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 鑫 (山西省文化馆 030000)
永济(县级市)地处山西省西南端,运城盆地西南角,位于晋、秦、豫“黄河金三角”区域中心,是山西省的南大门,永济西滨黄河与陕西省大荔县、合阳县隔河相望;南依中条山与芮城县接壤;东邻运城市;北接临猗县。辖区总面积1221.06平方公里。全市常住人口45万人,城镇人口23万人,乡村人口22万人。下辖3个街道、7个镇。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集体”、“中国特色魅力城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一生要去的66个旅游文化大县”等诸多称号,“舜都蒲坂、大唐蒲州、爱情圣地、旅游名城”是永济的城市名片。
国家自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来,文化馆(站)、公共图书馆(室)作为政府开展公共文化服务、组织指导基层群众文化活动、保护传承地方特色文化的重要阵地,长期以来还存在着公共设施孤岛运行、文化资源分割分散、服务城乡有别、能力不强等问题。基于此,国内外各地的公共文化从业者在充分了解目前公共服务现状的情况下,开始了一系列对文化馆、图书馆建设的探索实践,目的在于运用县级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永济市紧紧围绕构建“具有永济特色、全国领先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总目标,全面推进创建工作,尤其在县级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方面,勤于制度设计,大胆探索,创新实践,形成了上下贯通、运转高效、服务优质的总分馆制。
(一)立足本市实际,大胆改革创新。永济市主动开拓思路,不断探索实践,顺畅服务渠道,提升服务效能,根据本市实际和人口分布情况,将全市10个乡镇(街道)划为3个片区,将“三馆一中心”(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体训中心)、10个乡镇(街道)文化站、265个村级文化活动室和农家书屋统一整合为由4个总馆、21个分馆、16个基层服务点构成的公共文化服务总分馆,旨在充分发挥总馆、分馆和基层服务点联动共享作用,通过分馆和基层服务点将与总馆同等质量、同等标准的公共文化服务延伸覆盖到乡村,解决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
(二)打破体系障碍,顺畅服务通道。以县域为基本单元,建立以县级文化馆、图书馆为总馆,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或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为分馆,没有成为分馆的其他基层公共文化设施为基层服务点的总分馆制。在管理方式上实行片区负责。由分管局长、机关股长和“三馆一中心”班子成员组成的3个片区工作组,各组分别负责推动本片区的总分馆改革。在资源服务上用政府购买、点菜服务的菜单式方式进行,即:乡镇(街道)按需(群众需求或政府要求)点菜、局机关把各分馆点的菜汇总成菜单,再按照菜单向文化志愿者协会购买服务。总馆通过下派机关股长作为联络员,把资源和服务带到各片区,协调各片区内的资源配送。完成总分馆制的组织协调工作,以机关股长为纽带,志愿者为主力军对接群众需求和总馆的服务配送。从而在县域内建成设施成网、资源共享、人员互通、服务联动的总分馆制。
(一)试点先行,率先发力。永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专门组织文化局、财政局等相关部门召开协调会议,统一思想认识,分解细化责任,并把总分馆改革列入市政府工作报告和全市重点工作,印发了《永济市2017年文化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标志着县级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在永济正式落地。2017年该市被山西省文化厅确定为太原市迎泽区等17个县(市、区)为县级文化馆图书馆制试点县,市文化局紧紧围绕以“三馆一中心”为总馆,以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为分馆,以或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为基层服务点的改革目标,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研究措施,制定并出台了《永济市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实施方案》,做到了改革目标明确、阶段任务具体、推进措施有力。
(二)加强保障,完善提升。为确保县级总分馆制的有效运行,为广大基层群众提供内容更加丰富,途径更加便捷,质量显著提升,机会更加均等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该市重点抓好三项保障。一是资金保障,实行集中统筹,报销专人负责。二是队伍保障,成立包括文艺、体育、图书、美术等四大门类130余人的文化志愿者协会,为协会划拨专项资金,与志愿者签订服务协议,给志愿者配备服装、缴纳保险。三是制度保障,建立推进会制度、绩效评估制度、规范规章制度、服务要求制度等,充分发挥总分馆制的整体效应。
一是统等了文化资源。通过实施总分馆制,进一步明确了各级文化馆(站)、公共图书馆(室)的职能,协调全市文化馆(站)、公共图书馆(室)之间的资源配送和交流互动,实现了物尽其用,人尽其才,有效解决了运行中的“孤岛”问题。
二是规范了服务标准。总分馆制建成后,我市按照《山西省县级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实施方案》(晋文办发〔2017〕114号)“五统一”要求,制定了服务标准规范,各馆(站)的目标任务更为明确,推动了各馆(站)服务的标准化建设。通过标准的制定、发布,既向社会公示、承诺,又自我约束、提升服务,提高了群众的知晓率、参与率和满意度。
三是提升了队伍素质。机关股长是县级总分馆制的纽带,文化志愿者是群众文化活动的主力军,机关股长、文化志愿者活跃在基层,解决了基层文化管理员“不专职、不专业、不专心”问题,建立了农村文化“片区有人管、队伍有人建、活动有人摘”的长效机制。
四是对接了群众需求。总分馆制的总馆和分馆优势在人才、技术和资源的集中统筹,在对接群众、了解和反馈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通过体系化运行,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项目与群众文化需求的有效对接。据统计,永济市总分馆制建设一年以来,各分馆已累计开展大型活动160余次,参与群众7.6万余人次,每村每年新增图书由60余种增加到470余种,加上核心村每月向周边村流转图书,每年可选择图书种类增加了11倍。
五是促进了均衡发展。总分馆制通过统筹资源、统一标准,有效增加了基层公共文化资源总量,提升了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促进了城乡公共文化服务的均衡发展。
面对未来,将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精神,推进“县级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在现有基础上向纵深发展,通过进一步做细、做深、做实后续工作来巩固和扩大成果,力争以其独特的创新性、广泛的辐射性、持续的引领性、全面的时效性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提速领跑。
(一)着力谋划总分馆制深化举措。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作为基层文化部门,要从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发挥公共文化在满足人的精神需求上起到积极作用,促进全社会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二)着力拓宽总分馆制服务领域。一是力促总馆更专更强。2017年永济市已经把总分馆改革列入市政府工作报告和全市重点工作,经过一年的探索实践,总馆将功能更加完备、人才更加汇聚、资源更加充裕、业务更加精专、优势更加明显、辐射更加深远,努力向现代化、数字化、集约化、联盟化、体系化的方向稳步迈进。二是不断扩展分馆建设。放眼全市、跨越行业,创建机关、教育、体育、卫生等行业文化分馆,扩大文化志愿者流动文化分馆,筹建文旅休闲产业文化分馆。让专业人士、社会人士、志愿队伍及文化企业广泛参与总分馆制建设,使总分馆制的土壤更加肥沃,养分更加充足,辐射范围不段扩大,服务效能日益提升。
新时代的新征程中,文化光辉灿烂、不可或缺,通过对县级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的探索实践,永济市公共文化服务整体水平和能力有了极大的提升,为广大群众过上美好生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始终不渝的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化繁荣,始终不渝的讲好“永济故事”、勇挑文化时代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