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近年青春校园网络剧的流行原因

2018-07-13 02:53解佳宇昆明理工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昆明650500
名作欣赏 2018年21期
关键词:受众青春记忆

⊙解佳宇[昆明理工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昆明 650500]

2014年,搜狐视频独家播出的青春校园网络剧《匆匆那年》播出后引起了超高关注度,在此之后,青春校园网络剧便如雨后春笋般频繁出现。近两年,随着网络剧的蓬勃发展,青春校园题材的网络剧作为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占据了举足轻重的份额。从2016年大火的《最好的我们》,到2017年《致我们单纯的小美好》和《你好,旧时光》,都收获了不少关注和流量,口碑好,且话题不断,可见观众对于青春校园网络剧的接受热情。本文对几部热播片加以比较和分析,认为它们赢得观众的几个重要因素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以原著书“粉”为基础扩大关注网络剧的制作单位主要是各大网络媒体,以及国内规模较小的影视制作公司,这些机构相对来说资金非常有限,面对影视制作投资成本以及产出比风险的巨大压力,挑选到好的剧本便意味着成功的可能。《最好的我们》和《你好,旧时光》是根据八月长安同名小说改编,《致我们单纯的小美好》是根据赵乾乾的同名小说进行的再次创作的产品。三部原著业已拥有超高的阅读量,原著书的忠实拥趸们在等待剧目播出的同时,会根据原著的还原度、演员与原著人物的角色匹配度、书中经典情节做出相应的讨论,随之带来了作品影视化之后的超高收视热度。另外,2017年播出的《你好,旧时光》号称是“《最好的我们》隔壁班的故事”,加上正在拍摄中的“学姐学长的故事”——《橘生淮南》,三部青春校园网络剧并称“振华三部曲”,剧中偶尔会彼此穿插出现主人公的名字,供观众将这三部剧凭借一些细小的细节关联起来,很容易产生观看的连带效应。而且,在互联网时代下的“80后”和“90后”,他们对信息有一个“反议程设置”的心态,也即受众因为自身认知与媒体的议程设置和框架建构发生冲突,而选择放弃遵循媒体议程,按照自己的方式反方向探寻事件真相、推进事件发展演变,以期达到内心预期社会效果的“自媒体”行为。受众去观看一部剧往往是由于周围朋友强力推荐的原因,随后却又经历着这样的过程:被朋友推荐去看——未必看——看到别人看了,自己有点想去了解——因自己找到兴趣点而开始看 / 因有朋友展开讨论而开始看,这一系列“反议程设置”的过程,很容易增加青春网络剧的传播力度和关注度。

二、特定事物唤醒集体记忆集体记忆是一种社会心理学概念,由法国社会学家哈布瓦赫首次提出,主要指在一个群体里或现代社会中人们所共享、传承以及一起建构的事或物,由于人们的意愿或者时代的洗礼而变成一个群体的记忆遗产中标志性的元素。也就是说,青春网络剧的受众群体在某一段时间曾经一起经历过某一个时代的青春,在观看网络剧时从中提取出属于那个青春时代的信息,来再次构建并传承他们那个时代的集体青春记忆。而且,舒曼和斯科特在“代与集体记忆”的研究中表明,人们在青春期的记忆比后来经历中的记忆来说具有更强烈、更普遍深入的影响。所以,青春网络剧里的特定的时代事物更容易唤醒观众的集体记忆。近年来,青春校园题材的影视剧数量不少,比如《青春期》《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小时代》《左耳》《谁的青春不迷茫》等,但是在诸如上述的影视剧中,主人公的人设要么是玩世不恭的小混混,要么是富家公子,要么是校花、校草,与现实生活中的大部分普通人有着很大差距,而且剧情颇显俗套、浮夸,常将打架、车祸、堕胎等情节融入其中。这让观众不禁疑惑乃至反感:“我的校园生活就是这样?!”它并不能令广大观众产生由衷的共鸣。《最好的我们》《你好,旧时光》和《致我们单纯的小美好》纷纷选择了中国大陆普通高中的校园生活,剧中没有强烈的青春期症状,也没有离奇的人物设定,更多的是简单的校园生活、朋友关系、家庭环境。这三部剧的主要拍摄场景集中在学校和家庭。校园、教室、校服、班会、同桌等是学生时代的典型符号,尤其是校服,大陆典型的蓝白相间、肥大的校服应该是近几年来青春网络剧最明显的改变。除了这些典型的符号外,情节主要再现了军训、竞赛、考试排名、班级活动、暗恋、文理分班等高中生的日常生活,观众很容易从一处处细部找到自己学生时代的影子。《最好的我们》中,同学们兴奋地观看刘翔在奥运会上的比赛,军训时唱周杰伦的《龙卷风》,课后偷偷听周杰伦的《晴天》,耿耿家电视上播放的《还珠格格》片段和非典时期的新闻;《你好,旧时光》中,同学们在教室里讨论周杰伦和美少女战士,余周周同桌画的是风靡一时的日本动画《灌篮高手》,听的则是陈奕迅的《十年》;《致我们单纯的小美好》中,李宇春的粉丝为自己的偶像加油,通过手机通话答题,全神贯注地看足球比赛。通过对一桩桩往事的重现,这些网络剧营造了一种青春怀旧的氛围,在传播过程中生成其内在的文化意义,与观众达成认知共识和情感共鸣,唤醒了观众的集体记忆,引发了观众的亲切感。

