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晓峰 韦广春
(贵州财经大学,贵州 贵阳 550025)
农村“三变”改革起源于贵州六盘水,旨在实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农村经济发展改革模式,是新时代下继承和发展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和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试点,再次深化农村改革的一大创新,同时,也是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实现路径,这一改革为农村经济发展创造了重要突破口。自2014年贵州六盘水开始探索这一创新改革模式以来,农村“三变”的发展备受关注。2017年农村“三变”改革第一次正式写入中央一号文件,到2018 年,农村“三变”改革再次写入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逐步确立其为农村改革创新发展的典范。中央党校农改调研组(2016)对贵州省六盘水市做了调研分析。此外,何恩齐(2016)也对六盘水市开展金融支持“三变”改革情况做了调查分析,财政补贴和信贷资金协调作用,有效减轻“三变”主体融资负担。周真刚(2018)发现“三变”改革将资源再利用,盘活农村经济。李长学(2018)结合历史和新时代背景,认为乡村振兴战略要在现代化进程中关注乡村衰落原因,积极推进“五位一体”总布局,促进乡村发展,实现农村农业现代化。因此,本文将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需求,通过整理访谈、调研资料,运用相关金融理论,研究贵州省农村“三变”改革中已实现的金融支持模式,分析其优势所在及存在的不足,并提出对策建议。
为了梳理贵州农村三变金融支持的典型模式,课题组访谈结合经验交流,将农村三变的典型金融支持模式总结如下:
根据当地自然环境等资源优势进行农村三变改革,由此发展出紧密型合作农业。盘州保田立华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在盘州联社50万元贷款支持下,平整460万亩的软籽石榴种植基地,基地套种林下经济生姜、辣椒,并在种植基础上进行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用于发展干姜厂,进一步夯实了“三变”合作社的合作农业,当年产值200万元,种植户户均增收1万元。
着眼于农村产权确权、赋权、易权“三权”促进农村“三变”改革,贵州农信社整合松散型合作农业,激活抵押担保融资模式。平坝联社打造农村三变的金融支持“塘约模式”,金融支持的核心是以搭建金土地合作社为基础支撑,利用财政资金和联社贷款创设金土地合作社贷款风险担保基金,实行授信交纳风险基金的10倍和利率下浮10%“双十”优惠政策,专门为入股的村民提供贷款担保,塘约村评级授信额度达3000余万元,发放金土地贷款1425万元,助推塘约村成立了4家种植合作社和13家小微企业。
保底型支持农村模式发源于六盘水盘州市平台公司产后农业,依托“平台公司+合作社+农户”和“5+8”的农村“三变”模式,金融机构通过支持5家市属牵头的国有平台公司建设5条深加工生产线,推动刺梨、核桃、茶叶、软籽石榴、中药材、特色经果、元宝枫、油用牡丹等8大主导农业产业,其中贵州宏财聚农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与241个村级合作社签订保底收购、合作种植、资金使用三方协议。这种保底型金融支持模式覆盖盘州30.96万户94.11万人,发放土地入股保底收益资金1.65亿元。
结合调研访谈、实地考察,课题组对农村三变的金融支持工作进行梳理,主要金融服务农村集体经济、服务农村三变的难点在于:
与发源地六盘水相比,省内其他地区农村“三变”推广中的投资力度、市场雄心都还刚起步,投融资也刚刚开始。农村“三变”种养殖基地为农业产业化前端,产业化后续还需要对销售、加工等环节进行产业链投融资,面对农业后续产业链项目投融资,当地农村金融机构受到贷款规模、贷款产品的限制,难以在满足产业投资规模化资金需求,金融支持乏力。
据调研,贵州农村“三变”的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和牵头的平台公司等经营主体风险汇集:一是,农民合作社实力弱、市场竞争力不强。二是,龙头企业和平台公司的投资任务重、风险汇集。三是,农村“三变”主体的农业经营利润低、风险高。
农村“三变”和“三权”分置改革促进了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的发展,但是由于涉及确权、赋权、流转、交易、抵押等多个环节,牵涉部门多、利益冲突,各地推进土地权抵押进度不平衡、抵押有效性差。
面对农村“三变”,通过农村信用工程设立的小额信贷资金支持小农经济的发展。但是,农村“三变”面向农业产业化、农业集聚化、农业规模化,涉及种植、采摘、收购、加工、深加工、冷藏、运输等农业产业链,农信社依靠金额小、品种单一的信贷产品难以覆盖农村“三变”产业链、难以覆盖农村“三变”对创业投资、股权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固定资产投资等一系列的金融需求。
立足于支持农村“三变”工作经验和取得的成效,面对市场潜力、抵押、风险防范和产品创新等,贵州省农信社支持农村“三变”工作方向如下:
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搭建好银企服务平台,协调政府部门设立贷款贴息机制和风险补偿机制等政策杠杆,重点支持村级合作社、家庭农场和龙头企业等“三变”改革经营主体;引导“三变”改革项目财政资金归存农信社,协调人民银行加大对农信社的支农再贷款投放,进一步增强金融持“三变”改革的贷款力度。
面对农村“三变”涉农风险集聚的特征,把控住信贷资金使用权性质的基本规律,与信用工程紧密结合,筑牢农村“三变”的区域性风险防范底线、农村系统性风险防范底线,保证经营主体活力。
从确权、评估、产品、研发多点着力,推进农村“三变”土地经营权抵押工作和房屋抵押工作:一是,推进土地确权颁证工作,全面开展土地经营权流转的咨询、登记、变更、仲裁、法律援助等服务,满足经营主体的融资需求;二是,以组建专业评估机构库和评估人才专家库为契机,推动建立“两权”专业评估机制的建立,为开展抵押贷款提供评估服务;三是,加快抵押贷款金融服务产品的研发,积极开展农村产权抵押贷款业务创新;四是,坚持信贷产品研发及创新紧紧围绕服务“三农”金融服务需求。
一是,协调地方政府建立担保公司,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涉农企业等“三变”经营主体提供贷款担保。二是,面向农村“三变”产业化投融资需求,以“黔微贷”、“贵园信贷通”、“贵工贷”为基础,细化农村“三变”产业项目信贷管理办法和操作流程;三是,加强贫困地区基础金融服务,增加基层网点的基础设施和物理网点布局,促进农村“三变”金融服务便利化。四是,依托“信合村村通”行政村全覆盖的优势,为农村“三变”改革提供优质的普惠金融服务。五是,利用农信社网点优势,与股权投资、风险投资和保险机构合作,推进农村“三变”金融产品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