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磊, 崔晓刚, 戴德慈, 潘 敏, 徐慧颖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100084)
获奖等级:二等奖
项目名称:清华大学新建医院一期工程
项目地点:北京市
设计单位: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设计团队:王磊、崔晓刚、潘敏、徐慧颖
设计日期:2009年6月~2010年11月
竣工日期:2014年8月
建设单位:清华大学
施工单位:北京市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新建医院一期工程
清华大学医院为三级甲等大型综合性公立医院,病床数1 000床,由台湾长庚纪念医院捐建。设计始于2009年,2014年11月投入运行。
项目集门诊、医技、病房和动力中心为一体,总建筑面积102 898m2,建筑高度58m。主楼地下2层、地上13层。地上部分的主要功能为门诊、急诊、手术室、医技检查、病房和办公等,地下主要为车库、放射治疗室、机房等。地下2层人防包括战时医院、病房和人员隐蔽等。动力中心与主楼通过连廊相接,设有变配电室、柴油发电机房、制冷机房、锅炉房和建筑设备监控室等。
图1 变配电室布置图
本工程电气主要参数见表1。
表1 电气主要参数
本工程电气系统主要特点见表2。
表2 电气系统主要特点
图2 配电系统拓扑图
图3 消防分控制室
本项目为综合性大型三甲医院,包含门诊、医技、病房等不同功能,电气系统需做到安全可靠、经济合理、节能环保、技术先进和运维方便,才能保证医院功能的正常运行。
(1)安全可靠的供电系统:医疗建筑中电源的可靠性和供电持续性是电气设计的重点。
按照不同医疗场所自动恢复供电时间的要求进行供配电设计,对于重点设备采用了双重市政电源供电、柴油发电机作为备用电源、设置集中不间断电源(UPS)、双路电缆供电、末端自动切换等多种技术手段保证其供电的可靠性。
(2)医疗场所配电系统的供电细分:医疗区域按照普通照明和重点照明、普通插座和重要插座分别配电,分设配电箱。各类配电箱的供电电源不同,供电的负载类型不同,提高了供电的可靠性,方便了后期维护,践行了“弹性化医院”的理念。
(3)一般照明与备用照明的统一设计:在医疗空间的照明设计中设计了由发电机供电的备用照明。本项目的照明灯具中光源由不同电源供电,双极开关统一控制。既保证了市政电源故障时备用照明可以达到1/3的正常照度,又提高了备用照明的均匀度。
清华大学医院在设计过程中充分听取并尊重台湾咨询方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吸取台湾长庚医院的有益经验,做到了与大陆现行规范和标准的有机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