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殿平 徐彦贵 解晓帅 潘筱琳 王茹 贺雪梅
中图分类号 R9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1-0408(2018)05-0595-04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18.05.05
摘 要 目的:提升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PIVAS)质量管理水平,减少调剂差错,促进患者用药安全。方法:运用品管圈方法对我院PIVAS进行质量管理,以“降低冲配药品调剂内差率”为主题,分析调剂差错发生原因,确定改善重点;制订改进方案,通过PDCA(Plan,Do,Check,Action)循环管理确定有效对策;比较活动前(2016年2月)及活动后(2016年8月)的有形成果(调剂差错率)及无形成果,评价活动效果。结果:制订并实施了包括统一排班、引进PIVAS MATE流程管理软件、人员全岗培训、加强退药管理及目视管理等措施。取得的有形成果为调剂差错率由活动前的1.81‰下降为0.53‰、目标达成率达108.47%、目标进步率为70.72%;无形成果包括优化了药品调剂的工作流程,使退药制度、人员培训制度标准化,增进了圈员的自信心、责任心、合作意识、凝聚力等;另获得一项避光储药盒的实用新型专利。结论:运用品管圈方法可有效提升PIVAS工作流程中的管理质量,促进患者静脉用药安全。
关键词 品管圈;质量管理;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调剂差错
ABSTRACT OBJECTIVE: To improve the PIVAS quality management, reduce dispensing error and promote the safety of drug use. METHODS: The quality control circle (QCC) was used for quality management in PIVAS of our hospital. The reasons for dispensing errors were analyzed to determine the key improvement points using “the reduction of dispensing error of admixture drugs” as theme. Improvement plan was formulated, and effective countermeasures were determined by PDCA (Plan, Do, Check, Action) cycle management. The tangible results (the rate of dispensing errors) and intangible results were compared before (Feb. 2016) and after QCC (Aug. 2016). RESULTS: Some effective measures were formulated and implemented, including unified arrangement, introducing PIVAS MATE process management software, personnel post training, refining drug withdrawal management, visual management, etc. The tangible results included the rate of dispensing error decreased from 1.81‰ to 0.53‰; the rate of goal achievement reached 108.47%; the rate of target progress was 70.72%. The intangible results included optimizing drug dispensing process, standardizing drug withdrawal systent and personal training system. Those achievement improved confidence, responsibility, sense of cooperation and cohesiveness of QCC members. Additional result was obtained, i.e. utility model patent for avoiding light storage box. CONCLUSIONS: QCC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management quality of PIVAS workflow and the safety of intravenous medication.
KEYWORDS Quality control circle; Quality control; PIVAS; Dispensing error
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主要是由同一工作現场、工作性质类似的基层人员自发进行品质管理活动而组成的小组,其通过灵活运用各种品管手法,以全员参与的方式不断维护及改善工作现场。我院药学部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PIVAS)自2009年起全面服务于临床,目前承担全院48个病区的长期及临时医嘱的调配工作,每日调剂量约5 000组。由于PIVAS工作的环节多、任务重,且运行初期信息化建设不够完善,时常出现调剂内差。尽管国家对药品调剂内差发生率没有明确限定,但由于PIVAS工作性质的特殊,一旦差错未及时核对出,则会直接影响临床输液的正确性及安全性。为此,我院PIVAS尝试运用QCC管理模式[1-2]来降低直至杜绝工作中的调剂内差,提升内部质量管理。
1 资料
资料来源于2016年1月-2016年8月在PIVAS开展QCC活动前、后阶段药品调剂过程中各环节的差错记录。
2 方法与结果
2.1 组圈与主题选定
本着自愿的原则,药学部PIVAS于2016年1月20日成立了“优配静品圈”。针对PIVAS存在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全体圈员展开头脑风暴,提出5个候选主题,并以评价法选定主题,通过打分选定了“降低冲配药品调剂内差率”作为本次QCC活动的主题。以平均每周差错件数为衡量标准,分析差错种类,并计算累计百分比[3]。
