味把玩间,穿越昨天、认知今天并探索明天,从中体味博物馆系列生命价值主题。

3.情感化交互表现基础——符号意义与意味表达

传递和接受信息的过程,包含认知体系与情感体系。认知体系负责阐释世界,增进理解和智识,赋予事物以意义,情感则是好坏与安危的判断体系,赋予事物以价值。3罗兰·巴特的认知符号说赋予视觉图像以意义,苏珊·朗特的情感符号说赋予艺术表达以意味。在Te papa,分布于各展陈空间的意义与意味符号不断交织。意义符号一方面直面其明示义,另一方面也流露出巴特说的隐含义表达,更浮现出其间深沉迷思之义,整体透射出生命价值文化内涵;情感符号则通过情绪化、情境化艺术外延符号的构建,让观者进入体验情境,以激起其多种观展情绪,并借助符号的合力推动引发观者反思当下,获得有意味的生命情感新体验。

Te papa馆徽符号的设计应用就是其典型案例。该徽标为一枚指纹图案。其明示义为手指触摸产生的印迹,暗含博物馆的交互特色隐含义。指纹符号与人类生命紧密相联,使得博物馆的生命价值主题迷思义得以浮现。同时,指纹馆徽获得大量应用。如博物馆主展区的展线流向则倾向指纹样向心弧线。此时指纹符号被赋予场景色彩,观者穿梭之间,恍如穿越于生命指尖,行走在过去、现在、未来的生命线上。再如地面导向标、空间隔断装饰以及员工服装图饰等,都体现出指纹符号的应用,让观者多视角、多形态感受不一样的指纹内涵表达,触碰不一样的生命温度。像这类侧重意义与意味综合表达的符号群在Te papa内外空间表现很多,下节将从渐进表达角度对其作出深入探讨。

4.情感化交互价值实现——符号与层次渐进表达

美国心理学家诺曼提出情感设计三层次:本能、行为与反思。结合符号的意义与意味表达,我们尝试提出博物馆交互设计的情感层次思路,表现为如下渐进关系:本能层,本能驱动感知明示义;行为层,通过交互行为的参与体验,获取隐含义;反思层,在有意味的形式符号的合力推动下,理解隐含义背后深层迷思表达,并可能在整体情境化情感符号助推下,升华思想,获得新的情感体验。Te Papa展陈表现竟契合了三层次渐进规律。

(1)Signs of a Nation

此展区主要展示新西兰建国标志《怀唐伊条约》。该条约为1840年英国王室与土著毛利人所签署协议,对于所有新西兰公民意义重大。在两百余平米的展厅空间,大小不等、形态各异的条约文件获得系列化展陈。正立面墙悬挂着以钛金玻璃装饰并以金箔材质制作,但又保留原始条约斑驳缺损风貌的条约放大件;左右墙分列英文版和毛利文版的巨幅木制条约文件。其中数十根分列于左右两旁带小屏幕的柱雕尤为引人注目。

首先,宏大的展厅布局将本能驱使观者驻足观看,并整体感知展陈明示义:重要的历史条约。其次,高低错落的柱雕群,将诱导观者主动穿梭其间,并触碰其间多个控键,解读条约背后传奇故事。在穿梭与交互触碰的行为过程,观者将获得身体穿越艺术装置的体验感以及多角度阅读条约文件、解读历史故事的关照感。这种体验与关照必促使展陈隐含义得以显露:斑驳缺损的原始符号隐含着协议签署的不易,玻璃、金箔等高档材料使用暗示条约的重大意义,武器状毛利柱符号流露出部落的不屈与抗争,左右分列的矩阵柱雕群则预示着双方的平等与民主。

“每一件艺术作品,一定形式和形式间的运动关系,将激起我们的的审美情感以及某些真实的极为复杂的生命感受。这些美的运动形式,称之为有意味的形式。”4接下来,在游走、穿越与交互体验的合力驱使下,以上独立符号将追随行为体验而被重组为有意味的形式,而这也正符合朗格美学符号的运动聚集说。在这种有意味的聚集力量推动下,观者将很快悟出背后的迷思表达:现代人呵护的并不是一纸旧文,而是双方彼此的长期信守,对个体生命的尊重,对群体生命的包容。

“真实的情感需要挖掘,起重要作用的是互动的过程、人与物的联系,以及它们所唤起的回忆。”5最后,在展厅整体互动作用下,在展场光色层次、多种形式符号整体刺激下,观者的情感记忆经验将赋予这些有意味的形式以情感。此时观者思绪极可能被推向高潮:或许由此引发对当下和平的思考,或许感慨周遭不如意的渺小而让自己豁然开朗,或许面对坚强生命群体更多一份人生勇气,或许对生命多一层理解甚至对自己更多一份解读… …种种感怀与念头此时皆有可能产生。由此,在设计者有意识的情感层次设计下,观者自发经历了本能感知——行为体验——迷思领悟——反思升华的体验历程,完成本能、行为、反思的情感层次过渡。

