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士栋 黄婷婷
【摘 要】在“十一五”期间,国家实施了“东桑西移”工程的战略,将蚕茧生产区从江浙一带转移至西部地区。在总的顶层设计指导下,宜州市借“东桑西移”工程的发展机遇以及其得天独厚的区域地理优势,顺势引进发展桑蚕业,使宜州广大农村地区掀起养殖桑蚕的热潮。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农村贫困人口的脱贫工作摆到了新的高度,广泛的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宜州作为桑蚕业大县,桑蚕业成为当地的特色农业,宜州区政府紧紧依托桑蚕业及其衍生产业开展精准扶贫,成为一个新的亮点。本文对宜州区桑蚕业的精准扶贫政策开展进行研究分析,探索其在脱贫工作中的基本方法和解决长久发展问题的思路。
【关键词】宜州;桑蚕业;精准扶贫;政策
一、引言
党的十九报告提出,要实现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就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同进入全面小康社会。要坚定不移的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政策,重点攻克深度贫困地区的脱贫任务,贫困人口一个都不能落下。
党中央在2018年2月公布了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对三农工作作了重要部署。文件决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政策,始终把“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乡村振兴战略对加强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有着重要意义,对加大农村建设注入新的活力。广西壮族自治区针对新形势下扶贫工作的实际和特点,也先后出台了28个相关配套文件,如《关于创新和加强扶贫开发工作的若干意见》。
二、宜州区桑蚕养殖业发展现状
经过多年的生产经营,宜州桑蚕养殖产业逐渐成熟发展起来,成为宜州农业经济发展的强劲火车头,一大批蚕茧加工企业、丝织品企业、桑蚕食品深加工企业也随之建立起来,形成了完善的桑蚕业生产链,打造了宜州品牌。宜州也持续12年成为了全国第一大桑蚕基地县市。
(一)生产规模逐年扩大
在2003年,宜州全区桑园面积有10.3万亩,鲜茧产量1.4万吨,共创收益1.86亿元。借国家东桑西移的战略契机,宜州区紧紧抓住桑蚕业发展机遇,通过政策扶持等方式大力促进桑蚕业的发展,截至2017年,宜州全区桑园面积达到34.65万亩,鲜茧产量达到5.8万吨,鲜茧产量较2003年翻了4倍多,全区桑蚕收入达到28.6亿元。从2005年至今,宜州桑蚕业发展总量排全国县域第一。
宜州做强茧丝绸工业园,引进一批高质量的深加工企业,蚕茧加工企业有质量的发展。截至2017年,工业园区内共有茧丝绸加工企业达20多家,以桑果、桑枝、蚕沙等桑蚕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企业有15家。此外,宜州通过引资建成了全区规模最大的东盟国际茧丝绸交易中心。
(二)桑蚕生产技术水平显著提高
随着宜州地区桑蚕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宜州桑蚕业的产量有了量的提升,同时,市场需求的变化也要求桑蚕业的生产要求质的提高。为此,宜州区政府大力推进桑蚕业的科技投入,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对桑蚕养殖、桑园建设、茧产品深加工各个阶段分别投入,注重新技术、新品种、和新模式研究和推广应用。建立技术小组深入桑农,指导生产,同时建立桑蚕标准园示范点,辐射带动周边桑农。一系列的生产技术投入,使宜州区桑蚕生产技术在国内属于领先水平。
(三)桑农创收效益显著稳步增长
自2003年宜州區桑蚕生产小有规模开始,蚕农人均收入为370元,随着宜州桑蚕业的发展和茧丝绸需求市场的扩大,茧丝绸成品市场前景相当广阔,使桑茧价格稳定上升。至2017年,宜州区桑农人均收入达6162元,桑蚕收入占宜州地区农民总收入的一半以上。高创收效益使得宜州广大农村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农民收入显著提高,生活水平得到很大的进步。
(四)桑蚕产业链逐步完善,创新经济经营模式
经过多年的发展,宜州区初步形成了“桑—菇—肥”、蚕沙—叶绿素—有机肥”、“茧—丝—绸—服装”、“桑枝—生物制药”等桑蚕茧丝绸循环经济模式,改变以往只能够以蚕茧粗加工和初级丝绸制品生产的单一发展模式。同时,延长桑蚕生产的产业链,对桑蚕资源综合利用集中突破,以此为产业整体发展的关键,推进专业化、规模化和产业化生产。以桑蚕业为支撑,推广桑蚕生产衍生产品(如利用蚕沙种植蘑菇、用桑果酿酒)的发展。在桑蚕加工企业方面,扩大茧制品的高质量化、多样化,延伸桑蚕业成品多样化发展:桑蚕食品加工、高端丝制品制作、生物制药等。
