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卫立 刘 清 刘址忠 王 伟 罗永胜 胡双成
复方苦参注射液 (Compound kushen injection,CKI)是由苦参、白土苓两味中药精制而成。中医认为,苦参具有清热燥湿之功效。苦参含有苦参碱、氧化苦参碱、槐果碱、氧化槐果碱等多种活性抗癌成分[1-2],具有抑制肿瘤细胞生长,止痛,抗炎,增加机体免疫力等作用。Zhang等[3]研究者在实验中发现苦参碱可诱导大鼠C6胶质瘤细胞的自噬作用。自噬作为一种细胞死亡过程,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在抑制肿瘤细胞方面起着很大作用。肝癌作为中国发病率较高的肿瘤,也是中国恶性肿瘤病死的主要原因,近年来肝癌的发病率逐年升高,肝癌已经成为肿瘤领域研究的热点。本研究旨在探讨复方苦参注射液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增殖及自噬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购自中国医学科学院细胞资源平台。复方苦参注射液购于山西振东制药公司,LC3兔抗人单克隆抗体购于sigma公司,SOSTEM1兔抗人单克隆抗体购于CST公司。RNA提取试剂盒购自QIAGEN公司。
将肝癌细胞SMMC-7721以1×104/cm2的密度接种到96孔培养板中,每孔接种100μL,每组5个平行孔。接种24 h后,加入不同浓度的复方苦参注射液继续培养48 h。采用MTT法测定细胞生长状况,每孔加入终浓度为0.5 mg/mL的MTT。继续培养4 h后,弃去上清,每孔加150μL DMSO,30 min后用自动酶标仪于490 nm测定各孔吸光度。
按照Trizol试剂盒的说明书,从处理后不同时间收集的SMMC-7721细胞中提取RNA并检测其浓度。然后,用RNA逆转录成cDNA的试剂盒(Applied Biosystems,4387406)将 2 μg 总 RNA 反应得到cDNA。再将50 ng的cDNA用于qRTPCR。其中引物以300 nm的浓度加入到PCR反应中。PCR反应的所有其他组分来自SYBR Premix Ex TaqTM II试剂盒(TaKaRa,DRR820A)。用 ABI 7500系统(Applied Biosystems,USA)进行 PCR反应,然后进行熔解曲线分析。使用阈值循环(Ct)值通过比较Ct方法评估具有不同处理和暴露时间的样品中RNA表达的相对差异。通过使用3种不同的RNA样品的逆转录反应对实验进行3次重复,结果取平均值。
肝癌细胞SMMC-7721以1×105/cm2的密度接种到6孔培养板中,24 h后,加入不同浓度复方苦参注射液作用不同时间。按照RIPA蛋白裂解液的说明书,于冰上提取肝癌细胞SMMC-7721蛋白,经BCA法进行蛋白定量后上样,SDS-PAGE电泳对蛋白进行分离,PVDF膜,转膜条件为70 V,1 h,5%牛血清白蛋白封闭 1 h,加一抗 GAPDH(1:5 000)、LC3(1:3 000)、SQSTM1(1:10 000)4 ℃ 过夜,加二抗(羊抗兔 IgG 1:10 000)室温孵育 1 h,TBST洗膜,用Biorad凝胶成像系统成像。以目的蛋白与内参蛋白GAPDH吸光度值的比值作为目的蛋白的相对表达量。
运用SPSS 20.0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两两比较采用SNK-q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MTT实验结果显示,复方苦参注射液对肝癌SMMC-7721细胞增殖的抑制呈浓度依赖性。不同浓度的复方苦参注射液作用48 h后,0.5 mg/mL复方苦参注射液作用于SMMC-7721细胞的活力是对照组的92.0%,而1 mg/mL时是85.1%;2 mg/mL是对照组的59.3%,而4 mg/mL时仅为37.9%。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浓度组与对照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图 1。
图1 复方苦参注射液对SMMC-7721细胞活动的影响(*与0 mg/mL 比较,P<0.05)
我们研究了复方苦参注射液对自噬相关基因MAP1LC3B及SQSTM1的转录水平的影响。根据MTT的结果,分别选取了1 mg/mL和2 mg/mL 2个剂量及6 h,12 h 2个时间点来提取RNA进行RTPCR。与正常对照组比,复方苦参注射液处理后的SMMC-7721细胞MAP1LC3B及SQSTM1的转录水平均有增高,且呈剂量和时间依赖。相对来说,MAP1LC3B增加的幅度更高,SQSTM1增加的幅度较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浓度不同时间的数据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见图2和图3。
