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金泉,江西临川人,毕业于江西师范大学中文系。中国作协会员,从事教职工作,现已退休。
我懵懵懂懂萌生写王安石的念头始于50多年前,那时我正在江西师范学院(今江西师范大学)中文系读书。生活在九百年前北宋的王安石是江西临川人,无论今人、还是古人,对他倡导的新法聚讼纷纭。这让王安石饱受争议,但王安石永远是临川人的骄傲。我是江西临川人,对王安石这位临川先人,自然有种割舍不掉、挥之不去的故乡情结。
当时我暗暗许了个愿—有一天要好好写一写王安石!1986年,南昌教育学院里那位很有侠气、很有能力的女党委书记江鑫,在班子里独排众议,把我调入南昌教育学院当中文教师,这对我写王安石起了大作用。南昌教育學院很小,堂堂中文系才十来位教师。然而,小有小的好处。我除了讲授《文学概论》外,还讲授《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现当代文学》《写作》《公文写作》等课程。备课费时费事,却逼我读了许多书。特别是讲授《中国古代文学史》,我把中国古代文论、诗词、小说、戏曲以及中国古代典籍、历史书,乱七八糟读了个昏天黑地、不亦乐乎。大学评职称要论文,我写起文学评论,又读了不少西方美学理论以及世界名著。几年下来,自觉文史方面的学养较前有大的长进。
说来,叫人感到惊奇的是,南昌教育学院的小小图书馆里,史学方面的书不多,却竟有一套元代丞相脫脫主编的、廿四史中卷帙庞大的共计四十册的《宋史》。我大喜过望,感到这似乎是种天意,立即借了出来。
还愿的时候到了,2008年8月,我开始了以王安石为主人公的长篇纪实历史小说《千古风流—王安石与熙元变革》(以下简称《千》)的创作。
王安石的人品光风霁月,就连他的政敌也很景仰;他所倡导的新法是我国千年王朝时代无人可比的、了不起的经济改革,他竟然在九百年前就懂得用钱撬动生产发展。在这点上,王安石新法与现代金融政策可说是不谋而合。但当王安石及其倡导的新法作为美学载体进入小说世界,与作为史学载体的王安石及新法就不一样了,当然更与家谱不一样了。
王安石新法的成功,是谁也抹煞不了的,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愈来愈被世人所认同。1944年,时任美国罗斯福政府副总统的华莱士来华访问,称王安石的“青苗法”对扭转美国1929年经济大萧条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毋庸置疑,史学家和家谱修撰者对这点将浓墨重彩加以述评。我主观上不想迎合,只想写自己思考了很久的东西。因之,《千》的聚焦点仍落在王安石新法对宫廷官场、社会市井以及人的心理所带来的震荡上。
王安石变法失败了,谁也改变不了这位中国古代改革家的宿命。为何而失败?我们应当做如何的历史反思?对王安石新法来说,皇权是很不可靠的。然而,作为掌握皇权的天子赵顼,是王安石新法有力的支持者,沒有这位天子的支持,王安石新法根本出不来,那就连失败的机会也沒有了。皇权是一种势力合成的气场。天子赵顼想大有作为,却畏天,更奈何不了两宫太后。当新法遇到难过的坎,赵顼就退缩了,王安石新法能不受到重挫吗?特别在赵顼驾崩后,皇权落到太皇太后高氏和司马光手上,王安石新法立即废了。
王朝官场是葬送王安石新法的最大推手。某种程度,王安石新法在很大程度上是毀在贪暴的官吏手上。王朝子民的愚昧、对朝廷的敬畏和对官府衙门的奴从,也使得新法变形走样。王安石新法太超前了,失败成了它的宿命。就这样,本来无错、更无罪的王安石及其新法竟然不仅有错、且有罪起来。可悲乎?可叹乎?荒诞乎?
狄更斯《双城记》有段话:“这是最好的时期,也是最坏的时期;这是智慧的时代,也是愚蠢的时代;这是信任的年代,也是怀疑的年代;这是光明的季节,也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的春天,也是失望的冬天;我们的前途无量,同时又感到希望渺茫;我们一齐奔向天堂,我们全都走向另一个方向……”狄更斯说的是英国十九世纪的现实,却与王安石所处的时代何其相似乃尔!然而,即便如此,谁也阻挡不住一股革旧创新动力,王安石的新法成也罢,败也罢,皆蕴含不可小觑的思想撬动力。
《千》作为长篇历史纪实小说,着力展现北宋改革家王安石以及同时代的司马光、苏轼、欧阳修、吕惠卿、曾布、苏辙、范纯仁、佛印禅师、太监李宪、边将种谔以及天子赵顼、太皇太后曹氏、太后高氏、皇后向氏等众多历史人物的本来品貌,力图全方位展示北宋宫廷官场、社会习俗、边塞风光、以及各种世风世情,楬櫫王安石新法成与败、喜与忧及其引爆的波诡云谲的社会动荡。
作品主要人事不虚,众多次要人事无假,就是过场人和事也能在史料中找到根据;至于其间的河湟之战、女遮谷之役、永乐城之殇,都有据可查。《千》主要人物不只是王安石,还有司马光、苏轼。说来有趣的是,这三人都一心报效朝廷,想为民办好事,是惺惺相惜的好友,但在新法中却成了冰炭不相容的陌路人。王安石与司马光曾是仁宗朝“嘉祐四友”中的挚友,暇日多会于僧坊,谈宴终日。然而,对信奉孔孟不言利的司马光来说,王安石的用钱撬动生产、富国强兵的新法,不啻是洪水猛兽。因之,司马光憎恶新法,与王安石成了死对头,终生未解。
