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孙 江 王 洋
内容提要新闻传播教育在媒介生态变革、行业急剧变化的影响下,需要对人才培养中的各要素进行调整。人才培养目标作为新闻传播教育改革的起点,需要体现对于价值操守的坚守并回应全媒体背景下社会对于传媒人才能力需求的变化。本文通过对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人才培养目标设定和实现路径的分析,探索“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法,为特色传媒人才培养模式与体系构建提供思路。
孙 江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
新闻传播行业一直与经济文化发展及社会结构的变化密切联系,关系到社会发展稳定大局,关系到国家文化安全、信息安全的构建。在新时代,坚守舆论阵地,维护社会秩序更需要视野开阔、信仰坚定、素养深厚、深刻理解传媒行业运行规律的高水平传媒人才。面对多重冲击的新闻传播教育,如何立足社会发展需要,培养出能够适应行业发展与技术环境变化的创新人才,培养出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崇高价值追求与敏锐判断能力的专业人才,成为塑造良好媒介生态的重要因素。
国内外的新闻传播教育从未像现在一样同时面临如此紧迫的人才培养危机,从范式到实践,多个维度的变化令人措手不及。首先,互联网技术重塑了信息生产传播流程,改变了人们的媒介接触方式,全面颠覆了传统的媒介生态,新闻传播教育需要在更广阔的时代背景下准确判断,重新定位;第二,行业发展与新闻人才培养的关系越发模糊。之前较长时间内,行业对新闻传播人才的能力预期是明确、稳定的,但随着整个新闻传播业态的改变,一方面行业本身的探索也还在寻找方向,另一方面新闻传播教育存在路径依赖,按照传统媒体分类搭建起的专业体系一时间无法快速对行业变化进行反应,导致人才培养与业界和社会需求差距扩大[1];第三,目前学生主体是90后以及00后,作为互联网时代乃至新媒体时代的原住民,在知识获取方式上与知识结构上具有很强的偏向性。
这些变化都指向了更为丰富而复杂能力需求,新闻传播逐渐向大传播的方向发展,正如有学者指出,在融媒时代,以传播学的“经验性理论”改造新闻学的“规范性理论”[2],实现为行业培养专业新闻人向为社会培养公共传播者的转向[3],是弥合人才供需矛盾的重要路径。然而面对如此剧烈快速的变化,究竟怎样才能培养好新闻传播人才?我们认为有两点需要明确:虽然信息传播的方法在变,但是高校培养新闻传播人才的核心价值取向没有变;虽然对于新闻传播人才的能力要求更多,但这些新能力的发挥也一定要靠扎实的基础才能起作用。
人才培养目标是教育改革的起点,解决的是“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结合社会发展需求与自身特色,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确定了包含“三个维度、四个基本点、两个层次”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视野开阔,基础扎实,知识宽厚,技能娴熟,法制特色鲜明,具有高尚的职业精神和强烈创新意识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全媒体人才。
“应用型”是传媒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强调专业知识的掌握及专业能力的建设,除了传统的“采、写、编、评、摄”等方面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外,注重全媒体应用、数据素养、媒介经营管理等能力的培养。
“复合型”是传媒人才特色化发展的必由之路。社会的多元化发展和社会分工的进一步细化,使媒体对于学生新闻传播之外领域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与应用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专家型应是复合型人才培养应有的题中之意。
“创新型”是传媒人才持续成长的关键。强调视野和自我成长能力的培养,需要学生能够适应传媒环境的快速变化,具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服务社会的强烈意愿。
目前,新闻传播教育在我国600多所院校都有开办,但同质化发展较为严重。虽然各院校参照教指委的要求进行培养方案的规范设置,但人才培养质量仍然受到师资配置、办学环境等资源条件的制约。当务之急,找准定位,发挥特色才是新闻传播学院的发展之道。
1.传承红色基因,具有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良好基础。西北政法大学的前身是1937年在延安创办的陕北公学,后历经延安大学、西北人民革命大学、西北政法干部学校、西北政法学院、西北政法大学等时期。学校的新闻传播教育始于1958年,在著名新闻教育家何微先生的坚持下,为西北地区最早的新闻学专业培养出第一批本科生。1964年因国家高等教育调整而停办。1999年,在何微先生的大力支持下,法制新闻学专业复办,新闻传播教育得到快速的恢复与发展。[4]学院传承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优良传统,坚守党性原则和新闻有学思想,通过校史教育、专业课程、社会实践等方式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融入到人才培养中。
