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长顺
一提起一代廉吏于成龙,如雷贯耳,人们都觉得他是山西人的骄傲。可说到祁隽藻好多人却搔头,一脸茫然。难道祁隽藻的分量不够吗?祁隽藻究竟是什么样的人物?
带着这个疑惑,初夏晴朗的一天,我探访了山西省历史文化名村一一祁隽藻的故里,山西寿阳县平舒村。
走近平舒村,一座飞檐翘角气势恢宏的大门屹立在眼前。门楣上写着“祁隽藻故里”。大门左边巨幅横写着“三代帝王之师”,右边巨幅横写着“中国书香门第”。进入大门,登上高高的“天圆地方亭”,举目四望,只见平舒村丘陵怀抱,绿树环合。东边平畴沃地,西边楼阁隐山。北边花树掩映之中,流水潺潺,湖光耀金,遥见古色古香的祁隽藻纪念馆雄据上位。我信步“百米游廊”,踏上宽阔笔直的翰林大道,穿越最能代表中华建筑景观的四座精美石雕牌坊,
绕过“腾蛟起凤楼”,融入宏阔的“儒雅广场”,跨过汉白玉“及第桥”,眼前耸立的仿明清古建院落便是三代帝师祁隽藻纪念舘。
“三代帝师? 呵,了不得!” 导游告诉我 : 一个人,一生中能为三代皇帝授课,成为三代帝师,实乃罕见。清朝的祁隽藻就是这样一位帝师。道光帝时,他在翰林院任侍讲学士、经筵讲官,为道光帝讲习经书,从侍左右,充当顾问,此为一代。咸丰帝时,他为体仁阁大学士兼任讲官,为咸丰帝讲治国方略,授用人之道,此为二代。同治帝时,他在弘德殿为同治帝授课,朝夕纳诲启沃,此为三代。祁隽藻历经四朝,辅佐过道光、咸丰、同治三代皇帝,为维护清廷的统治尽了一位贤相应尽的责任。听完导游介绍我不禁感叹,祁隽藻真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儒学名流!
进入祁隽藻纪念馆,我看到祁隽藻面目慈祥,瞻望前方的坐身雕像和他的生平简介。祁隽藻(1793-1866),字叔颖,一字淳甫,号春圃、息翁,山西寿阳平舒人。清朝大臣,三代帝师。嘉庆十九年(1814)进士,由庶吉士授编修,累官至体仁阁大学士、太子太保。终年74岁,谥号文端。
纪念馆内陈列着祁隽藻及其父子的生平简介、学术成就、文物、字画、实物,主要是展示祁隽藻廉洁从政的感人事迹。在这里我了解到,他的一生处于清王朝风雨飘摇、动荡不安的腐朽衰落阶段,因而他深为国家前途百姓疾苦而忧虑。他为官清正廉明,忠言直谏,礼贤下士,嫉恶如仇。曾严禁鸦片,主战抗英,劾奸保忠,在民间享有清官的盛誉。皇家曾赐予他三块匾额,一块是“赞纶笃信”,赞扬他经纶满腹,才华过人;第二块是“忠清亮直”,赞扬他的人品高格;第三块是“夙夜寅清”,赞颂祁隽藻清正廉洁,出淤泥而不染的两袖清风。导游说,祁隽藻为官忠正,两袖清风真是感人。有时他从千里京城返乡探亲,走时连路费都拿不出来,常到附近的上峪村向本族富户借钱。导游讲道,一天早朝,道光帝见站在前边的祁隽藻胸前没有佩戴朝珠,便问他。他回答说:“早上房东来要数月房租,因臣手头拮据,恳请推迟交纳,可好话说了千万,人家总是硬逼当下算清。眼看时辰不早,恐怕耽误朝中大事,无奈臣只好把朝珠暂且典当,还了人家房租。”道光帝没想到堂堂朝廷命官竟然如此寒伧。至今当地还流传着许多祁隽藻廉洁奉公的生动故事。如免晋献花、瞒主保煤、当珠赐府、咸丰跪学、力主禁烟、劝主纳谏、守孝撰书、皇上戒茶等等,这些都显示了在任期间祁隽藻的高风亮节和高尚品性。兵部主事王轩曾赞扬他:“河山壮三晋,萃汉儒名物,宋儒名理,而为名臣,中外咸知如圣喻”,当时京城流传着这样的一首民谣;“贪官逛和府,清官访祁宅”。世人评论他忠君、勤政、爱民、崇俭,是官吏楷模。
在祁隽藻纪念馆我欣赏了祁隽藻的诗作和书法。从一幅幅精美的诗作和书法作品里,我了解到祁隽藻还是一位清道光、咸丰、同治年间著名的诗人和书法家。他一生集诗近3000余首,自编《谷曼谷九亭集》十二卷,《谷曼谷九亭后集》十二卷,被人尊为道光年间诗坛领袖。陈衍在《石遗室诗话》中称“祁文端为道、咸间巨公工诗者”。刘禺生撰《世载堂杂忆》说“当时都下以名高位重之祁隽藻、陶澍、张洋河等为领袖,云集都下”。对他在京都诗坛的地位作了肯定。祁隽藻的书法由小篆入真行,出颜柳,参以山谷,深厚遒劲,自成一格,论者谓达到“大书深刻”之绝诣,有“为一时最,人共宝之”之赞誉。
祁家的故居还在吗?我也一探究竟。祁家的故居、祠堂、祖坟就在纪念馆的侧后方,基本处于一条中轴线上。祁氏故居现存规模不大,坐北朝南,为清代建筑风格。但其故居、祠堂杂草丛生,破败冷落,大门紧锁,野狗出入,我怏怏離去。祁隽藻的墓地呢,在垃圾成堆的荒林之中,那里根本没路。我拽着一条干树枝下一陡坡寻找时,忽然树枝断了,把我重重地摔在小沟里。忍痛去拜,只见祁的墓冢早已荡平,只留一座两米多高的巨大墓碑孤零零地竖在乱土堆中,好像诉述着祁死后的哀怨。这是“宦海搏狂澜养满腔正气稳掌四朝国事,书山破万卷修一代儒宗荣师三世帝王”的“天地民心”祁隽藻应有的处境吗?悲夫!
返回的时候,我忽然发现广场上有一个巨型石雕,是一本已经打开的《马首农言》的书,石雕的第一句话就是“马首农言序”。仔细一看才知,《马首农言》是祁隽藻撰写的一部关系到民生社稷的专著,至今对当地的农事仍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看着这本石雕的《马首农言》我了解到,《马首农言》是祁隽藻于1834年因母逝回寿阳老家守孝期间,在留心农事,该问乡民,深入研究当地气候、耕作、水利、畜牧、赋税等情况基础上而作,是清朝后期一部重要的区域性农学著作。他精通经书,提倡汉学与宋学并重,倡导经世致用之学,并身体力行。他曾组织学者俞理初、苗先耆、李申吉、张穆、何绍基及何秋涛等人校刊过《说文系传》和《朱子小学》,编纂过《春秋左传读本》,他批注过《三国志·魏书》,他的著作有《谷曼谷九亭诗集》《祁大夫字说》《皇朝谥法考》《十三经断句考补》《京口山水考》及《勤学斋笔记》等二十余部。真了不起!我不禁感叹:祁隽藻不仅是晚清政坛上的一位名臣,为维护清王朝的统治和中华民族的利益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而且还是一位著名学者,在近代学术史上有突出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