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 娜
在中国文化艺术与文明的进程中,从色陶时代起,就构建了以红与黑为对比的象征性色彩体系。中国绘画,以赤为正,其中以朱之用途最广。红色(朱与赤)代表正色,黑(青)代表复色与幽玄。从远古文明就确立了墨色系统的渊源。彩陶时代确立了中国画色彩语言的起点。殷墟甲骨是刻与绘结合的色彩之源。早期的岩画也是刻与绘结合的色彩应用,贺兰山岩画是镌刻的画面形态,广西右江岩画则是用红色绘成(图1)。
从中国绘画起源之初,色彩就是中国画形式构成的核心,从具象到抽象,再到意象,构建了中国画诗意情韵的文化根基。墨色系统就是建立在中国画象征性色彩体系之上的。
图1 广西右江岩画
图2 西汉帛画
图3 汉代彩陶
图4 西汉帛画(局部)
图5 西汉帛画(局部)
中国艺术哲学与美学,是以文化宇宙论为核心的,以人文精神为色彩学系统导向的,这样就从精神本源上构建了中国画色彩构成的美学高度。
中国文化系统中的色彩体系中,色彩的起源、发展与演变,色彩的美学,色彩的应用,色彩构成是中国画形式结构中的坐标系与定位系统。西汉帛画(图2)是中国画色彩构成的完美体现,也是纯正的完美色彩系统。元色与复色,本色与玄色,各种灰色合成的色彩配置系统,意蕴深邃的象征性色彩组合构成精美的色彩交响。
墨以植骨,色以融神——沈宗骞《芥舟学画编》论述墨与色的关系,非常精辟到位。墨与色,实际上是中国画色彩美学的核心,从色彩美学与应用技术方面考据,依然是诗意的美感与情韵的完美表现之基。“植骨”,是凝聚中国文化的风骨于画面;“融神”,则是融汇文心升华与转化的精神风采。西汉帛画,是以色彩构成为核心的,以红色为主调,确定形象与色彩的情调,以色彩定位、定向、定势、定调,以色彩构成画面主体的结构。值得研究的是中国画色彩构成与色彩美学的精神内涵以人文精神统贯色彩体系,融汇“人文之元,肇自太极”的艺术哲学与色彩美学思想。“观天文以察时变,观人文以化成天下”,中国古代哲学经典很早就确立了人文精神,定位了人文精神之源的美学思想。
彩陶是中国视觉艺术起源,彩陶的时代起到了定位中国画色彩构成的核心作用,从中国文化本源给予定向、定势的导向,依据这种美学导向,中国的视觉艺术形成了彩绘系统和彩雕系统(图3)。彩绘系统范畴宽广,涵盖了写真彩绘法、绘画彩绘法、帛画、工笔重彩和画壁(壁画彩绘体系),还衍生出服装彩绘、礼器与乐器彩绘等等。彩绘与彩塑结合的包括彩陶、唐三彩、彩绘画像砖与画像石、彩绘俑、彩绘乐舞俑、兵马俑等。服饰彩绘是色彩艺术的华彩乐章,建筑彩绘与壁画完美结合成为空间艺术的核心。青铜器、青铜乐器、青铜纹饰、浮雕、线刻等彩绘是中国视觉艺术的特色,色彩的起源是形成文脉的定位坐标。在敦煌壁画、西汉壁画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以色定形定位,再用墨复勾定形的技法序列,在西汉帛画中已经出现以色定形、定位、定势的画法,后代延伸成为“没骨”的彩绘法,在西汉帛画中早已出现(图4、图5)。
西汉帛画是迄今为止我们所能见到的最早的关于色彩构成美学原理的经典名作。西汉帛画显示出中国早期绘画的色彩体系,包括元色与复色、冷色与暖色、主色与辅色、原色与间色等。西汉帛画是以色彩构成为主的,以工笔重彩为主,同时兼容意笔赋色,为没骨法之源,工写结合,以重彩为主,创立了工笔重彩染色法,特别值得研究的是色彩配置与色彩并置相融的施色技术,运用色彩是以画面与空间的构成作为赋色的基础。就染色彩绘技法而言,既染主体,也染空间;既染形体,也染空间关系。构建了中国画色彩构成的多层次染色的复合技术序列。西汉帛画应用的彩绘技术,涵盖了中国画所有的色彩应用技术,融工笔重彩与意笔赋色的高端技术,具有高古的情韵与抒情浪漫的气息,值得深入学习与研究。西汉帛画包含了人物画法的工笔与意笔、景物画法、空间镜像的色彩表现、浪漫抒情的色彩、冷暖色调、色彩渐变等古典色彩应用技术,避免单线平涂,采用高端复合技术。
图6 西汉帛画人物局部
图7 娄睿墓壁画(局部)
图8 西汉卜千秋墓壁画
帛画是中国最古老的绘画。帛画是画在丝织品上的,蚕丝的原色直接影响画面的基本色调。西汉帛画的底色是染成的,使用植物透明色染色而成。古典绘画的基调多为染色而成。《尔雅》中记载了染色的艺术:“一染谓之(今之红也),再染谓之赪(浅赤),三染谓之绛也),青谓之葱(浅青),黑谓之黝。”(参见《尔雅校笺》72页)这是古代文献关于中国画色彩构成(染色)的最早记录。一染之 ,二染之赪,三染之 ,都是染画之基底色调,即画面底色。
帛,在中国文化中代表文化层面的色彩时代。“书于竹帛,刻镂金石。”在造纸术发明之前,竹帛(竹简帛书)是中国文化传承之载体,金石则更是镌刻之载体。刻与绘从殷商甲骨时代就成为中国视觉艺术的基本形态。彩绘俑、乐舞彩绘俑发展成中国的服饰(服装)美学系统,而彩绘法则成为古典人物肖像画工笔重彩艺术的精髓。彩绘起初就是人物画范畴,后延伸到工艺美术、彩塑陶艺、服装图案、器具装饰等。壁画时代,是中国画色彩构成的延伸和放大,也是中国美术史色彩艺术的黄金时代。帛画代表贵族绘画的艺术高度,壁画则是色彩构成向空间艺术的延伸。