三、宜州区桑蚕养殖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宜州桑蚕业的蓬勃发展虽然给广大农村地区积累了大量财富,使农村地区大量的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提升了生活水平,但宜州桑蚕业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任存在许多不足,主要体现在:
(一)桑蚕生产群体趋老龄化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农村大量劳动人口流向城市,农村地区普遍的出现劳动力老龄化的现象。虽然桑蚕业的经济效益高,但桑蚕生产劳动强度大,生产风险相对其他农业生产高,使得大量年轻劳动力不愿意留在农村从事桑蚕生产,宜州桑蚕生产劳动力逐渐趋向老龄化。
(二)桑蚕生产技术指导不足
基层桑蚕业专业技术人员数量不足和专业性的桑蚕技术指导不够是桑蚕业生产的重要问题。由于大部分桑农都是自主生产经营,生产合作社也只是少数,桑农相互间的生产信息交流少,缺乏统一的技术指导,各个桑农间的生产水平更是参差不齐。同时,桑蚕生产劳动力高龄化,在技能培训上接受能力也有限,使很多实用新技术难以推广,尤其是桑蚕资源的综合利用项目、技术难以实施。
(三)桑蚕养殖的生产基础设施差,专业化水平低
有相对数量的桑农对桑蚕生产基础设施建设认识差,投入不足,加之部分桑农投入桑蚕生产基础设备的资金不充分,大部分养殖户没有建立起专门的养殖房与自动化设施。
(四)企业深加工能力不足企业生产科技含量低
宜州茧加工企业多停留在初级加工方面,茧产品深加工能力欠缺,只有少部分企业能够进行深加工,产品科技含量低,产品附加值不高。茧产品衍生产业生产加工能力不足,产品生产较单一。
四、宜州区结合桑蚕业深入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的出发点及措施
截至2017年,宜州区桑蚕业规模进一步扩大,全区桑蚕养殖户达到11.9万户,蚕农接近50万人,桑蚕养殖户占农村总户数90%以上,具有普遍性的意义。农村贫困人口大部分也从事桑蚕业,桑蚕业成为解决宜州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问题的重要平台。为实现到2020年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宜州区紧紧依托桑蚕业发展状况,以大部分农户从事桑蚕业生产的特点出发,结合区内各地区的实际情况,以桑蚕业作为重要的扶贫手段,广泛的开展桑蚕产业脱贫工作。
(一)以精准识别、精准分类为前提,结合桑蚕业开展精准扶贫工作
目前,在宜州区农村贫困地区或农村贫困人口的贫困原因是深层次、解决难度大、问题多样化的,政府在解决这些地区或这些人口的贫困问题上需要更多的力量去解决。要对农村贫困地区或农村贫困人口进行精准扶贫工作,首先要解决的是精准识别问题。宜州区政府为解决这个问题,出台了《精准识别贫困户贫困村实施方案》,要求桑蚕业精准扶贫工作紧紧按照《精准识别贫困户贫困村实施方案》的要求,扎实开展精准识别摸底调查工作。
宜州区政府在精准识别调查中,对扶贫工作剩下的硬骨头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深入分析和归类,将农村贫困地区、农村贫困人口划分为可进行桑蚕业生产、桑蚕业衍生产业生产和不可进行桑蚕业生产三种类型。在不可进行桑蚕业生产中原因主要是:1、自然条件恶劣,完全不支持桑园种植区域;2、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员,如老人、残疾人。对不可进行桑蚕业生产的贫困人口实施其他的扶贫政策和扶贫方式。对适合桑蚕业发展及衍生产业生产的贫困人口按照劳动能力、生产资料进行再次分类,根据贫困人口的劳动能力和生产资料,划分为适合同时进行桑蚕养殖和食用菌等相关延生产业生产的贫困人口、只能进行桑蚕业生产的贫困人口和只能进行劳动量较低的食用菌等相关衍生产业生产。同时对贫困人口桑蚕养殖业生产和食用菌等衍生产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再次分析和归类,划分为资金缺乏贫困人口、技术缺乏贫困人口、基础设施缺乏贫困人口、脱贫意志缺乏贫困人口等。实现了宜州对全区贫困人口数量、分布及贫困原因特点的全面位准确掌握,为进一步全面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找准“靶向目标”。
(二)宜州区结合桑蚕业深入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的措施
以桑蚕业为依托,针对进行桑蚕业生产和衍生产业生产的贫困户,宜州区政府从贫困户的实际问题出发,实施相对应的扶贫政策和措施。在桑蚕业的精准扶贫策略在具体表现在:
(1)加大扶贫资金投入。以建立的扶贫档案为基础,由政府专门拨款,建立专项桑蚕业扶贫资金,对不同贫困类型桑蚕农养殖户划分对应的扶贫资金补助方式:桑苗补贴,风险补贴,基础设施补贴等;对联合生产合作社给予资金支持,鼓励贫困户组成桑蚕生产合作社,相互帮扶,共同脱贫;对桑蚕加工企业进行资金支持与政策扶植,稳定企业生产,自上而下的实施政策以保证蚕茧价格保持稳定,让贫困户进行桑蚕生产没有顾虑。
(2)增加科教投入,提高贫困户生产技术水平。成立专门的桑蚕生产技术小组和桑蚕综合资源开发技术小组下乡进行技术指导,广泛的推广新技术,尤其是特别困难的农村贫困户,加大力量对其进行技术指导和产业分析,分析贫困户生产优劣势,建议其适合发展的产业。推行蚕桑业及相关产业科技特派员制度,在各乡镇建立技术示范基地,技术特派员常驻基层,及时了解贫困户生产技术问题并进行指导。针对联合生产合作社,抓大户培养,通过养殖大户的示范带动贫困户共同发展。
