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蒋 超
▲ 新华社喀布尔分社记者蒋超在工作中。
我是新华社记者蒋超,曾经是驻莫斯科记者,报道过2013年伏尔加格勒连环恐袭爆炸案和2014年乌克兰危机,算是身临过突发、暴恐甚至战乱区域的现场了。但来到阿富汗驻外这两年,感受到的是与和平国家截然不同的生活与工作环境。在这里,每天都要过“武装到牙齿”的生活。
还记得那是2017年5月31日,阿富汗首都喀布尔使馆区发生特大爆炸袭击事件,一辆载满十数吨TNT炸药的水罐车,在这个国家最中心的位置引爆。当时是清晨8点25分,还在卫生间洗漱的我,一下子被强烈地震一般的爆炸冲击波震倒。当时的第一反应是,驻地遭到了爆炸袭击。
顾不上手上还拿着的牙刷,赶快跑到楼下办公室和同事汇合,映入眼帘的就是办公室的玻璃外墙全数破裂,书架和架子上的器具混乱的散落一地,屋子里全部都是碎玻璃碴,再看向窗外,大约七八百米外的南向方向出现了一股巨大的蘑菇云,知道了爆炸并未针对新华社驻地。顾不上危险,我立刻与同事们在满目疮痍的办公室里开展工作。
抢发完稿子,我们前往现场,车程还不到一分钟,但就在这一分钟的路上,街道两旁的店铺到处都是忙着清扫碎玻璃的阿富汗民众,许多商铺的木质门框和新华社驻地一样,已经被冲击波震碎。到达现场,封锁线外200米远的爆炸中心,仍有爆炸后的余烟未散,而许多民众都焦急地等在封锁线外,盼着救援人员能发现亲人的踪迹。
在封锁线到爆炸中心这200多米内的道路上,除了政府和军方的警车、装甲车、救护车以及事故救援的抢险车外,全都是焦黑一片、被烧到只剩骨架的小汽车。不敢想象,车里面的人是否还能生还。忍住悲痛和惊慌,立刻投入采访报道中,在接连做了中英文直播后,终于回到了驻地,到了自己的卧室才发现,卧室的玻璃外墙全数被震碎。
所幸在这里驻外的前辈们曾告诉我,一定要时刻挂上窗帘,防止爆炸冲击波导致外墙玻璃破碎后飞溅,伤到自己。当我将窗帘翻开冲外的一面才惊恐地发现,许多锋利的玻璃碎渣已经嵌在了窗帘上。不敢想象,如果当时自己在卧室里,又没有挂着窗帘,后果将会是怎样。
这是幸运的我,回溯一些不幸中的万幸。然而很多我的同行们,就没有那么幸运了。2018年4月30日,同样是一个清晨,在阿富汗首都喀布尔发生了一起不算太大的爆炸事件,袭击对象从表面上看,似乎是阿政府一部门的办公地。可就是这声爆炸,将许多记者从驻地吸引了过去,这其中就包括法新社首席摄影记者,阿富汗人沙阿·马雷。
在事发后的40分钟,一名武装分子冒充记者,混入封锁线外正在工作的记者人群中引爆了自己身上的炸弹,最终导致9名记者遇难,7名记者受伤。现在想来,这是一起典型的针对记者的诱饵式袭击。
事后看来,在阿政府部门办公地外的爆炸只是他们引诱记者陷入危地的幌子,真正的目标就是这第二次爆炸。事实上,极端组织在随后的声明中也不避讳地承认了这一点。这是多么令人发指的事件,这样明目张胆地袭击记者,制造恐怖,就是为了形成寒蝉效应,让记者不再报道极端组织的阴暗面。
但更多的同行勇敢地站了出来,他们不惧极端组织的再次威胁,在喀布尔、在阿富汗、在世界各地集会,勇敢地向针对记者的恐怖行为说“不”。当我回想起这些,心中的确有所后怕,想一想如果自己或者自己的阿富汗同事身在现场,那将是怎样不可承受的悲痛?
今天说起这些,并不是要告诉大家战地记者有多勇敢,因为我们也是人,也会有恐惧心理。但这是我们的工作,是必须承受的艰苦和压力,工作的职责和使命要求我们不能退缩。
战地记者用笔触和镜头告诉大众战地的残酷现实,告诉大众战乱和动荡对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巨大伤害,哪怕让大家产生那么一点感触和动容,再加上那么一点反思,反思我们作为人类应该如何携手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摒弃极端主义、恐怖主义思想,那么记者的工作也是没有白做,也是值得的。
(作者是新华社喀布尔分社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