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张学冬
内容提要近期,SND公布了最佳数字新闻设计作品。《新京报》入围“2017GEN数据新闻奖”。本文作者分析了《新京报》近年在数据新闻领域内的实践,认为数据新闻的要旨是“讲述新闻故事”,回应受众关切的“时代议题”,并探究纸媒在数据新闻报道领域的突破点、发展方向。
数据新闻已成为全球范围内备受瞩目的新闻样态。国内媒体如人民网、新华网、《新京报》等媒体均在数据新闻报道中有所突破。本文基于《新京报》在数据新闻领域内的实践,以数据新闻报道生产流程模型为视点,探究传统媒体在数据新闻报道领域的突破点。
张学冬新京报社委、新京报传媒执行总裁
数据新闻创新发展了“采写编”流程,将数据分析挖掘作为“基石”。这里的“数据”,包括数字、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等数据新闻生产过程中所需要的数据。
米尔科·洛伦兹将数据新闻的生产流程定义为四个步骤:数据、过滤、可视化、故事,即抓取、清理、构建并深入挖掘数据,根据特定目标(新闻选题)过滤数据,对数据进行可视化设计,制作完整的新闻故事[1]。
即便数据是数据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数据新闻的要旨依然是“讲述新闻故事”,而非“展现海量数据”。这是数据新闻报道生产流程中的导向,也是贯穿于流程各部分的核心要义;技术创新固然是新闻报道的推动力量,但是思想创新才是新闻故事的创作源泉。
(一)以受众关切的“时代议题”为导向。《新京报》常设“图个明白”“有理数”两个数据新闻栏目。两个栏目对比而言,“图个明白”偏重以即时性社会类新闻热点为导向,以静态信息长图为主要形式,通过总结、梳理、盘点等方式整合并展示新闻信息,对某一新闻事件或新闻人物进行全景式解读。而新开设的“有理数”则以数据深度分析为导向,以现象级话题为切入点,通过多方数据的统计、对比,描绘现场的分布并探索现象背后的深层次原因。这两个数据新闻栏目是《新京报》在数据新闻领域以纸质媒介为基础向融媒体发展的有效实践。
在工作流程上,《新京报》遵循“上报选题—数据收集—收集清洗—可视化设计”的基本流程。在选题角度上,与其他一些在数据新闻方面实践较多的财经媒体不同,《新京报》的受众对“时代议题”有较强关切,这就要求数据新闻作品不仅是展示数据,更要有极强的社会价值和社会话题性,这也与数据新闻自身的“深度挖掘”属性不谋而合。如近期的一篇数据新闻作品《〈头号玩家〉:看的不只是电影,其实也是手游缩影》以电影《头号玩家》带来的现象级话题作为切入点,探索在线类游戏在我国的发展现状。这其中通过对游戏用户年龄分布的特征进行可视化处理,展现“小学生”这一庞大的游戏用户群体,再次引发受众思考未成年人与游戏之间的关系问题。而《大数据告诉你,中国人有多想生男孩》《你的睡眠还比不上一只猴子》也在大众热点话题中赢得较多关注。除了数据新闻专设栏目之外,《新京报》各行业版的新闻也在进行数据新闻探索,如文娱新闻自设“图数馆”专栏,聚焦影视、音乐领域的新闻点,在选题上更强调切入点的细小与独特,数据呈现上也更形象、有趣。
在数据方面,《新京报》目前还较少通过算法进行主动的数据抓取和数据挖掘,数据较多来源于政府、专业垂直机构或第三方机构的现有数据。政府信息公开化向社会公众提供了大量的开放性数据,然而这些晦涩难懂的专业数据,需要大众媒体将其转化为各层级受众能够理解的具体内容。目前,我国的传统媒体主动进行数据抓取、数据挖掘尚有一定难度,而充分利用好现有数据并进行深度解读可以说是传统媒体在现阶段可进行拓展的有效实践。
(二)如何取舍数据新闻的时效性和交互性?在可视化设计方面,基础的图表样式设计由美编负责,复杂的交互设计则由前端技术人员编程处理。图表样式主要以统计图表为基础、以选题内容为原色进行美化,复杂交互在现有的数据新闻作品中占比较小,这与新闻的时效性要求相关。复杂交互在生产流程中需要较长的制作周期,但热点事件的新闻时效性有限。这二者相比,新闻时效性优于数据可视化的交互性,“美化”转向“简化”,《新京报》目前的数据新闻创作团队属于“轻型”生产。
此外,《新京报》虽然开设了数据新闻栏目,同时根据热点新闻制作了数据新闻,但从操作流程看,仍没有专门的数据新闻制作团队。从数据新闻的制作流程来看,数据新闻是以报道、编程和设计三个方面为基础,涉及传统报道写作、数据统计及分析、美术设计、互动设计等多方面综合能力。因此,如果想将数据新闻做出规模,必须要打破传统新闻生产中的部门限制,对采编流程进行再造,组建专门的项目制团队,只有这样才能更有利于数据新闻的生产。