(2)Exposed Wounds

这是加里波利战争展区中一面小展墙,以战争日记为据设计的一套触控式交互展陈,在这十余平米的小展位同样体现出情感层次的完整表达。该展位主要由按钮区与屏幕区构成。点击左侧炮弹触钮,右侧屏幕将动态展示所选炮弹威力效果。此展位亮点就在屏幕上:既无壮烈的战争场景,也无惨烈的负伤画面,只有一具如X光投射出的人体骨架。

情感层次思路研究就此展开。首先人体骨架的表现,必让观者对狰狞的骷髅符号产生好奇,本能驱使他们在此留步;其次,观者必触碰其中按钮,伴随动作,屏幕上立即飞出一枚炮弹直击骨架。这看似恐怖的骷髅,竟被击得摇摇欲坠,慢镜头细致深入地展现其所受痛苦。在行为与行为事件共同作用下,隐含义浮出水面:画面上显示的并不是可怕的恶魔,而是与我们一样有着血肉之躯的战士;接下来,屏幕将自动呈现所选炮弹的相关历史展品——炮弹日记原件与记录将士真人照片。随着这组现实符号出现,此时“Exposed Wounds”将被赋予新的迷思义:原来这一切并非导演艺术安排,它确实真实存在!观者若再触碰其余钮,系列创伤的聚集表达,迷思义将得以多重浮现:将士们曾经历过多可怕的战争痛苦与生死创伤;最后,此展位前所有观者都无一例外地表情肃穆。显然,在声画、文字、实物等情感外延符号的作用下,观者已完全沉浸于展陈情感。“很多看过加里波利展的游客会泪目,你会发现在战争面前,个人损失多么渺小。掉落在地面的十字架,有声版的日记,以及由Beatson的谱曲都增加情境感。”6一位新西兰媒体人道出了观者的共同心声。

三、对国内博物馆情感化设计的启示

新西兰是一个包容性很强的国家,尊重一切生命本源体,其国家博物馆主要从生命价值观系列表达角度展开研究。中国拥有悠久灿烂的历史人文底蕴,有着深厚的文化表达内涵与丰富的价值理念根基,为当下智慧博物馆的情感化层次交互设计奠定了很好的符号表意内核。中国传统文化多样形态,也为此项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艺术情感符号外延资源。

特别是当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提出,极富中国时代特色,具有生态保护科学新主张,尊重个体与群体的人间大爱情怀,以及民主平等等生命科学内涵。应该说,其哲学内涵比Te Papa的生命价值观深沉而宽广,其艺术外延也更多样精彩。但目前国内博物馆在社会价值观方面的融入研究,却较少出现Te Papa那样令观者动容、动行又动心的效果。其重要原因在于:一是博物馆价值观主体定位缺乏针对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涉及范围广内涵丰富,作为一个既要展陈藏品又要进行文化教育宣传的博物馆,承载内容太多,反而不易突出重点;二是目前我国博物馆相关成果中,情感化交互设计研究尚未形成体系,展陈符号与情感层次的交融研究尚处于探索期。因此,尽管实践过程不断尝试先进交互特效与趣味化表现,但终显些许乏力。

面对博大精深的华夏文化,博物馆价值观理念定位一方面要善于选取与馆藏相符的文化价值内涵体系,进行专项研究探析,创建出具有鲜明价值导向的展陈视效。另一方面可尝试构建良好的博物馆情感化交互语境,把科技、美学和人性三者融合到一起,探索符号表达与情感层次结合的交互设计新思路与新方法。智慧博物馆不仅当履行文物保护、展示教育等职能,更要让它成为受众与人类文明、人类历史自由对话的平台,甚至成为与灵魂对话的空间,由此升华受众思想境界,提升国民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信心。

注释:

1.柳沙.设计心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0:130.

2.(美)焦恩·科尔科.交互设计沉思录[M].方舟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7:129.

3.(美)唐纳德·A·诺曼.情感化设计[M].何笑梅,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11.

4.(美)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M].刘大基,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6:43.

5.同[3],2015:32.

6.江敏.界面新闻:新西兰国家博物馆怎么讲故事[DB/OL].(2017-5-26)[2018-05-21]http://www.jiemian.com/article/1349272.html.

猜你喜欢
情感化观者符号
学符号,比多少
幼儿园(2021年6期)2021-07-28 07:42:14
端午节观龙舟赛
“+”“-”符号的由来
变符号
光影行者
大众摄影(2016年8期)2016-08-01 13:27:15
心中的景致
大众摄影(2016年7期)2016-07-08 13:27:53
负情感化设计和它的度
工业设计(2016年10期)2016-04-16 02:44:07
基于情感化的耳机产品设计
工业设计(2016年8期)2016-04-16 02:43:37
情感化在智能家居发展趋势中的影响
工业设计(2016年8期)2016-04-16 02:43:29
情感化在台式电脑设计中的应用
工业设计(2016年8期)2016-04-16 02:4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