2.2 现状把握和计划拟定
根据PIVAS调剂工作环节,收集2016年2月各种原因引发的调剂差错数据,平均每周差错件数为28.5件(占总调剂数的比为1.81‰),其中数量错误14.5件、药品错误11件,占总调剂数的比分别为0.92‰、0.70‰,二者累计百分比达到89.47%,因此本次主題的改善重点即为这两项指标。其中药品错误包括:品种错误、外观混淆、品规错误,分别占总调剂数的比为0.42‰、0.25‰、0.03‰,并依据“二八法则”绘制活动前调剂差错柏拉图,见图1。
2.3 目标设定
活动后差错率目标值=活动前值-(活动前值×改善重点×圈能力)=1.81‰-(1.81‰×89.47%×73%)=0.63‰。其中,活动前值为活动前调剂差错率,改善重点是根据“二八法则”得出的累计百分比;圈能力是根据圈员对圈能力的赋分情况统计之后进行计算得出的,为73%。
2.4 解析
将现状把握中所得到的改善重点进行对应的分析,找出问题产生的要因,为下一步对策拟定提供依据。
2.4.1 特性要因图 从人、机、料、法、环5方面查找调剂差错产生原因,进行要因分析[4-6]。全体圈员通过头脑风暴法和评分法确定了10项要因,包括药品易混淆、注意力不集中、核对不仔细、软件系统功能不足、排班不合理、人员培训不到位、退药管理疏漏、工作流程简单粗糙、调剂空间小及噪音大,具体详见图2。
2.4.2 因果关联图法分析主要影响因素 根据逻辑,用箭头按照原因→结果的原则,将各要素之间的因果关系连接起来,进一个箭头计“+1” ,出一个箭头计“-1”,箭头只出不进是主因,箭头只进不出是结果,箭头有出有进是中间因素,出多于进的中间因素是关键中间因素。将主因和关键中间因素选定为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排班不合理、软件系统功能不足、人员培训不到位、退药管理疏漏及调剂空间小。由于调剂空间小属于基础设施原因,改造起来比较困难。经圈员讨论认为调剂空间小可以通过改善区域划分或对药品进行标识如“目视管理”等手段来对现状进行改善。主要影响因素的因果关联图见图3。
2.5 对策拟定与实施
2.5.1 对策拟定 全体圈员列出对策拟定评分表。依据评价指标和评价等级对所有对策从可行性、经济性、效益性三个方面进行打分[评价方式:优为5分;可行为3分;差为1分,圈员投票人数为9人;总分为135分,取108分(80%)以上作为可行对策],制订负责人实施计划。具体对策拟定内容见表1。
2.5.2 对策实施 在对策确定后,进一步根据对策拟定具体的改进措施,再次组织圈员进行头脑风暴,针对确定的对策进行追踪评估,对措施内容进行全面把握,确保不偏离目标,不与基本政策相悖。将本次“优配静品圈”对策实施与研讨所得结果根据PDCA(Plan,Do,Check,Action)循环列表整理,所得具体内容见表2~ 表6。
2.6 实施效果
2.6.1 有形成果 通过对比活动前、后(2016年8月)平均每周调剂差错率可知,调剂过程中的差错率由1.81‰降为0.53‰,目标达成率为108.47%,达到预定目标;目标进步率=(活动前值-活动后值)/活动前值×100%=70.72%。 结果表明,通过对差错原因进行解析并制订相应措施、落实执行后调剂差错率降低,结果见表7,差错分析见图4。
2.6.2 无形成果 活动后,优化了药品调剂的工作流程,使退药制度、人员培训制度标准化;增进了圈员的自信心、责任心、合作意识、凝聚力等,全体圈员的责任感、积极性、团队精神、品管手法、解决问题能力、沟通配合能力评分均为正向增加,表明各项能力明显提高,雷达图见图5。
2.6.3 附加成果确认 “优配静品圈”获得避光储药盒实用新型专利1项(CN204618860U)。
2.7 标准化
经讨论,将以上实施效果良好的对策保留,进行标准化,以此规范操作行为,并纳入PIVAS日常操作规范中以进行可持续发展。如制订差错登记统计制度、制订各级新入职人员标准培训制度、制订标准调剂流程、建立药品退回归位制度、建立排班与调班制度等,并作为PIVAS标准化文件,在日常工作中落实执行,以提高工作质量与管理水平。
2.8 检讨与改进
对“优配静品圈”每个环节进行回顾,对存在的优缺点进行汇总分析总结,并确定努力方向。QCC体现了高度的民主性,按照PDCA循环理论,任何改善都不可能十全十美,旧的问题解决了,在新的平台上又会出现新的问题,PDCA循环贯彻于活动步骤的始终,循环往复,循序渐进,实现管理品质持续不断地攀升提高[7-9]。
3 讨论
我院药学部PIVAS通过QCC活动详细分析了导致调剂内差的各种原因,全体圈员集思广益,采取切实可行的对策并落实执行,使差错发生率明显降低,从而确保了配液质量,提高患者的用药安全性。综上,运用QCC方法可有效提升PIVAS工作流程中的质量管理,优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确保配液质量,进一步提高患者静脉用药的安全性;并且增加了团队的凝聚力,提高了每位圈员参与管理的主动意识,提升了医院整体药学服务的质量。
参考文献
[ 1 ] 张幸国.医院品管圈活动实战与技巧[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5.
[ 2 ] 徐维恒,宋士卒,张爱玲,等.采用品管圈方法降低门诊药房调剂内部差错的探讨[J].安徽医药,2013,17(6):1054-1056.
[ 3 ] 朱文韬,徐萍.利用品管圈降低门诊药房调剂内差的实践与体会[J].中国药房,2013,24(13):1186-1188.
[ 4 ] 胡小欣.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品管圈活动的开展和成果[J].中国伤残医学,2014,22(24):221-222.
[ 5 ] 王婷.探讨优质护理中改变护士排班模式减少护理差错发生率[J].中国伤残医学,2013,21(4):386.
[ 6 ] 王牛民,张文娟,董亚琳,等.品管圈在静脉配置中心的应用[J].西北药学杂志,2014,29(3):296-299.
[ 7 ] 封卫毅,秦涛,李红,等.条形码技术在医院静脉药物集中调配中心的应用探讨[J].中国药师,2011,14(11):1691- 1692.
[ 8 ] 杨安辉,刘建华,郭志军.品管圈用于降低静脉用药调配中心配置差错实践[J].中国药业,2015,24(12):73-75.
[ 9 ] 郑必龙,刘俊.品管圈在改进医院药学服务质量中的探索和应用[J].安徽医药,2014,18(6):1169-1171.
(收稿日期:2017-06-27 修回日期:2017-09-26)
(编辑:刘 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