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萌
“2018青年中国行”是由中华青年精英项目组、《中国周刊》杂志社发起,CYCAN(中国青年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网络)承办的,以联合国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为主题的大学生暑期社会调研实践活动,自发起以来吸引了逾1500支团队报名提交调研方案,30强名单将于近日公布。CYCAN作为承办方,始终秉持着”青年缔造零碳未来“的使命,致力于推广联合国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引领青年在环保领域做出行动和改变。
“The greatest threat to our planet is the belief that someone else will save it”曾带CYCAN的青年罗锐首次踏足南极的Robert Swan说。
现任CYCAN的执行总监,1991年出生的郑晓雯,2013年大学毕业的间隔年在英国做了一年义工,陪伴、引导智力障碍人群生活、工作。“智力障碍人群需要的是陪伴和引导,这个过程中更多需要工作人员的感知和摸索,发现特殊人群的行为特点和规律。但是在环保领域的工作中,目标群体是青年学生,需要系统性地学习项目管理方法,整合各方资源,更加理性的逻辑分析。”郑晓雯说,CYCAN给了每个人足够的机会和空间,气氛融洽、开放和友好,没有企业里的等级制度,符合她心中的公益组织的样子。
2009年CYCAN带领中国青年第一次去到哥本哈根气候大會,从此中国青年再也没有缺席过任何一届联合国气候大会。
2017年联合国气候大会第一次由一个小岛国——斐济举办,斐济因为气候变化的影响已经不能支持很多人去参加会议了,所以德国作为协办国家来举办大会。斐济现在的社会文化也很注重社区和社群的连接和对话,整个会议中有很多斐济的特色文化展示。比如大会上的“Talanoa”空间(Talanoa是斐济语,意思是尊重,开放的对话方式),一些组织会在里面展示因为气候变化、飓风等遭到毁灭的弱势群体和小岛国家的现状。即使面对这么多的灾难,斐济展区仍是会场中最活跃的一个,每天清晨都会进行一场吉他演奏,当地人随时随地跳起舞来,好似一场小型音乐会。
CYCAN致力于搭建一个桥梁,把中国青年人引导到全球气候变化大会的平台上,让他们在世界的舞台上发出自己的声音。
作为一个环保公益组织,在寻找资金支持的过程中被质疑、被拒绝已是寻常事,郑晓雯总是以一种积极的心态面对:“质疑对我们来说是促进,做公益不能只靠情怀和同情。我们也应该反思,我们到底解决了什么社会问题,如何将我们的影响力发挥出来,什么样的公益方式是更有效的,是对行业和社会有利的,需要想办法打消质疑。”
CYCAN的核心——培养环境保护的青年人才和领袖,是个漫长的过程,环境保护方向的公益组织也很难形成自我造血的项目。CYCAN目前有两个主要项目,一个是联合国气候谈判大会CYCAN-COP中国青年代表团,基本可以实现自我运营;另一个是每年的国际青年能源与气候变化峰会,峰会门票收入只能覆盖整个项目成本的四分之一。
除了资金筹措,CYCAN目前也需要项目资金、财务、法律方面的专业顾问、以及与企业合作的机会。郑晓雯对CYCAN的发展充满信心,她说未来CYCAN要把人才培养分成三阶段:认识、了解和发现,并通过不断发起和组织项目使参与其中的青年人在未来能够催生一些改变。
环境保护不是为了保护地球,而是为了保护地球上的生命共同体。人们之间互相的行为对环境产生影响,影响到另一个相似的生命。
即便在这个浮躁的消费主义时代,网络上还是有很多青年愿意投身环保事业,这是个很庞大的网络体系。CYCAN作为一个行动网络,通过倡导节能校园在数百名高校的青年心中播种环保的绿色种子。
CYCAN已经开始着手准备创建一个社群,集合对气候变化感兴趣的有志青年,形成有互动、有生命力的群体。希望通过他们把这个平台搭建起来,让世界上更多人看到自己行为产生的影响。
气候变化不仅是环境问题,更涉及到平权问题。如果这五十年不去做足够的减排、能源转型或生态保护,也许对于大部分人类来说,在温度照常上升,灾难加剧的状态下还是可以生存下去,但对那些小岛的影响不是将来时,而是现在时。比如珠江三角洲的污染,虽然河流最终都会融入大海,对其他城市的影响很小,但是气候变化的影响是没有区域性的,今天在北京消费一件商品,世界上另一个角落的人正在为此付出代价,这些是在中国本土无法看到的。对我们现在的环境负责,这是我们的社会责任。
每天快递和外卖运输产生的碳排放,以及包装过程中产生的污染,很少有人去关注和思考。现在慢慢有一些人开始关注,但还不是社会主流。
想象将来有一天,你离开世界的时候,你可以留给下一代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