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固定资产管理内控机制的构建及完善

2018-07-12 09:20
时代金融 2018年35期
关键词:盘点生命周期流程

刘 丽

(抚顺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东露天矿,辽宁 抚顺 113004)

在新时期背景下,国家大力推动行业发展,社会经济水平不断提升,国企规模不断扩大,固定资产的数量与日俱增。在这样的背景下,国企固定资产逐步向着标准化、系列化的方向发展。但长期以来,国企固定资产管理仍然存在较大漏洞,比如:思想认识偏差较大、制度流程不完善、内控执行落实不到位等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严重限制了国企的良性发展。在这样的基础上,开展国企固定资产管理内控机制的构建及完善的研究和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构建固定资产管理内控机制的重要性

第一,合理、完善、规范的内控机制,可有效避免国企固定资产发展不必要的流失,从建国初期到目前为止,我国各大国有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资产流失严重的现象,因此,国家在2015年11月10日发布了《关于加强和改进企业国有资产监督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意见》,要求国企建立权责分明、制度完善的管理机制,其本质就是通过内部机制的力量,来保证国企固定资产的安全性,避免发生不必要的流失[1]。

第二,构建内控机制,也是优化国企资源配置的必要选择,通过内控机制相关规定和规范,可有效避免国企固定资产在使用环节被限制在带有部门本位主义色彩范围中,从而提升各项资源的利用率。

第三,完善的内控机制,是提升国企会计信息真实性的主要途径,可确保各个部门和科室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从而为相关决策的制定提供参考和指导。

二、目前国企固定资产管理内控机制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认识存在偏差,各项工作难以顺利开展

国企普遍具有资金雄厚、经营规模大、固定资产规模大的特性,但有些国企眼高手低,并不重视固定资产内控机制的重要性,或者只是采取粗放型的管理体系。在具体管理中,一旦发生风险问题,无论是管理人员还是一线负责人员,都想着规避自身责任,并没有充分考虑如何提升固定资产管理的效率,从而导致相关工作难以顺利开展。

(二)制度流程不完善,管理职责分配不合理

在2017年10月,某省对15家国有企业固定资产内控机制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只有3家大型国有企业在固定资产内控中建立了规范标准程序,在经营发展中发生风险的概率几乎为0。5家国有企业虽然制定了流程和标准,但存在很多漏洞,风险事故频繁发生。7家国有企业只是象征性的建立了内控机制,并没有落实到实际操作,导致固定资产流失非常严重。从中可以看出,国企在固定资产管理中,对内控机制缺乏足够的重视,相关规范制度也比较少,也不够精细,管理流程也不够完善,难以发挥出内控机制应有的价值和作用。

(三)内控活动执行不到位,资产处置评估不够严谨

很多国企固定资产管理比较分散,资产调配可使用范围比较小,且层次比较狭窄,甚至出现了运动式特点,比如:在2018年4月,某国企开展了一次固定资产清查,对固定资产进行全面管理,内控机制各项标准和内容都得到了井然有序的落实。但清查结束以后,各项制度和管理模式都束之高阁,并没有落实经营发展全过程中。有的国企虽然在固定资产管理中,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但相关责任人和管理者经常以实务灵活推进等为借口,没有落实到实际中,缺乏执行力,固定资产的评估也不够严谨,导致风险事故频繁发生,对国企的良性发展造成了严重限制[2]。

三、构建完善国企固定资产管理内控机制的措施

(一)强化责任约束机制,明确责任主体

导致目前国企国有资产内控机制思想认识存在偏差,各项工作难以顺利开展的主要原因是责任主体不够明确,各部门复杂的任务不明,内部控制杂乱无章。因此,国企必须先明确责任主体,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同时入手:

第一,定责。在固定资产内控机制构建中,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处理流程,并对流程内容明确划分责任主体,落实到实际岗位和人员身上,对每位工作人员的职责都进行明确界定,各司其职,才能有效提升固定资产管理的效率。

第二,评责。在内控机制中设置责任评价体系,并将价值提升为主要导向,全面提升内控管理评估水平,在开展此项工作时,要把责任评估和绩效评估结合在一起,以提升工作人员的积极性,确保各项工作能落到实处。

第三,究责。制定责任纠正体制,固定资产管理人员要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和章程板式,如果发生违反现象,要立即找到相关责任人,限期纠正,否则进行相应的惩罚。

(二)合理利用固定资产,发挥资产最大价值

针对制度流程不完善,管理职责分配不合理的问题,国企要明确记录各项固定资产的实际情况,并全程监控记录操作人员的使用情况、资源使用数量、固定资产实际存放位置等。大量实例表明,合理的记录固定资产使用情况,不但可以规范操作人员的行为,而且还能及时发现固定资产在使用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制定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避免固定资产发生无故损失。同时还要提升固定资产的利用率,对更新升级改造完成的固定资产进行二次回收,并对闲置设备出租利用,以提升固定资产的利用价值。

(三)创建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严格制定内控活动

针对内控活动执行不到位,资产处置评估不够严谨的问题,可以建立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把国企规定固定资产的供应商信息、历史故障信息、资产使用后评价、资产保费信息等各项内容都纳入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中,进行全过程管理,确保内控机制各项规范和标准能顺利落实到实处。把设备使用过程相关信息及时反馈给前期设备采购人员,在企业内部形成固定资产采购、使用、维护、保养、报废二次利用闭环管理系统,以便最大限度上提升国企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除此之外,还要根据设备使用情况,定期更新设备档案,尽量实现设备报废信息、档案信息闭环管理等,只有采用上述方法,才能使国企内部建立起固定资产管理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确保内控机制中的相关规定和内容能落实到实际经营活动中[3]。

(四)制定定期盘点制度,提升资源优化配置

在国企固定资产内控机制构建中,必须建立固定资产盘点制度,定期组成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对企业现有的固定资产进行全面盘点,把盘点结果和固定资产登记信息进行对比,如果发现出入,立即派遣专业人员查明原因,并落实责任人。如果在盘点时,发生固定资产被损坏,则要在核实清楚后,实施固定资产报废手续,并交由会计部门进行处理。同时,还要对固定资产的用途进行全面统计,以便对闲置或者没有发挥应有价值的固定资产进行资源优化调配,从而进一步提升固定资产的利用率。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结合理论实践,深入分析了国企固定资产管理内控机制的构建及完善,分析结果表明,只有完善的内控机制,才能进一步提升国企管理水平,从而让国有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为完善国企固定资产管理内控机制,要从强化责任约束机制,明确责任主体、合理利用固定资产,发挥资产最大价值、创建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严格制定内控活动、制定定期盘点制度,提升资源优化配置等多个方面入手,从而发挥内控机制应有的作用和价值。

猜你喜欢
盘点生命周期流程
吃水果有套“清洗流程”
睁眼瞎盘点
从生命周期视角看并购保险
民用飞机全生命周期KPI的研究与应用
企业生命周期及其管理
本刊审稿流程
析OGSA-DAI工作流程
2014 年终·盘点
建国以来新年献词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