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依赖症是一种新型心理疾病,尤其青睐青年白领女性、业务担子重的中年男人和学生三类人。高科技在给人们带来沟通便捷的同时,也将一种"新鲜病"——手机依赖症"捆绑销售"给了现代人。
因手机的方便快捷,人们越来越离不开手机这个“爱物”,时时刻刻带着手机,无聊的时候打开手机,睡不着也打开手机,手机没有网或讯号满是焦虑和无力感,出门聚餐饭桌上拿着手机各玩各的。可是过度的、错误的使用给人带来了严重的后果。比如智力下降、颈椎劳损、精神忧郁和孤独感,近视人数逐年上涨,注意力不集中,人际关系的淡泊等等。
据CNNIC发布第4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中国网民规模达7.72亿,其中,手机网民占比达97.5%。据《智能手机依赖度调查报告》显示,一般的智能手机用户每天要解锁手机屏幕122次,个别“变态用户”要解锁850,有12.4%的重度依赖手机人士每天使用手机时间超过6小时。这些数据都表示手机依赖症越发的严重。
在CNKI中,从2002年开始就有关于手机依赖症的相关文章,这些文献主要是对手机依赖症的现状、影响、心理、防范、对策等方面进行研究。同样在SCI上也有很多关于依赖症的文献,主要是对手机成瘾的心理分析、成因、后果以及手机成瘾量表检测。
为了使人了解手机依赖症及其危害,出现了很多关于手机依赖症的漫画、海报动漫等。图像表现是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所以在这里探讨手机依赖症的图像表现。
现目前关于手机依赖症的图像表现最多的出发点便是:危害。
以在2017年获得学生奥斯卡动画单元(国际组)金奖并入围2018年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单元初选名单的《低头人生》为例。《低头人生》是以冷幽默的手法直接从手机依赖症的危害入手。在短片中描述的是不同的人对手机的严重依赖导致各种惨案的发生,甚至最后地球也毁灭了。该短片出现在网络上时,被大量转载。这个短片无论是画面还是内容都直接简单的表现手机依赖症的危害。
由轻点漫画出品的恐怖漫画《手机依赖症》极度夸大化的手法,整个世界的人都患上了手机依赖症,所有的人都浑浑噩噩,为了手机作出各种恐怖的事情,比如全身长满眼睛等等。情节吸引人,虽说是恐怖漫画,但是会吸引人看下去,在娱乐的同时也使人了解到手机依赖症的危害。
如今出现了很多从手机依赖症人群表现出发的图像表现。最多的是漫画形式为载体出现了很多的关于手机依赖症的短漫画,像木木子漫画、Ben旦旦等等漫画家画手机依赖症题材。无论是业余还是专业,漫画的内容都是以手机依赖症的生活为原型,易引起看者的共鸣,同时情节也引人发笑,令人记忆深刻。还有“90后萌妹子手绘漫画助朋友摆脱手机依赖症”得到了很多网站转载宣传。
法国插画家Jean Jullien用简单线条+单纯色彩描绘现代人的手机“依赖症”(见图三),在Jean Jullien的中用自由女神看手机、饭桌前用手机交流、耳朵边的手机印、扫码识人等这些富有创意有平常的生活状态表现手机依赖症。画面简洁明了,通过视觉传达信息。
现目前手机依赖症都有大量的数据,且每年都在更新,关于手机依赖症的分析报告,学术论文、报告出现了很多,可是并没有多少人去看,看了也看不完。现在的社会,信息高速发展,信息量多,但我们每天所看到的信息仅是其中微乎其微的一小部分。而且并不是大多数人都爱看文字说明。同时这些文章的传播途径不是很广等等原因,造成了通过大数据分析、学术研究、调查报告等形式给人警示起到的效果不佳。
而图像表象的形式则由于其它方式。其一,图像是客观对象的一种相似性的、生动性的描述或写真,是人类社会活动中最常用的信息载体。它是人们最主要的信息源。据统计,一个人获取的信息大约有75%来自视觉 。文字图像在大脑中的存留时间远超文字,所以图像更容易记忆。现代人更易接受简单直观的信息,图像比文字更为直观,同时消化图片信息的速度高于文字。
首先,目前很多的图像表现都是从危害和表现入手,而没有从手机依赖者的心里角度出发,研究手机依赖者心理,要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去分析依赖原因,更好的与读者产生情感共鸣。其次,目前关于手机依赖症的漫画多点,而其它的海报,动画,插画还是比较少,而绘本基本上没有,国内关于手机依赖症的绘本是完全空缺的。
从社会角度出发:随着网络、手机的发展,手机依赖症患者逐年上升,占据中国人口相当大一部分,而手机依赖症俨然成为了一个社会问题——人际关系淡漠等等。希望在手机依赖症的图像表现上有更多优秀的作品,更多关于手机依赖症的图像表现出现在大众面前。希望引起社会的关注,让手机依赖症得到社会人群足够的关注力。
从学术意义角度:因为手机依赖症的图像表现还是比较少的。特别是与手机依赖症相关的绘本基本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