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记者 李卉嫔
5月23日-24日,以色列资深外交官海姆·科伦(Haim Koren)访问成都。
作为外交官,他曾经担任以色列驻埃及大使、驻南苏丹大使,也曾出任以外交部政治司司长和外交部副发言人。作为中东专家,已退休的他至今仍然在发挥余热,先后在芝加哥大学、以色列海法大学、以色列IDC学院任教。
他此次的成都之行,也是一次学术之行。他要为四川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 、西华大学和成都大学的同学们带去以色列历史文化专场讲座。
5月24日,海姆·科伦先生在以色列驻成都总领事馆接受了本刊记者的专访,向记者描述了“一带一路”大背景下,以色列和中国的美好前景。
“‘一带一路’沿线城市和国家是一条很有意思的旅行线路,我很想来一趟‘一带一路’之旅,从西安出发,穿戈壁,经喀什,再到哈萨克斯坦。”科伦笑着对记者讲道。已经头发花白的他依然眼神睿智、精神矍铄、充满激情。
“对以色列来说,中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国家和伙伴,尤其在创新、经济合作等领域。”科伦说道。从国土面积和人口上来说,以色列和中国不能相提并论,一个是只有800多万人口的“弹丸小国”,一个则是有着13亿人口的超级大国。“但是,我们两个民族却有很多相似之处,我们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文明,重视文化的传承,重视家庭,重视教育。”
回溯历史,中以在丝绸之路上的合作可以追溯到千年之前。据记载,早在公元2世纪犹太商人就来到了中国,他们在中国和其他国家来回往返,以丝绸之路为舞台,穿梭于各文明之间,其中有不少人在丝绸之路沿途长期定居下来。学术界普遍认为,大批犹太商人于唐代沿丝绸之路来到中国,在此经商定居。近代的考古发现也进一步证实了此观点。
1992年,以色列和中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去年,中以建交25年之际,以色列和中国宣布建立 “创新全面伙伴关系” ,两国关系和合作再上新台阶。在科伦看来,以色列和中国在创新、科技、经济等领域未来合作潜力无限,尤其是在 “一带一路”倡议的大背景下。
“‘一带一路’前景无限,对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以色列一直都积极响应。”科伦对记者说道。2015年,以色列成为亚投行创始成员国之一,中以开启自贸区谈判,这都被视为是以色列积极响应的标志。
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以色列在亚洲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和全球第三大贸易伙伴。更重要的是,随着近年来两国在创新领域合作不断深入,双边贸易结构呈现持续优化态势。过去,两国贸易多以食品、钻石、化工为主,近几年则不断向高科技、新能源、生物技术、现代医药等方向转变。
“近几年,以色列吸引了不少中国的风投公司,其中许多都集中在高科技、生物医药等领域。”5月,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带领35名公司高管前往以色列,一同深入了解了以色列蓬勃发展的商业环境。阿里巴巴已经投资了五家以色列公司,并计划进行更多投资。科伦说:“对中国企业来讲,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以色列的优势在于,国内形势稳定,地域优势突出,科技技术领先,创业范围浓厚。”
以色列大厨科比(Kobi)在宽窄巷子教授成都市民烹饪以色列菜肴。 (以色列驻成都总领事馆 供图)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曾将中以关系比作“天作之合”,技术与市场的互补性使两国在科技创新领域有着巨大的合作共赢空间。
科伦还告诉记者,他一直认为,“一带一路”不仅仅是一个物质实体层面的经济计划,也是涉及语言、历史、哲学等领域的“文化计划”。因此,在两国的交往中,文化交流也应该占到极重的一席。近年来,中国同以色列的文化交流持续升温,在展会、音乐、舞蹈、 美食等方面都互动频繁。
2018年4月26日,中国著名舞蹈家杨丽萍携现代舞剧《十面埋伏》亮相以色列,让以色列观众更加了解中国古典历史文化。中以编舞项目相继在重庆、成都落地,由以色列编舞专家授课的现代舞大师班也连续开班授课;多名以色列创新学者、未来学家前往西南地区开展讲座,分享以色列的创新思维;以色列系列纪录片的展映,则带领中国观众从家庭、宗教、社会、经济等多方面深入了解以色列。
美食文化交流也很精彩,以色列大厨科比(Kobi)在成都宽窄巷子教四川人做以色列菜。看来,川菜又将融合进一点国际味儿。
为年轻的学生介绍中东历史文化,让更多的学生了解中东,吸引他们到以色列留学,是他此次成都之行的主要目的。“很多年前,以色列高校的中国留学生并不多。但现在,大学里中国学生的面孔越来越多了。他们非常勤奋,学习刻苦,受到了以色列高校的高度评价。”在采访最后,科伦向中国发出热诚的邀请,“欢迎中国学生来到以色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