(3)建立新型生产模式。为解决农村部分贫困人口劳动能力不足的特殊情况问题,以及桑蚕生产和衍生产业生产之间连接不足、信息交流不足的问题,宜州区创建了新型“合作社+贫困户”的生产模式,解决桑蚕养殖户信息沟通不足问题与劳动力老化问题,把贫困户与非贫困户的生产连接起来,使贫困户在生产中可以选择桑蚕业生产还是衍生产业生产。从事桑蚕业衍生产业生产的贫困户能够直接利用桑蚕业生产户不需要的桑蚕综合资源:蚕沙、桑枝等进行生产,直接减少了大量的劳动量,对于劳动能力不足的贫困户相当适宜。
新模式把分散的生产集中起来,统一指导,提高桑蚕生产的规模化、科学化,使贫困户能与技术先进的养殖户进行技术交流、生产交流,提高他们生产效率。形成互助合作的形式。同时,在新模式中建设帮扶小组,生产劳动中相互帮扶,相互提高生产能力。
(4)加强贫困户生产基础设施建设。桑蚕产业及其衍生产业对基础设施的要求较其他产业高。桑蚕业要求有专门的养殖房进行生产活动,桑蚕业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要求劳动量较高,机械化、自动化生产对于桑蚕业生产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在脱离贫困的桑蚕户中,实现机械化生产的占很大的比例,但贫困户缺乏足够资金进行再生产,一些桑蚕生产基础设施缺少,降低了桑蚕生产效率。同样,对与桑蚕业衍生产业的生产对基础设施有同样的要求。为此,宜州区加大贫困户桑蚕生产基础设施的扶持力度,特别是桑叶园水利灌溉设施,桑叶园的优劣直接影响着桑蚕业和桑蚕业衍生产业的发展。
(5)“扶贫先扶志”,提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志气。扶贫先扶志,一些农村地区的贫困人口拥有充足的生产资料,但由于其本身懒惰造成贫困,对于自身贫困问题也不想改变,对政府扶贫产生依赖。对于这累特殊的贫困人口,宜州区加大对其的思想教育和技能培训,扶思想、扶观念、扶信心,引导贫困群众树立起脱贫志气和意识。同时,通过合作社和帮扶小组主动帮助,在生产过程中让其感受到收获的喜悦,改变其观念。
五、宜州区桑蚕业的精准扶贫可持续发展问题
宜州桑蚕业是发展状况现状是蓬勃发展的,以桑蚕业作为扶贫手段,推进农村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脱贫致富是切实可行的,并在今后很长时间内仍然具有实际意义。对于实现宜州区内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区内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的战略目标具有积极的作用。但就长远的发展看,如何实现桑蚕业和精准扶贫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农民脱贫平台、措施长远发展,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要切实解决好脱贫桑蚕户及衍生产业生产户的返贫问题。宜州脱贫工作很重要的特点是依托但不限于桑蚕业开展,但在实际上,桑蚕业对脱贫工作的贡献率占比相当高,而且成效快。但这个这个特点同时也是缺点,由于大量的农民从事桑蚕生产,一旦桑蚕业出现大的波动,则殃及到大量的桑蚕户,特别是贫困户。解决好宜州区脱贫户返贫问题,使扶贫政策长期有效可持续发展,一方面,要依托政策的长期稳定,另一方面要求完善和发展桑蚕业。
对于政策稳定性,要求政府在实现在2020年区内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的战略目标后保持原有政策不变,能够长期有效的支持农村相对贫困人口的桑蚕业生产,同时结合新的发展实际实施新的政策支持,保证桑蚕业扶贫政策的可持续发展,保障脱贫人口不因政策改变返贫。
对于桑蚕业可持续发展问题,为保证现今从事桑蚕养殖户及其衍生产业的生产户的长期稳定性,未来长期时间仍能保持不变,要求桑蚕业要有自身的发展壮大。要求宜州区在今后的发展中,完善桑蚕加工的产业链,特别是如生物制药等高质量深加工,做强宜州品牌。同时,利用广西作为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衔接东南亚重要门户,大力推进宜州桑蚕品牌走向国际化和高端化,促使桑蚕业长远稳定发展,保障宜州桑蚕业精准扶贫政策依托长期有效。
【参考文献】
[1] 张明沛,广西桑蚕业:十年成就的“中国典范”[J],当代广西,2011年04期.
[2] 杨梅艳,广西桑蚕生物资源综合利用途径探讨[J],轻纺工业与技术,2010年04期.
[3] 廖先謀,论新形势下河池市蚕业发展的对策[A],中国蚕学会第七届二次理事会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胡乐山,“东桑西移”给广西蚕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A],“东桑西移”暨广西蚕业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
[5] 肖更生;罗国庆;吴福泉,广西蚕业发展的作用与意义[A],“东桑西移”暨广西蚕业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