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思政网文的“三精”内容表达和“四优” 传播实践

2018-07-10 07:41潘梦琳
教育界·下旬 2018年4期
关键词:三精表达新媒体

潘梦琳

【摘要】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网络思政的阵地从传统的论坛、博客发展至微博、微信,更产生了情景网页、微视频、网络直播、娱乐游戏等多样化的新媒体载体形式。丰富的形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德育活动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变成阳光和雨露,融入学生的网络社交、休闲生活中去,推动思想政治工作取得实际成效。

【关键词】新媒体;思政网文;“三精”内容;“四优”表达

2016年,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伴随互联网产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新形态。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网络思政的阵地从传统的论坛、博客发展至微博、微信,更产生了情景网页、微视频、网络直播、娱乐游戏等多样化的新媒体载体形式。

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新媒体思政网文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指辅导员根据自身的实际工作和学生特点写作成文,另一类是高校各类新媒体平台的编辑团队合作完成的。其是通过电脑、手机等新媒体终端,使用网文写作手段,在网络等虚拟平台发表和传播文章的行为和过程。写作内容尤其要注重主题的吸引力、语言的感染力、故事的感召力,将深刻的道理讲得透彻,讲得生动,讲得有效,以实现思政工作的思想引领、学习指导、生活辅导、心理咨询等教育目的。再者,只有不断创新新媒体写作的教育方式和话语体系,才能同学生对上话,交上心,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服力和亲和力。

另一方面,在新媒体迅猛发展的今天,如何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方法,引导大学生正确选择、接触、甄别、判断新媒体传播的内容并内化,是直接关系到大学生自身健康成长和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迫切需要。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新媒体网文的内容表达特征

(一)精选题材

第一,依“时”选材,凸显时效性。把握住关键的时间节点,在学生最需要的时候,给学生教育和引导,使得文章更具有意义。根据时机选材主要把握三点:一是抓住学生入学、就业、毕业等关键时间节点,选择“新生适应问题”“就业指导”“毕业教育”等题材;二是把握纪念日、节假日等时机,选择“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感恩教育”等题材;三是瞄准国内外、校内外的热点新闻和事件,选择学生密切关注关心的时事热点作为题材。

第二,依“需”选材,凸显针对性。在选择写作题材时,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个体性诉求、差异性需求。要有一定的学生工作经验,通过线上线下深入学生,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思维规律、心理特征、兴趣点和关注点。捕捉学生日常行为的细微变化,及时发现其成长成才过程中问题的苗头,因实际需要而撰写针对性网文。

第三,依“感”选材,凸显真实性。辅导员应该注重在现实生活中积累情景感受、情绪体验、情感经历等相对感性的题材,将这种具体生动、形象鲜活的创作资源,以及学生有兴趣点、有联想性、有情境感的事件作为写作的切入口,引起学生对所述内容真实性、深刻性和亲切感的强烈认同。

(二)精设标题

第一,立意新颖。思政日常工作的同质性容易引起新媒体网文题材的趋同性,使网文写作陷入两个误区:太普通或太出格。既不能通篇平铺直叙,没有新意,又不能只为博眼球而文不对题。因此,新媒体网文需要突破思维定式,在“普遍”中求“特殊”,寻找看问题的新视角、新思维、新境界,这样才能有效地吸引学生,凝聚学生,进而引导学生。别出心裁的题目、构思巧妙的立意显得尤为重要。有的时候,反向表达、夸张用语、设置悬念的标题更容易取得先声夺人、引人入胜的艺术效果,进而激起学生阅读的兴趣。

第二,以小见大。以小见大是新媒体思政网文标题的重要参考原则。众所周知,辅导员是大学校园里的万金油,“有事请找辅导员!”成了校内师生常用的一句万能话。但是辅导员不是想找就能找到的。辅导员需要兼顾学生工作日常管理、学生校园活动参与与指导、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等。何谓“以小见大”?即辅导员可以从学生日常生活中的故事或物象中节选引题,采用以小见大、见微知著的方式,在思政网文中向学生澄清价值或传达道理。

第三,网言网语。新媒体思政网文标题要善于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立德树人目标和价值观引领方向与网络热点相结合,将学生群体先“引进来、读下去”。其次,针对读者阅读上的视觉差異,可以在标题设置上合理运用不同词汇配搭来引起读者的关注,常见的包括中英文组合、汉字数字组合、汉字和符号组合、汉字和网络词汇等。

