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艳春
课堂提问是日常教学活动中的一种重要形式,它既是教师与学生进行双方互动的重要形式,又是教材内容在课堂上良性高效流动的有效驱动力,为了让一线数学教师能够认识到提问策略的教学价值,本文将以苏教版教材为案例,结合具体的课堂实践,阐述提问策略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重要性。
一、聚焦知识重点
每一章节的知识内容都有重点与难点,表现在一堂课上,重点知识会花费更多的时间而简单知识会花费较少的时间,为了让学生们能够认识到学习的重点所在,教师就可以采用提问策略。以五年级上册“多边形的面积”为例,这个章节的其中一个重点内容就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教材给出的是标准公式,比如梯形的公式S=(a+b)×h÷2,也即是(上底+下底)×高÷2,在灵活地应用题求解中,通常都需要学生巧妙地对公式进行变形,比如已知梯形的面积、上底与高,求下底的长度;或者已知梯形的面积、上底与下底,求高的长度。当教师通过提问来让学生们意识到公式间各个变量的相互转换关系时,学生就会认识到其重点在于能够巧妙求解多个变量,而不是背诵公式。
二、聚拢学生思维
以五年级上册“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为例,涉及数据的运算,在熟悉了运算规则后,学生还能够保持高昂的学习情绪,但是随着练习题目的增多与重复,学生渐渐开始出现惰性。这个时候,教师可以采用随机抽调提问法。先在黑板上书写出若干组不同特征的小数加减法计算题,比如两个小数的运算、三个小数的运算、四个小数的运算、五个小数的运算,五位数以内多种小数的运算等,然后按照学号来随机提问学生,被提问的学生要在五秒之内回答,答对的学生可以获得点名下一位同学来回答的权利,答错的学生则要继续回答,直到答对为止。在课堂上可以发现,由于每一名学生都有可能被教师提问,因此每一名学生都保持着高度警惕,害怕回答错误,在这种紧张的氛围与情绪下,学生的思维自然能够被很好地聚拢。
三、启迪自主思考
在教学中我们一直倡导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大胆嘗试,而半开放式的提问策略就会有助于启迪学生自主思考。以六年级下册的“扇形统计图”为例,随着学生对扇形统计图学习的深入,教师可以提问学生扇形统计图的好处是什么?这实际上是一个答案不唯一的问题。有的学生说能直观地反映各部分数据与整体数据的比例,有的学生说能直观地反映各个数据之间的差异与占比,有的学生说能直观地反映出部分与总体的关系等。
四、及时学习反馈
以六年级上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为例,教师会事先按照难度等级由低到高准备若干组问题,在课堂中逐一向学生提问,通过判断学生回答时的准确率、反应、速度来分析学生的接受程度及大部分学生存在的问题。当学生在某一个问题上出现较高的错误率时,教师就应当与学生一起来分析错误出现的原因,比如是计算顺序的错误,还是口算能力的薄弱,还是时间要求的挑战等,帮助学生有针对性地去解决问题,并适当增补训练题。总的来讲,通过提问,教师能够及时知道学生的接受程度,而不是让课堂陷入“单边热”的局面(教师自顾自地讲,学生单纯地听),如此一来,教师就可以参考学生的反馈来更好地调整与优化自己的课堂教学活动。
五、活跃课堂氛围
以六年级下册“确定位置”为例,这个章节主要向学生介绍了如何用数学语言来描述地理位置,教师在课堂上可以提出某一个建筑物,让大家来描述。比如,提问学生如何向亲戚介绍自己所就读学校的地理位置,由于不同学生的方位是不同的,因此,每个人介绍的方式都不同,比如学生A指出学校在家里东边1公里。学生B指出学校在家里东南方向500米。在教师提问与学生回答的过程中,大家你一言我一句的,还会相互评论同学们的回答,对于回答正确的同学,教师还会鼓励大家鼓掌表示肯定,这无疑是良好课堂氛围的一种表现。
小学生想象力丰富,思维跳跃性大,持久注意力较差,教师要正视学生的这一特征。高年级的小学生开始了有较为清晰的学习认知与较为浓厚的学习意识,处于可塑性极强的阶段,此时恰恰是教师引导学生,启蒙学生的好时机。提问策略对整堂数学课的效率提升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这也是越来越多教师开始尝试在课堂中引入并实践提问策略的原因。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师范学校第一附属小学朝晖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