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江柳庆
2017年,对于安防行业来说,是极具特殊意义的一年。在云计算和大数据的支持下,深度学习的研究愈发深入,人工智能取得了跨越式的进步,这一年人工智能开始赋能安防产业,推动着安防领域向着更智能化、更人性化的方向迈进,给予安防企业新生命,从而推动“大安防”的迅速发展。
在第16届CPSE安博会上,上市公司工大高新子公司汉柏科技带来的多款具有人脸识别的门禁产品,就为大家重新定义了门禁产品。
作为社会的主体,人的身份的数字化是智能社会的前提,而人脸识别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技术。本次,汉柏科技展示的一系列基于人脸识别技术的行业应用解决方案,覆盖了通道类、监控类、门禁类、大屏类以及平台类全人脸识别系列产品,给人们的生活习惯、工作方式等方面带来颠覆式的改变。
汉柏科技负责人告诉记者,汉柏科技人脸识别壁挂门禁是一款结合了人脸识别技术的门禁控制设备。结合电锁使用,可以实现“刷脸通行”,作为门禁使用时还可以配合已有的门禁卡系统,实现人脸+门禁卡的多重验证。相较于传统的门禁系统,拥有更加安全、高效、便捷的使用体验。
当前,人脸识别技术是人工智能的典型应用,它以人脸这一生物特征作为认证标准,伪造难度较大、安全性高,其主要功能包括陌生人识别、开集识别、闭集识别、身份确认等。目前汉柏科技的人脸识别准确率在配合状态下可以达到99.99%。
“汉柏科技致力于人脸识别技术难点攻关,并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算法。”汉柏科技负责人介绍“汉柏科技人脸识别技术采用基于大数据下的深度学习的卷积神经网络算法,大幅提升了侧脸、半遮挡、面部涂抹、模糊人脸等各种现实情况下的人脸识别能力,并且随着大数据的深度学习,能够得到可持续优化与提升。”
在现场,记者来到人脸识别终端前,这些终端不用再读取身份证就可以根据此前验证时的数据进行认证。体验过程准确、流畅、快速、便捷。而这些优势的背后是汉柏科技的研发实力在做支撑。
据介绍,汉柏科技有约200人组成的研发团队,通过团队的持续攻关和不懈努力,目前拥有462项专利(含已受理)、50多项软件著作权。
汉柏科技负责人介绍,成立于天津滨海高新区的汉柏科技最初致力于网络、安全、云计算产品的研发和生产,并取得了良好发展;2010年推出智能网络、安全、云计算全系列产品,获得多项国家专利;2011年建立北京、天津两大研发中心;2012年与天津大学成立国内首家企业级应用数学研究中心,由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数学家陈永川担任主任,开启人工智能、人脸识别算法研究;2013年推出云计算融合系统“云立方”;2014年完成覆盖全国的销售和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并在全球多地设立分支机构。
正是基础此,汉柏科技实现了产学研相结合的跨越式发展。从而,也催生了基于大数据下的深度学习的卷积神经网络算法和具备可见光和近红外的双融合人脸识别算法实力,填补了人工智能的国内空白。在此基础上,汉柏还进一步挖掘产学研的潜力,创新性地将人脸识别技术、产品与应用服务有机结合,形成了汉柏人脸应用运营平台,涵盖多种运营模式,为用户提供基于生物识别多重技术融合的定制化的整体化解决方案。
当前,汉柏为不同行业定制了集技术、产品和应用为一体的具备适用性和易用性的整合解决方案。“目前,主要在公共安全领域,人脸识别技术具有丰富的应用场景。”汉柏科技负责人介绍。
在如机场、火车站、汽车站、码头等人群密集的交通领域,服务质量、效率和安全性一直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传统的人工手段既耗时耗力又存在漏洞。汉柏人脸识别解决方案能够通过人脸识别闸机实现人、票、证三合一的自动验证,也能通过人脸识别动态监控预警系统对重点区域进行安全排查,大大提升旅客的出行体验和安全保障。
此外,在令人痛心的校园恶性事故时有发生的今天,汉柏人脸识别解决方案不仅能够动态预警系统和人脸验证,还能为校园提供应用级别的人脸服务,如课堂考勤、考生身份确认和图书订阅等。从而极大程度上降低了校园安全隐患,助力校园安全管理升级。
当然,汉柏人脸识别地产行业解决方案也能为酒店、小区、景区等消除安全隐患,从而进行实时的数据采集和快速的身份核查对比,实现智能的治安巡查,并为刑侦、反恐及时提供可靠的信息,提高管理效率,打造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网,有效保障公共安全。
未来,“刷脸”是数字化身份认证的大势所趋。汉柏科技将从行业应用出发,发挥自身优势,继续深耕人脸识别技术研发,致力于其在更多行业更多场景的应用推广,在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加快人工智能核心技术突破,助力行业发展水平和创新能力提升。汉柏人对此满怀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