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高校学生管理中激励机制的效应关系与应用

2018-07-12 02:40陈文波凯里学院
长江丛刊 2018年19期
关键词:高校学生激励机制管理者

■陈文波 蒋 瑶 孙 军 田 鑫 彭 舒 刘 丹/凯里学院

众所周知,随着我国社会市场主义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的高校得到质的飞跃,逐渐完成了由量变到质变的转换。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各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然而“金无足赤人无完人”,高校学生在多个方面上存在问题,需要引起高校负责人的高度重视与广泛关注。显而易见的是,科学管理的管理模式是为国家奠定人才基础的必要前提和必然基础,构建相应的激励机制至关重要、势在必行。今天,本文就以“高校学生管理中激励机制的效应关系与应用”为主题进行探析。

一、高校学生管理中激励机制的建立

笔者通过查询相关资料可知,我们在做出某一种行为的时候,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受到了某种激励。由此可见,适当的激励能够激发人们的无限潜能,有效发挥人们的主观能动性。正因如此,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科学合理地建立激励机制至关重要,在实际建立过程中,高校负责人应该尊重学生与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性,建立出多种多样的激励机制,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并逐渐形成一种“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局面,主要包含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建立思想素质方面的激励机制

学生在大学学习的这段时期非常特殊,这一阶段对培养学生的三观具有较大的影响作用,三观即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作为当代大学生,都希望自身将来能在某一行业有所建树,成为对国家有用之人。作为高校学生管理者,应该紧扣学生需求来进行引导,进而能够建立思想素质方面的激励机制,采取有效措施来激励学生。我们应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意识,此措施主要通过高校思政课程来实施,潜移默化中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1]。

(二)建立学习热情方面的激励机制

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在学校的第一任务还是学习。据调查可知,多数学生在步入大学之后,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并且不知道自身的专业是否能够对口,在实际学习过程中没有进行相应的规划,除此之外,多数大学生认为自身所学的专业知识没有实战性,不具有学习的必要性,鉴于此,我国大部分学生缺乏学习热情。由此可见,高校负责人及其相应教师应该明确此问题,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进而采取有效措施来进行教育,从真正意义上做到因材施教,帮助不同阶段的学生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相应技能[2]。

(三)建立心理调节方面的激励机制

当代社会,多数大学生为独生子女,从小在家长无微不至的呵护下成长,长期以来,学生的性格逐渐以自我为中心,在遇到困难的时候,自我调节能力薄弱。然而,学生在步入大学之后,不可避免地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人际关系上。多数学生人际关系交往能力较弱,不知道应该以何种状态来与他人交往,长期以来,学生的心理会出现问题,进而影响到学生的正常学习以及正常生活,更有甚者,会逐渐误入歧途。鉴于此,高校负责人及其相应教师,应该与大学生展开相应的沟通交流,开展相应的团队活动,让学生明确“众人拾柴火焰高”的真谛,逐渐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进而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有效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并且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调节[3]。

二、高校学生管理中激励机制的效应关系与应用

(一)高校学生管理中激励机制的效应关系

一般情况下,当代高校学生追求的总目标能够划分为两大方面,即精神方面Н以及物质方面W,高校学生的总效用函数表示为TU=U(W,Н),结合边际效用的基本定义,我们能够得出以下式子:Мuw=αTU|αW,МuН=αTU|αН[4],由此可见,精神方面与物质方面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程度上的联系,两者相辅相成,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其中物质报酬率会发生变化,在变动的过程中会产生收入效应以及替代效应,当两个效应共同作用的时候则会产生总效应,在这样的前提下回出现三种总效应,分别为正总效应(收入正效应比替代负效应大),如图一所示;零总效应(收入正效应与替代负效应相等),如图二所示;负总效应(收入正效应比替代负效应小),如图三所示:

图一

图二

图三

笔者结合查询的相关资料,可以将精神方面与物质方面的经济效应关系变化归纳为表一,如下所示[5]:

表一

?

(二)高校学生管理中激励机制的应用

其一,高校学生管理者应该建立健全一个较为透明化、公开化的激励机制,这与激励机制实行效果有着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激励机制的各项条款需要透明化,让在校学生能够掌握了解相应的激励机制;激励机制在实际应用的时候所需要的各项流程必须透明化,包含有应用激励机制的方法、应用激励机制的过程、以及应用激励机制的手段等,避免出现暗箱操作的不良现象;激励机制最终成效需要透明化,让全体学生共同监督激励机制的深化落实,并且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其二,高校学生管理者应该科学合理地设定出激励机制的可预期结果,并且保障此结果具有量化的基本特点。所谓的可预期结果,其实就是指我们在建立某一项激励条款的时候,明确了此激励条款诞生的意义,能够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何种成效,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障激励条款能够发挥出最大的激励作用。

其三,作为一名合格的高校学生管理者,在实际应用激励机制的时候,应该促使激励机制的种类趋于多元化、多样化、以及丰富化,进而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无限潜能以及动力,最终目的是为了促使学生的各种行为能够满足学生管理要求。显而易见的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是一项多元化的工作,覆盖了高校学生的日常生活以及日常学习,包含的内容丰富多样,鉴于此,我们在应用激励机制的时候,应该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地考虑,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行为导向激励、情感激励、负激励(即惩罚性激励)、正激励、奖赏性激励、以及自我激励等。高校学生管理者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来选择相应的激励方式,做到有针对性地激励,促使激励机制能够趋于规范化以及针对化[6]。

其四,在全面深化落实激励机制的过程中,高校学生管理者应该为学生提供一个“三公”的环境,“三公”为公正、公开、以及公平,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加强激励效果。在实际应用激励机制的过程中,学生应该参与进来,让学生感受到激励机制实施的整个过程是非常公平的;并且,学生能够结合激励机制来提出自身的意见,高校学生管理者则认真听取建议;在实际激励的过程中,学生与管理者应该加强沟通交流。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现阶段,我国高校学生管理者应该明确激励机制的重要性,并且结合高校实际情况来构建合适的激励机制。在此过程中,我们应该掌握激励机制各项条款之间存在的效应关系,并且了解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应该如何有效应用激励机制。

猜你喜欢
高校学生激励机制管理者
请别拿管理者的标准要求员工
激励机制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疫情防控对高校学生管理体系完善的启示
提高东北高校学生冬季运动兴趣的路径研究
窗口和镜子
健全少先队激励机制 助推队员们幸福成长
高校学生体育组织社会化及路径分析
浅议中小企业激励机制
如构何建电力系统员工有效激励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