(三)精琢语言

第一,开门见山,一语中的。新媒体思政网文,虽不受字数限制,但一方面由于写作的时间有限,另一方面鉴于网络读物适宜快速阅读的特点,每篇网文的字数不宜过长,一般以800-1000字为宜,最长不超过1500字。因此,在布局谋篇时要开门见山,一语中的,将文章最重要的内容放在篇首说,一开始就抓牢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有兴趣继续阅读。

第二,行文朴实,以情感人。思想政治教育产生良好效果的一个核心特征是辅导员能够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思政网文不是议论文、调研报告和教科书,而是辅导员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载体。故事式的风格是主流,在讲故事的时候,可以动情,可以说理,可以幽默。因此,思政网文的行文要有“可亲可近、可观可感”的朴实,少用说教,多用对话,少用术语,多用常理,少用长句,多用短句。

第三,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巧妙地运用名人轶事、诗词歌赋等素材有利于为思政网文增色添彩,不仅可以展现辅导员的语言功底、个人才情,增加阅读量,还可以使文章更具有哲理性和说服力。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新媒体网文的传播实践特征

(一)优选故事

思政网文要主动关注大学青年的成长故事,展现特色鲜明、不同类型的青年学子故事。高校发展历程中所形成的大学精神是大学文化价值的核心,高校要善于利用新媒体渠道传播校训精神,讲好校训故事,通过温故历史、解读经典等引发师生校友的集体追忆,凝聚文化认同。

家国情怀的锻造是当代大学生成长的必修课。摒弃传统说教,思政网文通过身边鲜活的故事培养当代青年的家国情怀精神。通过开展寻访、座谈、沙龙等丰富的线下活动,更能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采编更多的励志故事与感人事迹素材。

(二)创优形式

思政网文要尊重网络传播规律,熟练使用基于网络与新媒体生态产生的网言网语,在标题中凸显,在文章中融入,通过生动、活泼、有趣的形式获得关注者的好评。在文章的体裁上可以是思政教育、时政博文、文学作品、精要评论等,在内容的呈现中更多地融入声音、短视频、微动画、H5等元素,达到多元化、饱满化的阅读效果。

此外,丰富的校园网络文化活动也是思政网文拓展网络形式的重要抓手之一。一方面,大学生赛事活动中,愈发注重新媒体作品的展示和评比;另一方面,交流会、文化节等使得高校间新媒体工作交流也愈发频繁。

(三)优重热点

十九大召开之后,各高校热议十九大的热文在网络上大规模转播。热点聚焦十九大、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等内容,以新媒体网文的形式解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研究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阐释师生关心关注的思想理论热点难点问题,厘清错误思潮和观点,普及网络法律法规,倡导网络文明,提升网络素养。

新鲜有趣的校园热点也是思政网文日常关注的重点内容。高校要积极促成校园热点第一手挖掘素材到校外媒体跟踪采访扩大传播的组合宣传模式。

对网络热点的迅速反应亦是思政网文牢牢吸引95后大学生的重要“杀手锏”之一,比如“A4腰”“友谊的小船”“高校版《成都》”等热词。思政网文只有始终走在网络热点潮流的最前沿,才能将网络热点与学校特色相关联,形成趣味传播。

(四)优言青声

新媒体平台注重双向互动。不同载体的网络平台运营都能收到粉丝的反馈。学生群体喜欢通过点赞、留言、转发的形式发表自己的评论和感悟。高校要鼓励青年学生在新媒体平台上抒发心声,通过网络上的互动,调研青年思想动态,主动与学生沟通,为学生答疑解惑,充分发挥新媒体平台的效能。

作为一名80后共产党员,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党总支书记徐川率先建立了高校網络思政教育第一原创品牌,他所运营的思政教育网络平台“南航徐川”辐射全国数百万师生。网络平台开创至今,每年回答学生咨询超过10万条,基本上48小时之内有求必应,有问必答。同时,根据学生的提问内容,徐川以回答式的方式撰写了很多评论性文章,开设了相关专栏。其中,《我为什么加入中国共产党》等多篇文章在全国引发热议。因此,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依托新媒体,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建设,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建设,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建设,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制度保障,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7-12-08.

猜你喜欢
三精表达新媒体
“3S”助力备高考,“三精”落实出成效
——高中地理二轮复习策略
重新定义水产功能料!凭三精新标准“破圈”,福美康品牌价值增长背后的驱动因素是什么?
“三精”开发 产量双超
提高高中学生的英语书面表达能力之我见
试论小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三精董事长自杀背后:广告费是净利润的66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