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旅游角度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分析

2018-07-12 13:38:22刘守美贵州省黔西南州贞丰县文物管理所
消费导刊 2018年9期
关键词:文化遗产物质旅游

刘守美 贵州省黔西南州贞丰县文物管理所

引言

近些年,伴随着人们对物质文化、非物质文化传承的重视度不断增强,选起了一波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热潮。但是,就目前而言,许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看似正在被保护和传承,实际上却仍然存在较为突出的问题,整体效果并不理想。对此,探讨文化旅游角度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具备显著文化传播意义。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现状

自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相关工作开启之后,人们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度比较高,同时也采用多种保护和传承措施,例如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录制、抢救濒临灭绝的剧目;沿袭以师带徒的传承方式;通过赛徒奖师的方式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后人[1]。但是,整体而言,其保护和传承效果并不理想,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传播地域有限。在上述集中传播措施之后,非物质文化遗产虽然在传播地域上有一定突破,但是仍然较为局限,主要局限在文化遗产本地;2.传承途径较少。在传承当中,相关传承教师的传承能力并不是非常强,传承体系尚未完善,虽然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获得一定的传承效果,但是整体而言仍然不理想,有极大的提升空间。

二、文化旅游角度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措施

(一)提高对旅游资源的投入

如果想要借助文化旅游的方式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则必须保障旅游本身的发展顺畅性,所以需要充足的资源支撑。在实际工作中,可以借助多种途径进行建设,基础性资金可以由政府或相关的部门进行专项投入[2]。同时,其他项目与完善性建设项目的资金可以由社会赞助、企业赞助或者是行业赞助。例如,靳派乐亭大鼓的传承便可以由艺术后人、教育机构等提供一定的资金帮助。另外,在资金投入方面,可以将一部分的资金投入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资料、扶持传承人、推动科研探讨等方面,从而保障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资金更加稳定和多元。

(二)完善相关制度

在资金支撑充足的情况下,还需要构建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制规定,从而规范旅游服务以及旅游活动。目前,我国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并没有建立针对性的保护法规,当前所执行的相关法律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并不是非常重视,其主要是注重对文物的保护[3]。对此,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旅游时,政府还需要提高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度,并以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际情况为标准,构建相应的保护条例,同时提高监督管理力度,严格把关,为文化旅游创建良好的宣传环境,并科学的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项目。借助立法,从而规避旅游过度开发、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应用实效性等两个方面的协调性。

(三)开发民间文化旅游活动

借助当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结合文化旅游市场目标的消费特点,开发出关于民间舞蹈、音乐、美术等系列题材的文化旅游活动,在推动模仿、亲身参与等方面的旅游活动同时,实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以及传承[4]。旅游部门以及旅游社相关企业可以开发系类性的民间文化主题旅游活动,并以附近的相关景点相融合,构建规模化的旅游效应,并提高旅游文化的内涵,提升产品本身的参与性以及可观赏性,但是在开发的过程中仍然需要注重对文化本质的保护,切记不可破坏非物质文化遗产。

(四)注重节事类活动的建设

节日对于中国人而言有着较为突出的宣传、消费作用,旅游节事活动的建设以及宣传可以对举办地本身的知名度、旅游形象等形成正面的推动作用。例如,以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为例,其先后举办了关于壮族、瑶族、民族民间文化等艺术节日,尤其是在20009年时成果举办了中国瑶族盘王节和瑶族文化艺术节。在举办节日时,不仅会有大量的游客涌入,同时举办过程中的各项活动也可以显著的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体验、传承,从而达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的。对于节事类活动而言,其最为基础的要求便是节事本身与文化遗产之间的关联性,只有在保障节事开展的文化价值才可以真正确保整体的宣传效果,从而达到经济、文化传播、旅游相结合的发展效果。

(五)强化多方协作

借助文化旅游的角度之下实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其最为基础的便是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应用问题。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资源往往会和许多其他方面事件相冲突,为了更好的保障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展与应用,就必须从政府、居民、旅游企业等多个方面着手,提高多方协调与合作。各个等级政府有必要应用报纸、网络、论坛等多种媒体的宣传模式,直接性的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名度以及吸引力,从而提高游客的参与积极性。另外,政府还可以主动接入,采用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借助多方的有机合作,提高多方参与者对文化保护的意识,尤其是在旅游当地培养一批参与旅游且能够实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人才。最后,政府还需要根据旅游当地居民意愿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般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由当地居民所创办和传承,所以其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的作用不可忽视。

三、总结

综上所述,虽然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环境之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受到了一定的收效,但是任然需要意识到其中所存在的缺陷与不足。为了提高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效果,可以从文化旅游的角度着手,借助政府和相关部门对文化旅游的重视,在地区建立相应的旅游项目,并不断的提高和挖掘文化遗产中的旅游资源、价值,从而真正实现传播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目的。

猜你喜欢
文化遗产物质旅游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中老年保健(2022年5期)2022-11-25 14:16:14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中老年保健(2022年4期)2022-08-22 03:02:02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与文化遗产相遇
小读者(2021年6期)2021-07-22 01:49:46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艺术品鉴(2020年9期)2020-10-28 08:59:08
非物质文化遗产欣赏
——围棋
文化产业(2020年23期)2020-10-15 08:00:12
旅游
旅游的最后一天
文化遗产保护
江苏年鉴(2014年0期)2014-03-11 17:0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