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互联网+”背景下小学语文的教学方向

2018-07-13 04:51王巧红
读书文摘(下半月) 2018年4期

王巧红

摘 要:随着我国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与强大,“互联网+”技术逐渐受到各个行业、各个社会成员的高度重视与关注,当小学语文教学与“互联网+”相互结合时,对小学语文教学有什么影响呢?小学语文教学的方向会在“互联网+”的带领下如何发展才能转变小学语文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互联网+”;小学语文;教学方向

1前言

随着我国电子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以及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技术备受教育行业的关注与青睐,新型的教育模式取代了传统的教育模式,丰富而新颖的教育资源有利于人们快速、有效、准确、及时地获取知识,教育资源得到最大的优化配置。教师要合理使用“互联网+”的丰富资源,建立以学生为主导地位的教育模式,鼓励并引导学生通过互联网获取有用的知识,扩大自身的视野,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2“互联网+”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的意义

2.1老师与学生的角色发生变化

在“互联网+”的背景下,老师不在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对象,也不是学生接受知识的唯一来源,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从以前的老师全程讲解学生全程听讲转变为学生自己对知识进行分析总结,老师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的模式。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获取所需的知识,不仅可以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还可以激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和探索的能力,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充分发挥学生的优势。

2.2转变学生学习的方式

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学生获取知识的来源变得更宽更广,学生可以利用互联网、學习软件以及云盘寻找符合自己需求的资源,而互联网能提供大量丰富多彩的知识,学生在寻找自身需要的知识时,也可以发现与此知识相关联或者比较新颖的知识,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激发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探索能力。

2.3增加了语文教学的趣味性

在“互联网+”的帮助下,小学语文老师可以从网络上获取许多教学资源,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制定新颖、个性化、有趣的教学场景,让学生可以通过视觉、听觉感受知识的魅力,并对所学的知识点记忆深刻,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

3“互联网+”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方向的探讨

3.1通过“互联网+”转变语文教学的模式

对比“互联网+”的教学模式和传统方式的教学模式,我们不难发现他们的区别。第一,教学主体发生转变。前者是以学生为主导地位,老师配合学生开展工作,而后者是老师作为主导地位,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第二,教师的作用发生转变。前者教师是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监督和评估,而后者教师是对学生全课堂地传授知识。第三,对学生考核内容的转变。前者是对学生的学习能力、阅读能力、理解能力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评测,而后者是静态的对学生在某一特定时间段的学习效果进行单向评测。使用“互联网+”的教学模式,建立了老师与学生交流沟通的桥梁,让学生不会被动学习,增加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比如,在讲解《负荆请罪》这篇文章时,老师不要急于对书本中的内容进行概述性讲解,可以通过微课,将这篇文章的预习作业推送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先大概阅读这篇文章的内容,然后通过网络寻找相关的知识点,了解这篇文章讲解的内容,并通过这些内容思考主人公的精神品质,将自己的所看所想写在微课上,方便老师在课前能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在课堂中对学生的理解进行分享,让学生之间互相讨论沟通,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情,通过学生的沟通讨论,不仅能让学生对内容记忆深刻,还有利于扩散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让学生在快乐的课堂氛围中能够感受到知识的神秘。

3.2通过“互联网+”让语文教学方式变得更加丰富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中,语文老师通常是把重心放在书本上,对书本内容进行讲解,学生对这种传统教学模式会感到枯燥、无聊、没意思,整堂课程结束后,老师感觉讲得很费力,学生却是一片迷茫,这样将会导致教师缺乏授课的激情,对学生失去信心,而学生也会排斥对语文的学习,对学习失去信心和激情。但是,在“互联网+”技术下,教师可以通过网络资源寻找多姿多彩的教学模式,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制定出新颖、有趣、丰富的课堂教学模式,可以通过情景模拟、分组扮演、现场模拟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语文知识的学习中,对书本知识与实践进行完美结合,增强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力和领悟力。

比如,在学习《负荆请罪》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上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首先,教师在讲解这篇文章时,可以在网上播放负荆请罪的动画给学生观看,并让学生思考里面的人物特点和个性,然后学生会带着问题去观看动画。其次,动画播放结束后,老师可以请几个同学简单讲述一下这个故事的内容,然后老师对他们的讲解结果进行评论,最后对班级学生进行分组扮演故事中的人物,学生将会通过对这些人物个性特点的思考扮演出不同的感觉,增加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再现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后老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提问“大家以后想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引导学生在课后对知识的回顾与总结,并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

3.3通过“互联网+”加强学与教之间的关系

“互联网+”技术的出现,使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变得更加便捷、开放、互动,这就要求老师和学生需要相互配合,才能更好的达到教学目的。第一,教师的教学观念要与时俱进,接受新型的教学观念,慢慢转变自己的传统教学观念,积极主动地学习互联网技术,充分调研并了解不同地区、不同教学阶段教师的教学模式,通过对这些教学模式的了解与研究,吸取优秀的教学特点,扩充语文课堂的教学模式,为学生开辟多元化的课堂氛围。第二,互联网时代的小学生对互联网的好奇心是巨大的,获取收集知识的途径不再只是遇到不懂就问老师,而是把老师作为最后的支柱,自己在网络上搜寻有意义、有价值的知识,学生在语文课堂中变成了课堂主体。学生要配合老师的指导教育,根据老师提供的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及时高效地完成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第三,小学生在互联网的使用中,还没有形成相对成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金钱观,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增加学生和老师之间的沟通交流,教师要潜移默化地告诉学生,对不健康的内容要说no,一方面是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另一方面强化了教与学的效果。

比如,在学习《找骆驼》这篇课文时,教师对学生提问“本文讲述了一件什么事情”、“通过文章,你能知道老人对骆驼非常详细的说了哪些事情吗?他們分别是什么?”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课文,充分了解文章所讲的大概内容,然后老师鼓励学生回答刚才的问题,学生怎么想就怎么说出来,学生之间相互讨论回答的问题是否正确,加深学生对文章的了解,最后教师要在不打击孩子积极性的情况下给出比较合理的答案,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效率。

又比如,学生在学习皇帝的新装这篇文章时,由于学生从小就对这个童话故事有了解,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己先对课文进行阅读,掌握文章大概描述了一件什么事,然后学生在阅读的同时,让他们思考:你们怎样看待这个皇帝和男孩的行为,为什么会这样看?于是,学生结合老师的问题,一边阅读故事内容一边思考问题。有的学生回答说:这个皇帝好愚蠢,小男孩很诚实很聪明。通过学生对问题的回答,证明学生已经对故事的中心思想进行了准确把控,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对知识的理解能力。

4总结

综上所述,教育行业需要将传统的被动接受模式转变为主动积极的接受模式,完善“互联网+”的教学模式,挖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对问题的解决能力,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中全面发展。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授课模式,不断学习新的教学方式,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调动小学语文课堂的氛围。

参考文献

[1]尤大分.“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刍谈[J].考试周刊,2018(41):64.

[2]吴少云.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践[J].新课程(中),2018(03):107.

[3]杨运.“互联网+”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策略研究[J].新作文(语文教学研究),2017(12):4.

[4]杨宏峰.基于教学信息化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研究[J].考试周刊,2017(52):81.

[5]陈云慧.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践探究[J].时代教育,2017(08):12.

[6]杨思梅.互联网+发展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影响[J].课程教育研究,2017(11):64-65.

[7]赵敏.互联网在小学生语文学习中的应用探究——以兰州市H小学为例[J].学园,2017(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