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村一小步,改革一大步

2018-07-10 06:06王婧祎张紫璇
华声 2018年6期
关键词:洋楼经济特区邓小平

王婧祎 张紫璇

渔民村位于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面积仅为0.25平方公里,与香港一水之隔。渔村人本是寄寓渔船、飘零水面、生活困苦的“水流柴”(广东话),改革开放后,中央决定在深圳设置经济特区,短短一年多时间,渔民村就从一个贫穷小渔村,成为新中国第一个万元户村。

62岁的渔民村村民邓锦辉一生中搬过四次家。从出生的水草寮棚搬进土墙瓦房,改革开放后全村统一搬进小洋楼,再经历城中村改造、搬进现代化高层住宅,光这搬家的事儿就能足足讲上一天。

渔民村人搬家的故事,对应着改革开放的历次“第一次”:第一个经济特区、第一批村办股份制企业、第一批城中村改造……可以说,小小渔民村,虽是弹丸陬隅,却是时代风标。

村庄迎来邓小平

渔民村老村长邓志标至今记得:1984年1月25日,是邓小平一行来到渔民村的日子。

那天一大早,邓志标被叫到村委会,说有中央首长要来视察,但不知道到底是谁。大约上午10点钟,一辆中巴车缓缓驶入村里,下车的竟然是邓小平!邓志标激动得“鼻子一酸,眼泪就流下来了”。

邓小平参观了村委会、文化室,又提出到村民家看看。到了村支书吴柏森家,吴柏森说,1983年,自己全家平均每人月收入500多元。坐在一旁的邓榕大声对父亲说,“老爷子,比你的工资还高呢!”

邓志标回忆,看完吴柏森家新楼上下层和满屋的家用电器,邓小平问大家还有什么要求,吴柏森回答,“要求不敢了,只是我有点怕。”“怕什么呢?”“怕政策会变。”邓小平哈哈大笑,“党的政策肯定会变,只能向好的方面变,不会向坏的方面变。”

1984年,正是中国改革开放史上的一个分水岭。“姓资还是姓社”的争议,曾让包括渔民村在内、一部分先富起来的深圳人承受着莫大的压力。正在这个当口,邓小平来了。

看过渔民村,鄧小平说了一句话,“从今天的情况来看,证明我们党的改革开放政策是正确的。”几天后他为深圳题词,“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

经济特区的春天

改革开放的第二年,1979年8月26日,经第五次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5次会议决定批准,在深圳设置经济特区。

1979年,积贫已久的渔民村迎来了第一个春天。

这一年,43岁的邓志标被村民推选为村主任。邓志标回忆,原来干什么都不行,村民只能打鱼养鱼,但改革开放后,“只要不违反国家法律,什么都可以干”。

上任后的邓志标带领村民,用集体资金购买了一台推土机,把村里所有的滩荒地都推成鱼塘,攒下第一桶金后又组建船队和车队,就近取材,在深圳河里挖沙,再运给工地。抽1立方的沙子成本两块钱,卖给工地十二三块钱。

村民吴耀辉回忆,正在兴建的深圳特区处处是工地,渔民村的沙子供不应求。“国贸大厦的沙子都是我们运的”,吴耀辉说。

160米的国贸大厦于1982年10月开工、1985年12月建成,工期仅有37个月,号称“三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在当时绝无仅有,国贸大厦也成为深圳的地标性建筑。

财富不断积累,1981年,渔民村成了全国第一个万元户村。邓志标说,他家夫妻二人,1981年“一年分红结算9000多元拿回家”。

1981年秋天,村集体出钱,按照一对夫妻一套房的标准,统一盖起33套二层小洋楼,米色外观,统一装修。

邓锦辉给自己分到的别墅更换了地板,是自己喜欢的大理石,“水绿水绿的”。彩色电视机、音响、录音机,这些彼时内地普通家庭难觅的家用电器,成了渔民村家家户户的标配。

从逃港到回村

1982年搬到二层小洋楼这一次,已是邓锦辉第二次搬家了。

1957年,邓锦辉在深圳河畔呱呱坠地,他的第一个家是一间水草寮棚,竹竿搭成墙壁,茅草铺成屋顶,勉强遮风挡雨。

即便如此,他也比父辈们要幸运许多,他们的住所就是渔船。上岸后的渔民村人始终在温饱线上挣扎。与此同时,一河之隔的香港正经历高速腾飞。食不果腹的人们选择“用脚投票”,当地曾先后四次发生逃港潮。

港商刘起棠本是广东佛山人,是当年逃港潮中的一员。他自述家里成分不好、日子难过,便逃去香港在庙街卖服装。

然而,小平的到来让渔民村名声大噪,吸引了港商前来投资。小平来后的第二年,刘起棠来到渔民村,合资建立服装厂。

“深圳劳动力便宜,租金便宜,市场庞大”,刘起棠说,“广东人用脚投票,我们感觉香港好,就走到香港去;改革开放了,这里容易挣钱了,脚就走回来了。”

“城中村”变成城市住宅

邓锦辉在小洋楼住了10年,到了上世纪90年代初,他第三次搬家了。

随着深圳的快速发展,大量外地人涌入,引爆了租房市场。像渔民村一样的村子纷纷把房子加高、拓宽、打隔断,租给外地人。邓锦辉家甚至在楼前花园上也盖起了楼房,房子从2层加盖到6层,最多的时候有30多套房子同时出租。

2000年,深圳市罗湖区把渔民村旧村改造写进政府工作报告,要把渔民村从一个脏乱差的城中村改造为精品城市住宅小区。工程很快启动了,村集体通过抵押贷款,自筹资金约1亿元,推倒“握手楼”,新建起11栋12层高的住宅楼和1栋20层的综合楼。

2004年8月,共1360套房子通过抽签分到了居民们手中。“每户分到一个单元”,邓锦辉抽到了7号楼3单元,他比划着,从底楼到12楼,“都是我家”。

股份制改革

早在1992年,深圳特区推进农村城市化,渔民村村集体成立股份公司——渔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渔丰实业)。这也是全国第一批村办股份制公司,实现了集体经济向股份制经济的转变,集体收入通过股份公司向村民分红。

村民再次乔迁新居后,渔丰实业成立物业管理子公司(以下简称渔丰物业),将村内大量富余房屋统一管理,统一出租,按月支付村民租金,年底分红。目前每户居民年租金收入六十万元以上,是渔民村的主要经济来源。

渔丰实业总经理黄兴炎介绍,1992年成立渔丰股份公司时,原始股东有98人,都是村里劳动力,如今在世的80多位,大多在60岁以上。

按照最初的股份管理制度,这些股份“生不增,死不减”,不能继承和转让。随着时间推移,问题逐渐显现。

面对这种情况,渔民村在深圳市率先进行股份制改革,增加股东人数,股份可以由下一代继承,也可以内部转让。“我们现在有181个股东,读了大学的新生代更愿意回村,解决了后继乏人的困境。”吴颂球说。

此外,外聘管理者没有股权的局面被打破,黄兴炎就通过股改得到了一部分激励性股权。

猜你喜欢
洋楼经济特区邓小平
印尼经济特区发展及其经济效应评估
——基于合成控制法的分析
经济特区: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探索者
——评《中国经济特区四十年工业化道路: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
On Modern Prose Transl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kops Theory—Take Selected Modern Chinese Essays for Example
远房的大姑妈
渔父·威尼斯水城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论经济特区在我国非均衡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红色读物
邓小平总书记题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