三、清新的风格与基调近几年来,青春校园网络剧多以“小清新”风格为主。主要男女角色的清秀面容,全剧轻快的音乐、唯美的画面和令人动容的台词等,都成了现在青春校园网络剧的必备元素。这种风格和基调的青春校园网络剧往往具有节奏欢快、“高糖”的特点,在迎合“80后”和“90后”受众群体的需求方面,制片方下足了功夫。“高糖”也可以说是“发糖”,一般指剧中男主对女主的疼爱、宠溺等情节,观众看到后很容易产生愉悦感。美籍以色列社会学家伊莱休·卡茨在论文《个人对大众传播的使用》中首次提出了“使用满足理论”,即从受众的心理动机和心理需求角度出发,结合心理学和社会学相关知识,解释了人们使用媒介以得到满足的行为,提出了受众接受媒介的社会原因和心理动机。丹尼斯·麦奎尔将用户使用媒体的需求归结为四种类型,其中,“心绪转换效用”强调电视节目能够提供消遣和娱乐,帮助受众逃离日常生活的压力与负担,解放受众的情绪。由此看来,内容生产者抓住受众群体青春远去、生活压力大、单身等现实痛点,通过轻快明朗的剧情,剧中男女主人公“发糖”的情节来使自己沉浸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暂时忘记现实生活中不愉快的事情,以达到安抚心灵的作用,同时,满足了屏幕外的受众对美好爱情和幸福生活的一种想象和渴望。“人际关系效用”中的“拟态人际关系”,指受众对剧中出现的人物产生朋友或熟人的感觉,受众在观看青春校园网络剧的同时,很容易对剧中的人物产生熟悉感,仿佛就是观众现实生活中真实存在的角色,实现观众在拟态环境中的虚拟人际交往。另外,青春校园网络剧中的男女主人公往往都有着近乎完美的设定,观众很容易迷恋上剧中塑造的形象,进而迷恋剧中近乎完美的爱情,以满足自己对于爱情的想象。

四、参与式文化的盛行新媒体时代的来临,使得受众参与信息传播成为可能。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社会生活发生巨变。参与式文化俨然成为“全民文化”,成为当前传媒文化的“最中心”。1992年,美国传播学家詹金斯提出了参与式文化的概念,是指以Web2.0网络为平台,以全体网民为主体,通过某种身份认同,以积极主动地创作媒介文本、传播媒介内容、加强网络交往为主要形式所创造出来的一种自由、平等、公开、包容、共享的新型媒介文化样式。互联网及媒介技术的发展使受众逐渐改变了以往被动的信息接收状态,参与意识逐渐觉醒,开始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深入地参与到新闻传播的过程中。其本质上是技术催生出的新型媒介文化。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为大众提供了自由发表意见的网络新媒体平台,催生了参与式文化的产生,使个体通过网络紧密相连,强化了个体之间的互动,同时也强化了将个体构建为群体的力量。随着互联网日渐成为传播媒介中的中流砥柱,其本身所具备的低门槛、交互性强、文化信息的多样性和非专业性等特征,使依赖其发展的参与式文化成为一种不可忽视和回避的文化力量。在互联网的时代,网络剧具有天然的网络传播优势,互联网平台是一个自由讨论的空间,观众能够自由地在平台上表达自己的意见。再加上现在“80后”和“90后”越来越喜欢和习惯在互联网上参与互动讨论,从而形成身份认同。“参与”能够使人产生舒适感,一旦因为尚未观看某部青春校园网络剧而不能融入讨论,人便会焦虑、不安,产生孤独感。这时,人们可能会接受朋友的推荐或解除焦虑感去观看,在那之后人际交往的社会需要便会得到满足。制片方会积极引导观众以文字、图片、视频的方式进行互动,同时,观众不仅乐于在观看剧集时发送弹幕与他人互动交流、表达情感,并且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他新媒体平台上的相关话题讨论,在各网络新媒体平台形成了浓厚的共享式的参与氛围。微博话题#最好的我们#至今已有42.7亿阅读量;#你好旧时光#累计27亿阅读量,237.8万讨论量;#致我们单纯的小美好#累计67.9亿阅读量,528.6万讨论量。这些讨论里面大多是根据某个场景片段有感而发,也有观众制作了漫画、卡通、表情包,还有观众为之写了“番外”。观众们发表的言论在公共空间中引发了除剧情以外更大的共鸣,对外展现“青春”这个集体的强大凝聚力,对内引发参与者的强烈认同感,从而吸引更多的人观看剧集和参与话题讨论,仿佛是一个闭环,所有环节都在有序地进行,而且环内的内容越来越多,环所覆盖的面积越来越大。

五、结语原著高粉丝带来的持续关注、青春时代的集体记忆、清新的风格、参与文化的盛行,多种元素综合在一起,成为青春校园网络剧流行的主要原因。但同时,青春校园网络剧也存在着题材同质化、部分情节设定与现实有一定的脱节等问题。因此,只有在充分了解受众心理的同时,注意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客观对待逝去的时光,严肃反映时代特征,才能摄制出更多富于传播价值的青春校园网络剧。

猜你喜欢
受众青春记忆
新媒体传播以及受众参与式文化发展
浅析新媒体时代下受众观的演变
受众需求视野下对电台编辑工作的优化措施探究
埋线:1厘米提升的青春
青春献礼
青春不打烊
儿时的记忆(四)
儿时的记忆(四)
记忆翻新
我的青春谁做主 爆笑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