苏轼与王安石、司马光本都相互敬佩,在官场上很是左右逢源,但他却在王安石新法当红时反对新法,惹得王安石不高兴;后又在司马光恢复旧法时大唱反调,弄得司马光大为光火。左右的人都被他得罪了,苏轼的官总是当不上去。此外,王安石性子拗,苏轼,司马光同样拗。王安石拗得刚正,苏轼拗得一派天真,司马光则拗得有点叫人可怖。
三个拗人,就这么在北宋熙宁、元丰年间,因一场经济变革拗在一起,演绎了一场说不清、理还乱的千古绝唱故事。三人都千古风流,却又都饱受争议,个中意蕴耐人揣摩、细品。
《千》要讲好王安石、苏轼、司马光的故事,有个绕不开的话题就是他们各自在学术与文学上的建树和活动。说来饶有趣味的是,他们的学术、文学活动在诸多方面与王安石变革有着千丝万缕的、割舍不掉的联系,且都水乳交融在他们的思想、行为、情感、性格之中。较之王安石和苏轼,司马光在诗文方面略逊一筹,但他在史学方面的建树却又是王安石、苏轼比不上的。
司马光在朝政上那句“治国就是治吏”,可说是石破天惊、振聋发聩,至今仍是治国的金玉良言。当司马光拿这点来反对王安石变革时,不无道理;但可惜的是,司马光在天子赵顼驾崩后回到朝廷任宰相时,竟不顾一切地下令五日内尽废新法—如此懂得治国的司马光却对变法如临大敌,令人深思。
王安石的诗文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地位,如《答司马谏议书》不足三百字,就把司马光这个老夫子给王安石的三封動辄千言的信上强加在王安石身上的四大罪状全推倒了。一条罪状,一句话批驳。理足气盛,却不盛气凌人;劲悍廉利,却言之成理;丝丝入扣,而又针针见血;文字不多,却束千百言转于数行之中,堪称古文之精品,读来令人拍案叫绝。
一首流传千古的七绝《泊船瓜洲》是王安石心情的写照—诗人写作此诗时,已是55岁的老人了。几年来,围绕着新法旧法,朝廷上无休止地争论和攻讦,致使新法的推行十分艰难。因而本来就有些消极思想的王安石,在经历了两次因推行新法而罢相的坎坷遭遇之后,心力交瘁,对从政产生了强烈的厌倦感。“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这两句泄漏了他此时心境并不好。瓜洲离京都开封还远着,王安石已想何时再回钟山来。
苏轼最好的诗文都是在黄州落难时写的。一首《定风波》,写尽落难中的苏轼在烟雨中的神情心态,活现出一个在灾难舛途中依然如此豁达、天真、自得、悠然的大才子的胸襟。在堪称中国词坛第一词、苏轼也最为得意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明写周瑜,暗比自己。在落难中虽然悟出了新法之妙、但还是犯官的苏轼却想在新法上建功立业,有番大作为,岂不是自作多情、自寻烦恼?苏轼是知道自己在自作多情,但在官场永远长不大的大才子却又不可能不自作多情,于是只能在叹息中寄情江月。自作多情害苦了苏轼,却也成就了苏轼,要不然古往今来就没有这么多人喜欢他。至于苏轼的庐山诗《题西林壁》更是他在黄州落难中涅槃后对大千世界、万事万物的彻悟:世人只有跳出三生界,不陷在世事中,才能把“庐山真面目”看个清楚明白。
《千》表现的是一个复杂的审美世界。要讲述这样一个复杂的故事,“红牙拍板杨柳岸”的方式显然承载不了这样的任务,唯有“关西大汉唱江东”,才能把王安石倡导的千古未有的推行新法及其所孕含的深刻的历史社会、文化心理的容量淋漓尽致表现出来。
在叙事品貌上,我力求选择壮阔、苍莽和雄奇。同时,《千》也兼顾了诸多生活细节和微情妙绪的描述,希望像《清明上河图》般全景描绘北宋熙元年间的社会习俗、世风世情。
其次,在《千》的创作中,我尽量把人物表现得鲜活。书中出现的人物上百个,他们的形貌、性情我尽力刻画。诸如衙役、农夫、太监、宫女、贩夫等小人物,我也毫不歧视,未敢怠慢,务求寥寥数语,让他们活起来。
再次,《千》对“真”有着无限的敬畏。作为长篇历史纪实小说的《千》,在“真”字上孜孜以求。创作中,我以元代丞相脫脫主编的《宋史》为基础,以众多别的史料为佐助,大事不虚,小事有据;主要人物有史可依,就是正史不载、野史难觅的王安石晚年在钟山的棋伴俞秀老、游伴杨德逢,苏轼落难黄州时追着来陪他过穷苦日子的书生马梦得、宫中的老宫女以及司马光的老仆人,亦皆不出自杜撰。
在语言上,我尽量呈现传统的中国本土色彩,哪怕它看去很“土”,我不想让《千》变为“穿越”之类的现代版。我希望《千》里的人物,他们的言谈、举止、所思所为皆属那个历史年代。我希望《千》的文学语言能够亦雅亦俗,古色古香。
书终于出版,50多年前懵懵懂懂许的愿终于还了。此愿还得如何,全凭学者、读者裁决。但愿《千》能为饱受争议的临川先人王安石的在天之灵带来些许慰藉!
(《千古风流—王安石与熙元变革》,长篇历史纪实小说,155万字,江西教育出版社出版,“江西故事中国梦”江西文学重点扶持工程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