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蒙
我所在的高中是小城的骄傲,每年以60%-70%的一本上线率吸引周边城镇源源不断地往这里输送优秀学子。这所卧虎藏龙的县重点在师资力量、硬件条件、保送名额等方面终究难敌市里的重点高中,唯一能拼的便是时间。学校把高三生的日常规划成一张密不透风的网,课从早上七点半上到晚上十点,唯一能浮出水面喘息的时间仅剩周末半天假,并且拖着一沓厚厚的作业。
我无数次看见过凌晨五点半的小城—街道永远是沉寂的,灯火寥寥,天空永远是黑暗的,星点稀疏。那时对生活最大的盼头,就是我在路上,我很快就到达学校,我会度过平静而努力的一天,然后戴月而归,于下一个凌晨五點半再度披星外出。每一天都活在轮回的期待中,有所收获,有所值得。
我在课桌最容易看见的位置写下590的高考目标分数,虽然试卷上猩红的水笔痕迹时刻嘲笑着我—醒醒吧,过往两年你都是徘徊在500出头,勉强够着一本线。可是如果梦想太容易,那还叫梦想吗?我真的这么做了,把大目标分割成几个从低到高的小目标,把所有的兴趣爱好统统搁置一旁,生活里不是三点一线就是英数理化。像把自己的生命扔到汪洋,我拼死拼活、竭尽全力,就想赌一赌蝴蝶能不能飞过沧海。
从一统到二统,稍落后的数学和英语渐有起色,都达到了110-120的稳定分数。可化学却如同噩梦,连及格分都达不到!高中几年里化学老师的教学方法我一直适应不了,上课就算再费劲地集中注意力还是听得云里雾里。化学几乎是靠着自己摸索着学,效率极低。我每天特意腾出一定的时间把化学的知识点翻来覆去地背,把做错的题型反反复复地看。拿到周测试卷,选择题还勉强能撑住,但后面大题里的化学实验、化学方程式、有机无机化合物符号扭曲得好似天书一般的玛雅文,我睁着文盲一般焦虑而徒劳的眼睛,看不到任何希望。纵使其他科目再高分,严重的偏科就以致命一击把我打回原地,我依旧被半数人踩在脚底。
最怕的就是嘶声呐喊没有回声,最怕的就是一路狂奔依旧迷路。
我重新对化学制订了一套学习计划。不再以为靠背就能学好化学,也不再以为一点不背就能学好化学。除了背牢知识点,还慢慢去理清化学过程中的逻辑关系,搞懂原理,适当记忆常见的结论、规律和套路。虽然这种看上去像是从零学起的办法很吃力,但此前拿到试卷就一头雾水的迷茫感正在减少。同时不对化学寄予过高的期望,把重心放在抓牢擅长科目上。两边一统筹,三统时总分拉高了一层台阶。
真正忙碌的时候根本意识不到什么是疲惫,日子过得飞快,值得记忆的事情变得简单而集中。清晨五点半的光景如幻灯片一帧帧放过去,我知道这样乏味的清晨仍会占据往后的时光,我迫切地渴求终点,但更多的是安心,因为更大的世界,就要来了。
科比曾说:“洛杉矶早上四点时仍然在黑暗中,而我已经起床行走在黑暗的洛杉矶街道上。一天过去了,洛杉矶的黑暗没有丝毫改变;两天过去了,黑暗依然没有半点改变;十多年过去了,洛杉矶街道早上四点的黑暗仍然没有改变,但我却已变成了肌肉强健,有体能、有力量,有着很高投篮命中率的运动员。”所以高考考了578分我一点都不意外,离目标的590虽差一些,但是,有多努力就有多幸运,我高中三年最高的那次分数,是高考。
其实我们都知道的,万水千山只不过是伏笔,总会等到姗姗来迟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