2.彰显“法新结合”特色,培养具有扎实人文素养与法学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在培养新闻传播人才的同时,强调人才的特色发展,借助本校法学教育优质资源,注重对于学生法学素养的培育。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1999年复办的法制新闻学专业,已获批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学院所倡导的“法新结合”不是两门学科知识的简单相加,而是在素养与思维方式上的深度融合。在本质追求上,培养对公众负责、对社会负责、对历史负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能力要求上,培养逻辑思维与批判思维。
3.立足西部,服务区域社会发展,培养紧缺型新闻传播人才。立足西部不意味着固步自封,而是在扎实掌握新闻传播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具有坚定信仰、熟悉西部地区、掌握全媒体传播技巧、具有国际视野的特色人才。
4.注重国际化交流,开拓视野、提升能力。西安是“一带一路”的起点,学院依托地缘优势,注重学生国际化视野和传播能力的培养。学院已同多所国(境)外大学建立合作关系,年均访学交流的师生人数超过30人次。邀请来自威斯敏斯特大学、康奈尔大学、天普大学等知名海外高校的外籍教授以短期集中授课和讲座等形式开设研究方法、国际期刊论文发表等主题课程。积极开展“一带一路”相关海外合作科研项目、调研项目与实习项目等。2017年,学院同德国DCKD德中艺术设计交流协会签定合作协议,并参与到其主办的“新丝路上的蓝色集装箱”大型跨国文化交流项目中,先后5批师生赴德国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为期三个月的实习交流,学生在海外实习的过程中参与组织活动,承担报道、宣传任务,开阔了视野,提升了语言能力、交往能力和专业技能。
在培养能够满足行业需求的优秀人才基础上,学院还确定了卓越传媒人才培养计划。2016年,学院建成校级卓越传媒人才教育培训基地,对标教育部“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计划”,结合自身优势资源与发展定位,通过入学后的二次招生实现小班教学,在原有培养方案上增加多种培养措施,以高标准的培养规格和特色化的能力建设为目标,培养符合时代需求,能够引领行业走向的骨干力量。
2017年,学院6个专业同时修订了培养方案,在打通各专业核心课程的基础上,对主干课程、专业选修课程进行调整:第一,以文理融合思维,升级、新开多门主干课程,包括数字媒体技术、融合新闻学、新媒体编辑、网页设计与制作等;第二,新增新媒体数据分析与应用、数字多媒体作品创作、视觉传播、网络舆情检测与研判、新媒体产品设计与项目管理、版权与版权贸易等选修课,给学生更大的选择空间,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第三,在两门法律必修课的基础上,开设中国宪法学概论、侵权法理论与实务、刑法学概论、著作权法、网络法等5门法律选修课,以及新媒体传播道德与伦理等体现法新结合特色的课程。
▲ 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政法播报》节目录制现场。
创新理论教学方式,鼓励教师在课堂上将最新的研究成果传授给学生,开设“名校名师大讲堂”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以讲座的形式讲授前沿理论,年均举办讲座30余场。
推进参与式教学、案例式教学、研讨式教学的应用,改革考核方式。例如,新媒体概论课程要求学生以3-5人一组的形式在课程期间建设一个公众号并将此公众号的运营情况作为期末考核的组成部分,学生亲身参与到多元的新媒体产品生产中,提升了理解水平。
开展传媒法案例库建设工作,我们发现,学生在掌握法学与新闻学专业知识的背景下,面对现实的法律新闻报道或者传媒法治问题依然无从下手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获得相关的应用性指导,案例库建设有利于学生学习两种知识技能融合应用的方法和步骤。
开设数据挖掘、3D特效制作、3D影片制作、商业摄影等多期工作坊,对课程内容进行补充,并通过项目式研讨式的开放氛围提升学生对前沿知识的熟悉程度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构建包括社会实践、创新创业、专业见习、学年论文、毕业实习、毕业论文/作品的实践环节。构建产学研三方合作的实践实训体系,借助实践导师库建设、共建实验室、教育部协同育人项目建设等途径实现与企业及用人单位的深度合作,使之参与到人才培养较早的环节中。学院在毕业实习中实行统一实习与自主实习相结合的方式。在统一实习安排中注重服务区域建设,打造优势项目,目前已在新华社、人民日报社、陕西日报社等40余家单位建立实习基地。
以赛代练,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开展以专业实践活动为主要内容的各种专业技能比赛并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国内外专业竞赛。学院已经连续举办了多届主持人大赛、摄影大赛、版面装帧设计大赛、新闻采访大赛、专业小论文比赛、戏剧影视文化节等,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中,主持人大赛已经成长为西安高校中颇具影响力的比赛活动,自2001年至今已经成功举办17届,参赛选手累计2000多名,覆盖陕西多所高校。创办如“闻新周报”“新闻之家”“新语”“政法播报”“西法大radio”等多个媒体平台,由学生自主运营,开展真实的媒体实践。目前,学生媒体已覆盖报纸、杂志、音频、视频与新媒体等多种媒体类型,全年各学生媒体的新媒体账号总推文数逾千条,基本形成了以学生为核心、专业教师辅助指导的课外实践活动模式。同时,学院开设有两个主题不同的读书会,供学生选择参与。
