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业与生态文明建设何以互促共进

2018-07-12 08:15金成
人民论坛 2018年16期
关键词:创业生态文明大学生

金成

【摘要】大学生创业与生态文明建设二者之间存在着互动关系,生态文明建设是大学生创业需要考虑的宏观背景,大学生创业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人才和经济支持。实现大学生创业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对接,能够促进二者的共同发展。因此,必须要确立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调整专项政策,完善管理机制,实现大学生创业与生态文明建设的互促共进。

【关键词】大学生 创业 生态文明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创业是促进经济转型、带动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生态文明建设则是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历来高度重视大学生自主创业,勉励大学生要在创新创业中深入了解基本国情、不断增长智慧才干。同时,在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形成绿色的发展方式、生活方式,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大学生创业与生态文明建设之间存在着互动关系,生态文明建设是大学生创业需要考虑的宏观背景,大学生创业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人才和经济支持。促进大学生创业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对接,既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创业,也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更有利于经济转型升级、生态环境保护的互促共进。

大学生创业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对接能够促进二者共同发展

第一,大学生创业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对接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创业。当前,如何实现自主创业机制的良性运转、国民经济的转型升级,已经成为关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推进大学生创业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对接,既是对自主创业的有效拓展、对大学生群体的切实关怀,也有利于推动经济发展模式由粗放式发展转为清洁化、低碳化发展。大学生创业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对接,能够拓宽大学生的发展视野,使其全面了解当前最新的创业动态。同时,能够增强大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激励其探索更为科学、高效的发展机制,减少创业活动对环境的破坏、影响,使创造更具前瞻性、新颖性以及领先性,提高创业的成功率。

第二,大学生创业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对接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创业涉及资源的再整合、再配置以及再利用,需要全面统筹各类生产要素,因此会不可避免地对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产生影响。大学生知识广、技能强,富有奋斗、创造的激情,是推动自主创业的核心群体。单纯激发大学生的拼搏意识、进取观念,缺少生态文明理念的培养,容易导致大学生局限于短期发展、缺乏长远眼光、忽略生态保护。将大学生创业与生态文明建设相对接,能够引导大学生确立科学的生态发展观,正确认识创业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激励大学生以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并号召、感染其他社会成员共同保护生态环境,使健康、可持续的生产生活方式得到广泛宣传与普及,为生态文明建设事业提供充足助力。

第三,大学生创业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对接有利于二者互促共进。大学生自主创业是促进国民经济转型升级、优化产业结构、培育全新经济增长点以及增强市场经济竞争力的关键力量。而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立足于我国经济体系、社会系统的可持续运转,能够为国家、民族的长期发展奠定有利的环境基础。促进大学生创业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对接,是一项合作互利、协同双赢的重大工程,不仅能让自主创业更具战略性、前瞻性、创新性,提高自主创业的成功率,而且也有利于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二者的互促共进。

制约大学生创业与生态文明建设对接的因素

第一,一些大学生创业着眼于经济效益,缺少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在自主创业浪潮的洗礼下,大学生普遍希望借助政策支持,通过创业施展才能、创造财富、造福社会,以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但当前一些大学生的创业着眼于经济效益,将收益高低视作创业成功与否的标准,缺乏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全面了解和足够的积极性。一些大学生认为生态保护、低碳经营是政府的事情,与自身创业关系不大,从而忽略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这不仅影响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而且也会降低创业的成功率。

第二,一些高校对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视不足。近年来,国家相关主管部门多次下发指导文件,要求高校鼓励、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并提供充分的制度保障,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积极性与能动性。但相比在师资建设、课程改革、综合实训等方面的投入,一些高校的生态文明教育还是较弱。不少高校都将生态文明教育归于思想政治范畴,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关联性较低,容易导致生态文明教育流于形式。另外,一些高校强调大学生要充分利用相关优惠政策、制度,但却忽视了对大学生的思维启发、理念指导,没有引导其形成清洁、协调、可持续的生态发展观。

第三,全民性的环保观尚未形成。大学生作为创业激情最为高涨的群体,除了要正确利用相关政策、制度之外,也必须广泛接触、真正融入社会,适应不同的生存环境,增强自身的综合素质,提高创业的成功率。但当前我国的全民性环保观并未真正形成。同时,追逐财利、崇拜金钱以及纵情享乐等价值观念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冲击、淡化甚至弱化了生态发展观在社会中的影响力。

推动大学生创业与生态文明建设对接的对策

第一,完善创业服务、指导机制,增强大学生的生态意识。具备综合素养、富有奋斗激情、勇于拼搏进取,是大学生创业的优势条件。但在创业经验、心理素质以及经济能力等方面,大学生却存在着目标高估、抗压偏弱、资金不足等问题。所以,国家相关主管部门应从宏观层面加强方针调整、政策优化,引导校方、企业以及第三方社会机构形成合作机制,提高大学生创业规划的科学性。同时,要围绕生态发展观的普及,不断强化市场信息共享、行业趋势解析、咨询答疑反馈、创业心理疏导等服务,引导大学生形成科学、绿色的创业观,使其意识到创业成功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密切关系,确立绿色创业、保护生态、互利双赢的发展理念,自觉担负起推进绿色生产、保护生态环境的重任。

第二,加强校内创业教育、创业培训,引导大学生践行生态发展观。高等院校是大学生科学创业观形成、综合素质提升的关键。缺乏规范、高效的专业教育与培训,仅仅依靠奋斗激情、政策保障,大学生是无法实现成功创业的。所以,高等院校要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培训机制的建设,努力将低碳、协调、互利的生态发展观融入其中。一方面,要加强创业师资队伍建设,鼓励各专业教师创新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同时,定期邀请知名企业家、创业成功人士以及专家学者等作为客座导师,阐释自主创业与生态文明的关系,使大学生了解行业动态、积累创业经验、强化生态发展意识。另一方面,校内的创业教育课程、培训机制既要突出专业特色,也要充分衔接生态发展理念,使大学生勇于探索、创新、发展绿色创业,充分落实生态发展理念。

第三,优化创业扶持机制,鼓励大学生利用生态发展模式正确创业。首先,要加大创业资金投入,通过财政、社会的双渠道资金投入模式,持续健全创业投资机制。同时,要引入具有发展潜力、具备绿色生态价值的创业项目,确保大学生及时了解创业主流趋势,增强大学生生态发展意识。其次,要逐步建立起由大学科技园、创业基地、科研平台等组成的创业资源体系,引导大学生将科研成果、科技發明等转化为创业项目,突出清洁、低碳、高效的生态发展特色。再次,要定期举办创新创业大赛、讲座、论坛等活动,丰富学生的创业知识、协作体验,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意识,促使其创造出更为新颖、更为有效的创业模式。

(作者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①倪春虎:《为创新创业营造良好环境》,《人民论坛》,2017年第29期。

②杨英法、戴雅娜、徐运红:《生态经济建设中媒体语言的引领策略》,《生态经济》,2015年第3期。

③汪金英、刘伟杰:《实然与应然:生态文明视阈下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反思与重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3年第5期。

责编/孙渴 美编/杨玲玲

猜你喜欢
创业生态文明大学生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生态文明建设融入高职校园文化发展的思考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花卉旅游发展策略研究
在校大学生创业与学业协调机制研究
生态文明视阈下河北省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发展研究
“双创”国策下的阶段性经营、资本知识架构研究
微时代文化创意类创业现状调查
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