▲ 图1至图3是《新京报》“有理数” 数据新闻栏目作品。
(一)数据新闻的故事意识。数据新闻中数据的“客观性”与“真实性”为新闻内容制作创造了一种新的思考路径:新闻报道团队应充分深挖、整合、解析新闻中的数据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有理有据、由浅入深地讲述新闻故事。
作为2017年全球数据新闻奖年度调查奖获得者,加拿大《环球邮报》数据新闻作品《无据可依——警察会相信你吗?》以20个月调查所得的海量数据,揭示了加拿大警方对性侵犯受害者的信任情况。该作品以人口数量、警方服务、警员性别等作为自变量,对数据在“无据可依”性侵案件这一语境下进行处理与整合,分析各自变量与“无据可依”案件之间的相关关系,并探索形成“无据可依”性侵案件的深层原因。在传播层面,该作品对案件的比例进行可视化,以全国范围、东西海岸、不同省域三个层次展示“无据可依”性侵案件的分布情况。受众可以通过搜索任意地区的名字查询该地区成功立案或“无据可依”的性侵案件的统计情况。这满足了受众对这一信息的个性化需求,也体现了新闻创作团队在设计新闻作品时的人性化与实用化。综合以上种种环节所形成的调查性新闻故事,使新闻事件并不是孤立于新闻受众存在的——每一位受众都可以发现自己与新闻事件的联系——再次唤起了受众对于公共事务的参与积极性,真正实现了大众传播在监测环境、协调关系、设置议程等方面的社会功能。
《新京报》在挖掘新闻故事方面也有所探索。数据新闻作品《2016年外交部发言人被问最多的是哪些事》整合了2016年我国外交部官网公布的216场发布会,对共计1755个问答进行筛选分类,并以此为视角,向受众解释了一年中外交部新闻发言人所提及的所有内容要点。其中,特别解答了两个问题:第一,过去一年关于中国外交哪些问题是国内外媒体关注的焦点?第二,外交部在答记者问时,有哪些“辞令”使用的“套路”? 如果说“外交焦点”是对纷繁复杂的数据进行基础统计的结果,那么诠释“辞令”背后的外交内涵就是讲述让全世界都能读懂的中国故事。数据报道团队人工梳理关键词,提炼有效信息,使用代码嵌入,浩大的工作量最后凝聚成一张交互式网页,鼠标轻点之间读懂大国外交背后的“玄机”。 目前,这种新闻实践在国内外新闻媒体独树一帜,虽然与国际上更为成熟的数据新闻作品相比还稍显稚嫩,但是具有非常重要的探索性意义,该作品也入围了“2017GEN数据新闻奖”。
(二)数据新闻作品产品化。目前,《新京报》数据新闻在融媒体领域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这与数据新闻团队工种多、战线长、投入大、培养成本高的客观条件有关。数据的深度解析往往需要大量的时间成本,这要求数据新闻团队尽可能简化内容生产流程,统筹策划内容的最优媒介形态,通过多种媒体的使用以及对数据的深度挖掘扩充新闻内容自身的厚度。
此外,数据新闻的生产与传播紧密相连。这要求数据新闻制作团队不能“闭门造车”,应该在原有新闻生产流程的基础上注重传播效果,尤其需要具有产品运营推广的思维方式。换言之,数据新闻作品的发布并不是终点,而是传播过程中的另一个起点。创作团队需要专人对数据新闻作品的阅读量、转发量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进而给出数据新闻阶段性发展的策略。
▲ 图4至图5是《新京报》数据新闻作品《2016年外交部发言人被问最多的是哪些事》。
目前,数据新闻距离商业化还有一定距离,但是具有较强传播力、多端力与渗透力的数据新闻作品对于传统媒体的品牌塑造却具有极大的作用。数据新闻报道给出了新闻从业者一种更为理性、多元、深入的思维方式:让新闻报道从二维平面纵深为三维空间,这也是我国传统媒体数据新闻报道未来的发展方向。一方是数据,一方是新闻,二者有机统一:数据方面,应充分利用技术实现数据的深度挖掘、可视化与人机交互;新闻方面,应以更加深刻的视角与洞见展开报道,积极实现大众媒体的社会功能。 (作者是新京报社委、新京报传媒执行总裁)
【注释】
[1]LorenzMirko.Data driven journalism: What is there to learn? Edited conference documentation, based on presentations of participants. 2010. Amsterdam, Netherla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