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041000)
中国传统民居中最典型的就是庭院式的四合院,在中国除了皇城,庭院式的民居最为普及,在各族都有这种形式的民居,有着悠久的历史。庭院式的民居为一栋三间为基础形式和基本单位,东西南北组合而成院落,与国外的农场区分开来是一种室内外共同使用和居住的空间。
在我国商代就已经出现了类似于四合院的建筑,在商代北方民族出现了这种地上建筑,屋顶有硬山、平顶、斜坡三种形式,建筑主体呈现一栋三间的形式,初具四合院的雏形。在周朝就产生了比较成熟规范的四合院,建筑坐北朝南,周天子的居所在城中,也是在这个时期建都先找中轴线,这个形式一直延续至今。
四合院建筑的布局具有严格的秩序:封闭式院落,南北纵轴,东西对称,大门大部分开在东南角。北面的间是正方,是家中的主心建筑,为家中主人的住所,在中国,父系社会的结构深深影响着住房布局,四合院的大小由家族的地位所决定,相对较大的家族一个院不够,发展为进。以厅堂为主,中门两厢、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一进一进,围着主轴线,以水平状态向纵深发展。这种建筑形态,与父系家庭的形态一致。
中国人讲究天人合一,在民居建筑上自然也少不了天人合一这种理念。在古代人们认为自己生活的世界是“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盘”,在中国的建筑形式和布局上,人们有意识的把所认知的宇宙空间概括为自己的家庭模式,将屋顶和柱子看做天,将庭院看作是自然形态的地,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规律,敬畏天地。
在南方的民居中的天井,就是天人合一的境界的产物,它的面积比较小,南方炎热多雨,河网密布,人口稠密,所以出现了这种建筑形式。一方面主要起到一个通风、采光、排水的一个功能;另一方面它其实也是一个精神产物,以现代的审美观来看,更像是一个建筑的“眼”,在这样的建筑居住活动,仿佛头顶天,脚着地,与自然直接接触,就产生了天人合一的氛围。
老子的思想主要是强调“无”的力量,这个“无”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无,而是表现形式上的“无”。按照老子的思想,一个设计师应该把建筑的核心放在建筑所蕴含的空间中,把空间效果的呈现作为最终的目标,而门窗、柱子、屋顶、以及建筑构件,都只是为了将空间呈现出来的必要元素,它从属于空间。这样的设计要求将空间作为建筑的核心来看,就是以突出人的主体性为依据,一切都随使用者的心意与习惯去制定,都是从属于人,属于真正意义上的“无”。
中国的传统四合院是由内部空间延伸到外部空间形成一个闭合的建筑,这其实也是“有无”观念的衍生,在建造房屋的时候,因为材料的局限,中国的建筑形式很难靠木材呈现出完美的能够满足人们日常生活需求的建筑,而将内部空间巧妙地与外部空间相结合,就会产生1+1〉2的效果,既解决了基本功能的需求,还将自然景观搬到了建筑内部,建筑从外围看好像是什么都没有,但建筑内部别有洞天。这样的“无”,甚至于比“有”的建筑更能体现建筑的风格与内容。
庭院空间是一个建筑群里的过渡性空间,他是建筑形式自然而然形成的空间,是家庭内部空间的中介空间,在庭院空间可以种植花草,开凿池塘,可以自成一方天地;冬季的日光夏季的通风,皎洁的月色,行云柔风,皆可入院 。这样每一处皆景,与内部空间完美融合,建筑内别有洞天,是一种中国特有的建筑形式,具有典型的中国文化特色。
在中国传统建筑中,建筑一般都有天井与庭院,房屋是多组合形式,门窗靠建筑内部,从外围看不出建筑的形态,必须深入才能了解到精髓,中国人比较内敛,为了建造适合自己的房屋,人们将自己的行动限制在家与家族之间,每个家都是一方小天地,主任直接将自己的活动与“天”相连,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在外界限分明,在内却是鼓励家人间的互相亲近与互动,一方面延续父系社会的尊卑男女,长幼有序;一方面有强调家庭成员间相亲相爱,和谐共处。而庭院将内部建筑与之联系起来,成为家庭活动的公共区域,它既有采光通风的作用,还是不错的景观小品,还是各个房间的枢纽,是家庭成员联系感情的场所,是家庭尽享天伦之乐的不可或缺的场所。
从古至今,从大到小,从物质到精神,中国建筑无不渗透着中国文化的影响,渗透着中国传统儒学“天人合一”,道学“自然无为”的精神,无论是闭合的建筑形式,还是从主到次的房间分配形式,还是进院的格局安排,体现着中国文化强大的凝聚力与包容力,体现着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的社会关系。这就是中国建筑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