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歌会》是笔者申报的2015年国家艺术基金青年创作项目,该作品是一个反应当下中国社会的现实主义作品,从关爱老人角度出发,把关注视点聚焦到生活中最普遍、最平凡的社会群体。中国现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如何提高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已经成为当下最重要的社会问题。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发展迅猛,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养老保险的普及使老年人晚年的物质生活得以保障。然而老年人晚年生活的幸福感不仅需要物质的满足,更加需要精神生活的满足。老年人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关心老人、尊重老人、爱护老人,重视满足老人的精神生活和基本生活需要时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本作品创作灵感来自生活感受,当春天刚刚到来的时候,人们都迫不及待的走出家门,感受春天的气息。我的创作正是抓住了这个季节的节点,“初春”不仅指向季节,更指的是老年人精神上的再次焕发。本次创作共安排共9个人物,其中8个为老人,还有1个一岁左右的小孩,也是在隐喻初春的时节。人物造型在写实的基础上略加夸张变形,创作手法采用工笔重彩,以期达到更深入、更细腻的塑造人物形象,烘托环境气氛,从而更好的表现主题。艺术来源于生活”,但最终的目的还是要“高于生活”,《初春歌会》的创作过程中,如果按照素材中的色彩生搬硬套显然不能符合艺术审美的需求,最终色彩稿确定为以红色为主色调,蓝色、绿色作为次要色彩,而黑、灰色则作为稳定画面的辅助色彩,同时还注意了人物色彩之间的呼应关系,比如前景中最稚嫩的孩童身上的白色与蓝色,分别呼应着中景穿白衬衣的白发老人与远景蓝衬衣的卷发老人,而推婴儿的女性上身的红色则呼应着远景中穿着黑灰色上衣女性的红色长裤,这样的搭配共同形成了和谐且富有变化的色彩效果,在大基调的调控下完成了对于局部小细节的丰富表现。如果说色彩稿是整个工笔作品的“肉”,那么工笔作品中的线描稿一定就是能够撑起这些“肉”的“骨”,有了这“骨”才能完整的组织出最终的成品。《初春歌会》线描稿,根据不同的质感确定线条的粗细程度,除了注意区别皮肤与衣物的不同勾线方法,还要注意到不同衣物间的线条质感,比如线衣的勾画方法与衬衣的勾画方法就有不同。在整体的形象刻画中,特别是对于头发的刻画,采取了更为细致的组织方法,头发的细度极力追求真实头发的细度,同时也注意到了不同发质、发型,分别表现出长发、短发、卷发、直发、披散下来的头发与扎紧的头发的区别,保证了头发在整体人物刻画中的质感。
通过线描稿与色彩稿的确立,《初春歌会》有序的组织了画面关系,对色彩稿放大的过程中,局部略有调整,注意了细节的变化和整体人物衣物、皮肤、头发不同质感的色彩表达。全景式地构图方式,让每组线条的走向都遵循严谨的造型需要,而不同的肌肤质感则表现出画外个人生活的不同境遇,在这种隐喻的境遇下,画面中的9位形象都和谐在“歌会”的气氛中,沉浸在精神世界的自我认可中。生活化的写实造型保持了对造型结构的执着,同时释放出由内而外的强大形象张力,把人与人的关系并置在一个共享的平面空间内,形成一种复杂的、互动频繁的形式美感,使得每组形象中表现性的情绪痕迹得以真实而含蓄的再现。
本次创作手法以写实为主,在继承了前人的写实画法风格的同时,注入了自己对于形象关系及人物内心的理解。将普通人的生活如实的展现在画面当中,画面形象的处理既不回避他们的普通性,也不回避生活细节的琐碎,菜篮、手提袋、购物车、婴儿车无不显示他们真实的生活并不轻松,这次的“合唱”正是他们在生活中感受美好幸福的时刻,平实的人物形象下,蕴含的是对于精神生活的炙热追求。出色的写实技巧,对人物性格特征的艺术化夸张,即强调了形象的深入刻画又充分的表达出传统的笔墨意境,人物的情绪是饱满的富有张力的,同时这种情绪在笔墨造型的把控下并没有以极端激情的方式表现出来,反而牢牢的把握住传统人物画“含而不露”的表现方式,再一次加强了情绪渲染。画面结构的安排极具韵律感,每一个人物形象的能量不断的向画心处加强,从低声附和到引吭高歌,节奏的变化终于达到了最高潮,而最显眼处的拉二胡的老者反而在这最高潮处,却以最平静的姿态出现了,成为了全画当中最为理智的形象,却更加强调了此刻的情绪,他的双眼紧盯着乐谱控制着合唱的节奏,同时也控制着画面的节奏。
受到西方现代主义艺术的影响,随着后印象、立体主义、表现主义、达达、构成主义、超现实主义的绘画不断涌入国内,中国人物画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了这些西方因素的影响,在这种影响下,相当一部分青年艺术家放弃了国画的写实技巧,企图跟随西方的现代艺术,成为佛洛伊德虔诚的信徒,在画面中不断设想自己进入一种无意识、梦幻般的状态,跟随着自己的潜意识,在自我催眠的状态中绘画。人物画写实造型一度被认为是过去式的艺术意识,受到轻视,如今看来不得不说这正是一种西方文化对于中国文化的强劲影响与蚕食。出色的写实技巧,以形象为第一,将西方的造型能力训练,作为中国人物绘画发展的助力,强调真实的写实主义精神,即揭示社会矛盾、直面血肉生活、突出画家个性,才能获得中国人物画创作的真正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