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晓宇
【摘要】水利工程EPC总承包模式将工程的管理交予承包商。承包商需要从项目招标、设计、策划、采购、施工直至竣工验收对工程进行全过程管理。本文对水利工程EPC总承包模式进行了阐述,对各阶段的工程任务进行了分解,对EPC总承包模式全过程造价管理的特点进行了总结,提出了全过程造价管理采取的控制措施和策略。
【关键词】EPC总承包;全过程管理;控制措施
引言
EPC总承包模式是一种新型的承包模式,是将项目的设计、策划、材料的采购、施工直至竣工验收阶段的全部工作由承包方负责,可以减少中间环节的时间损耗和资源浪费,对提高效率、减低成本、增加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EPC总承包模式是以勘探设计单位为主体的承包单位,对工程全过程的质量、安全、工程进度、成本进行全方面、多角度的控制的承包模式。
1、EPC总承包模式的特点
EPC总承包模式对项目施工的整体效率比较高,项目的设计和施工一体化进行,有利于降低施工过程的损耗,加强各个环节的衔接,使单位工程、分部分项工程、检验批的监督与管理更有力,使各种资源整合度大,减少成本,提高效益。EPC总承包模式的承包人唯一,既对项目的设计、施工负责,又对发包人的合同负全部责任。工程項目推进过程的责任和风险集于一身,是项目稳步推行的管理者,对于项目的质量、进度、效益负主要责任。
EPC总承包模式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变动性比较大。工程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影响造价管理的因素比较多。结构施工、建筑安装工程、设备采购等各个环节受市场的影响比较大,国家税率对于项目的整体利润影响大,人、机、料在施工过程中具有动态调整和变更。设计中的设备选型,材料价格取费对于项目的成本影响程度偏大。施工过程中,项目的进度和质量是两个相互影响和制约的因素,不能单纯的减少成本,而要将工程的质量作为项目的一个重要评价因素,实现进度、质量的协同发展。
2、EPC总承包模式的影响因素
EPC总承包工程对项目的全过程管理负主要责任,其中涉及的工序复杂,项目设计、材料采购、项目施工的动态变化比较大,设计方案的审核、施工工序的安排对项目的质量和进度影响都比较大。承包方的管理能力和现场经验考验比较大。项目是一个不断深入的过程,承包方进行项目估算,制定成本估算表,进行竞标,然后进行项目的初步设计和策划,编制施工方案、施工图、施工组织流程,做好项目时间进度表,严格按照安排进行项目的推进工作。项目进行的过程中受各种不确定因素影响比较大,可控难度大,需要承包方积极主动解决遇到的问题。
3、 EPC总承包模式的控制措施
3.1 建立全过程人员管理制度
EPC总承包管理模式将项目的责任转移到承包商身上。水利工程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施工阶段都要对参与人员进行良好的管理和控制,对人员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将人员的责任心、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出来,最大限度的发挥员工的能动性。利用绩效管理机制将员工的付出与奖惩挂钩,使员工具有比较高的工作热情。建立全员的责任管理制度和体系,对于项目的稳步推进具有比较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3.2 加强水利工程EPC总承包模式的风险管控
水利工程项目的工期比较长,不可见因素比较多。项目受到气候、市场材料价格波动、利率等因素的影响,不可见因素比较多。在项目的设计阶段,要取比较准确的造价定额,将工程造价估算表制作相对详细和准确,将不可控因素降低,使风险得到管控。利用网络技术,将国内水利工程施工经验与国际施工经验结合,形成比对,将风险因素提前分析,结合权重法将风险因子降低,最终将水利工程EPC总承包模式的风险降低,实现项目的全过程风险管控。
3.3 量化全过程造价管理标准
水利工程实施过程中的各个阶段,参与方的主体和责任不同,扮演的角色差异比较大。总承包方需要根据不同施工阶段参与方的特点和自身的资源,合理规定管理标准,最终形成规范的标准管理体系,实现水利工程项目管理标准化和体系化,规避项目实施过程的风险,提升项目实施过程各个阶段的质量和效果。
3.4 建立水利工程全过程网络管理模式
水利工程EPC管理模式需要承包方对项目过程的每个细节和阶段进行监督和控制。承包方要充分利用网络,将项目每天的工作进度,材料消耗,人员分配进行网络输入,使项目的进行能够可视化,将项目进度与财务系统、库房系统有机连接,实现时时评估项目工程的目的,将项目进行中的风险降低,实现项目进度、质量、成本的有机统一,形成指数对比,提高项目管理的效益,减少不必要的消耗。
3.5 控制设计变更和施工变更
现场项目实施工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施工中可能需要对设计和施工方案进行变更。水利工程EPC承包模式下需要承包方建立完善的监督体系,完善变更签证流程,深入现场,了解现场情况,对施工过程的问题集中讨论,得出结论,时时跟踪施工动态,对设计变更进行再讨论,理清各方责任,及时调整控制目标,实现各个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完善水利工程造价管理体系和标准,将工程变更程序流程化,透明化。
3.6 优化项目的设计
水利工程EPC管理模式在合同签订以后制定的施工方案需要不断修改、整理、优化,工程的实施过程是一个不断修改、整理的过程。发包方和承包方需要利用数据技术,实现资源的有力配置,作业顺序的良好衔接,实现水利工程项目进度、质量的稳步进行,最终将水利工程按质按量完成,提高效益和收益。
4、结语
水利工程EPC总承包全过程造价管理模式是将设计与施工有机结合,对项目进度、质量、成本进行良好控制的模式。本文对水利工程EPC总承包全过程造价管理模式的特点进行了总结,与传统承包模式进行了比对,提出了水利工程EPC总承包全过程造价管理模式的管理措施和控制策略,对水利工程项目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吴飞宇.水利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浅析[J].四川水利发电,2012年4月,第31卷(第2期):140-142.
[2] 赵贺奇. 浅谈工程项目质量、进度、成本的综合控制[J]. 民营科技,2011年第9期:244.
[3] 周振高.建筑工程项目质量控制探讨[J].建材与装饰(工程管理),2008,1:252-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