中国画色彩构成的历史渊源久远。溯其源,可以追溯到彩陶时代。《尔雅》中记载了色彩美学及染色赋色的艺术,记载了染色的技法规范,是研究中国画色彩美学和中国画色彩构成的古籍经典文献。色彩是中国文化之源,是从彩陶仰韶文化时代就已经定位了。
“画者文之极也。”(〔宋〕邓椿《画继》)中国古典艺术哲学与美学将绘画定位为文化的坐标。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则把绘画定位为宇宙人文高度:“夫画者,成教化,助人伦,穷神变,测幽微,与六籍同功,四时并运,发于天然,非由述作。”中国画的色彩美学,承载人文精神,承载美感诗意与高古的情韵,从远古走来,穿越岁月时空,经历代发展演变,向未来走去。中国画源于色彩,从色彩起步,构建了意象、具象、抽象兼容的色彩体系,从仰韶彩陶人面像到人面鱼纹的色彩构成,从竹帛赋色到金石铸色的回声,从壁画的色彩交响到墨色抽象的灵光,从青绿山光水色到金碧华彩的乐章,从敦煌石窟里色彩映月到麦积山烟雨色彩的绝唱,融色融情融灵,纵横有象。中国画的色彩体系在世界美术史中绽放灵光。
“人文之元,肇自太极。”(《文心雕龙•原道》)以文心行天下,以文心化天下,定天下,就是中国画色彩构成艺术精神的轴心,承载文明,以高古情韵的文思、文心与文采化成天下,这就是文化。《文心雕龙•情采》系统论述了情采与性灵、文心与情采的关系。“色资丹漆,质待文业”强调了色彩与“立文”的逻辑关系。“故立文之道,其理有三:一曰形文,五色是也;二曰声文,五音是也;三曰情文,五性是也。”(《文心雕龙•情采》)在情采的定位中,五色依然是形文的核心。这就从文化本质上定义了色彩构成的精神核心作用。“文质附乎性情。”作为文之极的绘画色彩语言是文质依附性情的,情采、情韵与情思都是文心的完美。
“夫铅黛所以饰容,而盼倩生于淑姿,文采所以饰言,而辩丽本与情性。故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此立文之本源也。”(《文心雕龙•情采》)从六朝时代,情采就被定位为艺术哲学与美学的经纬线,并确立色彩(情采)为立文之本。六朝定义的文心与情采是文化时空经纬线,这几乎超越了后现代艺术理论。
关于情采,即色彩构成与文化状态,《文心雕龙•情采》又进一步引发情与文的关系,列举了“为文而造情”和“为情而造文”的两种现象,其结论是“为情者要约而写真,为文者淫丽而烦滥”,并区分“吟咏性情”与“苟驰夸饰”二者本质,指出情采的本质精神要使“文不灭质,博不溺心,心求既形,英华乃赡”。概括讲就是以文心入画,情采立文,才能以色彩构成承载艺术创造的完美表现。
中国画的色彩构成,从美学思想本源方面是情韵象征性的。《文心雕龙》所讲的“情采”是讲文心与情采为立文之本源,也就是唐代张藻所说“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六朝时代定位的文心与情采是艺术创造的精神本源。中国画的色彩构成是传承文化文心与文脉的课题。中国画色彩体系是一个完美的体系。
秦兵马俑刚出世时全是彩绘的,汉画像石也是彩绘的,马王堆西汉墓出土的文物以彩绘而闻名天下。中国画的色彩之源是中国视觉文化的原点,同时也是中国文化之源,早于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中国画是从色彩时代起步的,已经为历史所证明,后来演变为墨色抽象。
如何理解色彩构成在中国文化系统中的定位是非常重要的。有人认为色依线而立,色随线,色依线,这是误解了色彩构成的文化容量。壁画与帛画中的色彩并不是随线附形的,西汉帛画(图6)钟磬导引下的人物组合就是以色铺形定势,以不同色彩倾向的色块定位人物形态与动作神情,再用笔提线定形,类似没骨画法(图7)。
西汉(洛阳)卜千秋墓壁画主体人物形象伏羲女娲也是以色定形的定位,再以色线在形态关键处提线复位,这是纯正的中国画法。色彩在画面中是先行导引的,应是笔随色行而定形复位的。考察洛阳西汉壁画都是这样画的(图8)
如果我们认同先秦西汉绘画是中国画的正宗,如果我们确认色彩构成是中国文化的本源传承,我们就找到了开启中国绘画玄妙之美的钥匙。从色彩配置系统到色彩美学精神,从文心与情采到经典名作的完美表现。我们从色彩承载文心的历程中看到了中国艺术精神的轴心。
中国画的色彩构成蕴含中国文化精神和美学思想,凝聚古今文化智慧。当我们观赏王希孟的青绿山水《千里江山图》时,看到色彩构成在穿越时空,在空间镜像中延伸,形与色、气与势、情与韵在诗意色彩空间中漫游,抒情浪漫,林泉高致……“画者文之极也。”在敦煌壁画中,我们依然能看到色彩构成的艺术容量,在西汉帛画中我们能看到天文与人文的色彩构成序列。色彩构成是中国画形式结构中的坐标系与定位系统。元色与复色、本色与玄色、各种灰色合成的色彩配置系统,意蕴深邃的象征性色彩组合构成传统中国画色彩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