我们研究了复方苦参注射液对自噬相关蛋白MAPILC3B及SQSTM1表达水平的影响。为了和RT-PCR实验一致,分别选取了1 mg/mL和2 mg/mL 2个剂量及6 h,12 h 2个时间点来提取蛋白进行Western blot。与正常对照组比,复方苦参注射液处理后的SMMC-7721细胞MAP1LC3B蛋白增高,无剂量和时间依赖。而SQSTM1蛋白呈剂量依赖的减少,和时间关系不明显。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浓度的数据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见图4。
图2 复方苦参注射液对MAP1LC3B基因转录的影响(*与 0 h比较,P<0.05)
图3 复方苦参注射液对SQSTM1基因转录的影响(*与 0 h比较,P<0.05)
图4 复方苦参注射液对LC3及SOSTM1蛋白表达的影响
复方苦参注射液是由苦参和白茯苓经过提取分离而成的注射剂,其主要成分为苦参碱、氧化苦参碱、槐定碱、氧化槐定碱等[4]。既往研究显示的研究,苦参碱具有良好的抗人肝癌细胞增殖的作用[5-7]。本研究发现,复方苦参注射液也能显著抑制人肝癌细胞SMMC-7721的增殖,与文献报道相符。但究竟是哪一种成分还是这些成分协同作用起到了抗肿瘤的作用,尚需进一步研究。
正常生理状态时,自噬在细胞中处于一个较低的基线水平,清除细胞内受损或无功能的长寿命蛋白质和细胞器,将其消化为小分子物质供细胞重新利用进而维持细胞的稳态。过度激活的自噬则参与细胞死亡的过程,也就是说当细胞出现自噬后,如果过多的细胞器或蛋白质进入自噬小泡而被降解,细胞的功能就会严重受损出现不可逆的改变,从而导致细胞死亡。LC3是参与自噬发生的关键基因,其表达产物包括LC3-Ⅰ和LC3-Ⅱ,当自噬发生时,LC3-Ⅰ与磷脂酰乙醇胺结合形成LC3-Ⅱ,LC3含量与自噬活性密切相关,是自噬的标志分子[8]。本文结果显示,复方苦参注射液作用于人肝癌细胞SMMC-7721后,自噬相关基因LC3及SQSTM1转录明显增加,蛋白LC3b-Ⅱ表达明显上调,SQSTM1蛋白表达明显下调。SQSTM1的转录和蛋白表达水平是不一致的,但LC3才是金标准,SQSTM1是辅助标准,转录和表达不一致也是可能的。
综上所述,复方苦参注射液可通过抑制人肝癌细胞SMMC-7721增殖并能诱导细胞自噬。但复方苦参注射液抑制人肝癌细胞SMMC-7721增殖和细胞自噬之间有什么样的信号通路在起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1]Zhao Z,Fan H,Higgins T,et al.Fufang Kushen injection inhibits sarcoma growth and tumor induced hyperalgesia via TRPV1 signaling pathways[J].Cancer Lett,2014,355(2):232-241.
[2]Xu W,Lin H,Zhang Y,et al.Compound Kushen Injection suppresses human breast cancer stem-like cells by down-regulating the canonical Wnt/β-catenin pathway[J].JExp Clin Cancer Res,2011,30:103.
[3]Zhang S,Qi J,Sun L,et al.Matrine induces programmed cell death and regulates expression of relevant genes based on PCR array analysis in C6 glioma cells[J].Mol Biol Rep,2009,36(4):791-799.
[4]Wang W,You RL,Qin WJ,et al.Anti-tumor activitiesof activeingredientsin Compound Kushen Injection[J].Acta Pharmacol Sin,2015,36(6):676-679.
[5]Liu Y,Xu Y,Ji W,et al.Anti-tumor activities of matrine and oxymatrine:literaturereview[J].Tumour Biol,2014,35(6):5111-5119.
[6]Yu HB,Zhang HF,Li DY,et al.Matrine inhibits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 expression and invasion of humanhepatocellular carcinomacells[J].JAsian Nat Prod Res,2011,13(3):242-250.
[7]雷娜,樊慧婷,李杰,等.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对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凋亡的影响[J].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14,36(11):1017-1020.
[8]Mizushima N,Yoshimori T,Levine B.Methods in mammalian autophagy research[J].Cell,2010,140(3):313-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