紧密联系社会实际,通过社会实践项目加强学生对党的新闻宣传工作和社会现实的理解,培养学生的使命感、责任感、职业精神与职业道德,学院学生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利用暑期时间开展多项实践活动,包括赴河北省兴隆县半壁山镇以专业知识服务当地政府党建水平提升、当地宣传方案策划执行,制作《百年何微》等多部具有史料意义的专题片等。
媒体创业教育已经以项目、平台或课程的方式在哥伦比亚大学、纽约大学、密苏里大学等知名院校开展。[5]创新创业教育鼓励学生敢于应用、善于应用所学知识技能。在传统的参观学习、项目演练、社会调查之外,学院也尝试以合办节目、打造实体等方式使学生获得在真实的市场化境与行业标准下考量自身实践能力的机会。
目前,已有两家学生媒体开展同媒体部门的真实合作。“西法大radio”与四川广播电视台合作开办法律服务类节目“970说法”,学生参与节目多个关键环节制作。“青春直播间”与西安广播电视台新闻广播FM95.0合作开办广播节目《青春直播间》,节目核心团队包括主播、导播、编辑等全部由学生组成,承担广播节目内容选题录制、媒体矩阵运营、新媒体内容策划制作、商业推广等全流程工作。此外,“西法大·文创沙龙”作为学院孵化的第一个学生创业实体项目已运营两年,现已成为学校里重要的文化空间并承接宣传策划、影视拍摄等多种业务。
第一,创新方法,通过柔性引进、兼职教授、校企互聘、访问学者等多元化途径引进人才。2015年以来,学院在引进多名优秀青年博士的基础上,引进学术带头人1名,通过陕西省“百人计划”柔性引进浙江大学吴飞教授;第二,注重交流,引进实务人才。2015年以来,引进了最高人民法院《中国审判》杂志社、安徽日报报业集团、《人民日报·海外版》等单位多位资深优秀人才;第三,按需培养,改善人才结构。一方面鼓励青年教师进行学历教育、技能培训与访问交流,加快人才梯队与学术团队建设。另一方面,让专业技术人员等掌握最新媒介技术的人才担任本科生导师、创新创业导师、实践导师,参与到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来。
学院组织召开的“立格联盟新闻传播学院院长论坛”“中国传媒法治建设高峰论坛”与“何微法治新闻奖新闻传播学科研究生论坛”已形成品牌,每届论坛会设置新闻教育相关分论坛讨论新闻传播教育发展问题和路径,促进了名家名师、业界精英与教师的交流,带来了新的视角。学院积极推进“立格联盟”新闻传播学院学分互认、案例库共享、精品课建设等方面的具体合作措施落地。
学院现代传播实验中心是陕西省唯一一家同时获批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与“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的传媒类实验室。近3年来,学院在实验室建设上注重融媒体思维与信息化建设,先后建设有全媒体实验室、虚实结合全景演播厅、大数据与舆情监测中心等部门,并对原有实验设备与平台进行整合,为全媒体实验项目的开展提供了良好基础。同时,注重实验室的文化建设,具有技术专长的实验技术人员指导学生开展课外实践活动与创新创业项目,使实验室成为学生开展各类专业实践活动的枢纽。
新闻传播人才教育改革任重道远,需要新闻从业者、新闻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之间认知框架的重构。[6]人才培养目标的特色彰显需要坚实的基础、规范的制度及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作为支撑,也需要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完善修正。在目前的发展中,西部地区固有的资金、人才劣势以及自身建设不足的问题依然存在,未来西法大新闻传播学院将在特色教材、精品课程、国际化程度等方面继续提升,奋然前行。 (作者孙江是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王洋是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师。本文为陕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卓越传媒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实践”(17BZ039)阶段性研究成果)
【注释】
[1] 张涛甫.传播新业态倒逼新闻传播教育转型[J].青年记者,2017,(21):4-5
[2] 吴敏苏,郑锦强.“众媒”“融媒”环境下新闻传播本科教育改革初探[J].传媒教育研究,2018,(1):39-44
[3]白净.除了记者,新闻传播教育还能培养什么人[J].青年记者,2016,(22):64-65
[4] 吕强,张怡,苏丹.何微与西北政法大学的新闻教育[J].新闻界,2016,(20):10-16
[5] 陈昌凤,王宇琦.创新与坚守:美国经验与新环境下国内新闻教育路径探索[J].国际新闻界,2015,(07):26-35
[6] Barbie Zelizer,史安斌.把握新闻业的未来:兼论新闻学研究与新闻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应对[J].全球传媒学刊,2015,2(1):2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