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亮
靳之林先生所著《中国本原文化与本原哲学概论》是其经过数十年对民俗艺术的考察,在《抓髻娃娃与人类群体的原始观念》《生命之树与中国民间民俗艺术》《绵绵瓜瓞与中国本原哲学的诞生》《中国民间美术》等一系列著作的研究基础之上,对“本原文化”思想做出的高度概括和总结。
20世纪50年代初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并留校任教的靳之林先生因为受到古元木刻作品的影响而深深迷恋那来自黄土高原的深厚质朴画风,从而决心奔赴延安。经历重重磨难之后,他于70年代初终成夙愿落户延安。作为学者的靳之林在延安由绘画进入到民俗研究与考古调查之中,他调查研究的不仅仅是民间美术的形态,更为关注支持民间美术的原始文化基因,也就是作为人类文明起源的本原性特质。他从剪纸入手,考察各种民间文化生态,得出“民间美术是人类本原文化的直接介质”,体现了“阴阳相合,化生万物,万物生生不息”的中国本原哲学。靳之林从中找出民间民俗艺术的永恒主题是“永生”,而永生的办法是“阴阳相合化生万物”。他说:“陕北窑洞里的老大娘给我两把金钥匙,一把叫‘生生’,一把叫‘阴阳’。”由此,靳之林开启了他将“本原文化”思想用于民俗艺术研究的理论建构。
下面对靳之林的“本原文化”思想体系的主要内容做一些阐析。
《说文》曰:“木下曰本”,其意义指为“树木通过主干向地下奔放的规律”;《说文》又曰“原,水泉本也”,金文中的原字虽然像是泉水从石头下流出,但其实是会意字,由表示众多泉水的“灥(xún)”和表示山石之崖的厂(hǎn)会意而成,合起来表示众多的泉水从山岩中流出。篆文写做“厡”,由“厂”和“泉”会意。所以,靳之林将其关于人类文化初始的学说名之“本原”,意在指明这一研究内容针对人类文化史所具有的内涵和价值。
本原文化的研究对象起于六七千年前,在人类进化史上处于旧石器时代晚期至新石器时代早期,是人类文化具有一定规模呈现的开始。这里就埋伏着一个必须解答的问题:考古学上对人类历史的发现有近三百万年,区区六七千年何谈人类“本原”?所以,这里的“本原”其实是一个相对能给我们提供比较充分材料的起讫时间。迄今发现的六七千年前至3000年前,乃至商代文字诞生之前的人类遗迹、遗物以及图像和符号告诉我们,这个时期,人类的观念意识已经不是七零八碎,星星点点,而是一个完整的思维体系,从东至西几乎跨越地球上的所有大块陆地。
那么,为什么我们通常所称为的“原始文化”会在六七千年前至3000年前的时间里系统地呈现?在中国,被许多学者认为是并不可信的“传说时代”曾描述了这段时间之前的大洪水时期,几乎让人类濒于灭绝;西汉有书叫《淮南子》,书中这样说:“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爁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在中东两河流域出土古代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也记载了这么一个大洪水时代;古印度、古巴比伦以及在美洲的印第安部落和玛雅文化中,也都有类似关于大洪水的记录;基督教里的诺亚方舟更是现代人们耳熟能详的故事。看来,大洪水是人类共有的历史记忆。或许是大洪水淹没了之前人类创造的所有文明,灾难促使人类智慧的迸发,幸存和再生的人们由此开始对自然和自身产生不同于以前的审视角度,人类的文化史从此出发。
在中国的古史传说中,洪水之后伏羲女娲兄妹通婚重新制造人类。并且,伏羲以超常的智慧面对灾难思考人类的未来和自然的规律,也就是他“仰观天象”“俯观地法”“进取诸身”“远取诸物”,始作八卦,开启了中华文明的“易”时代。古史上把伏羲之易称为“先天易”,以日月对自然的不同作用建构了“阴阳”的阐述逻辑。后又有炎帝以此为基础推演出“连山易”,那时洪水并未退去,大概地球的景象是人类居住高处,极目所见皆山连着山吧。炎帝以山中之物固定了人们的生活依赖,奠定了中医学的基础。再后黄帝推演出“归藏易”,那时洪水已退,肥美土地显露,人们从山上下来,进入耕作时代,因此黄帝才具有“土德之瑞”。再后来便是我们使用至今的周文王姬昌推演的《周易》,成为中国儒道文化的基础。中华文明“易”的历史是随着自然条件的改变,人类智慧随之而变的历史。
所以,所谓中华文明之始的伏羲时代,已经是在创造一个观念体系的时代,随之而来的一切均应该是这个体系下的衍生之物,并非无中生有、随心所欲,而是在一种体系和观念规范下的创造。正是有了这种规律,我们才可以获得研究进入的钥匙。以此,所谓“本原文化”研究首先便是以这种系统性作为建构基础,以考古出土器物及图像符号为研究材料,并以仍存活在人类民俗生活中的文化和艺术作为最直接的验证。
数千年前祖先们留下的东西自然是本原文化研究首先关注的对象。与考古学不同的是,本原文化研究专注的是附着其上的观念内容。与美术学不同的是,本原文化研究并不注重它们形式上的视觉审美规律。
周原卜甲之一
如果依据考古学的发现,1956年在陕西周原遗址的发掘中出土的周原卜甲,被认为是与八卦有关,可能便是文献记载周文王之八卦的实物,证实了两三千年前的商周时代确有八卦。1987年在安徽含山县凌家滩出土了被认为是刻有原始八卦图版的玉版,这就将八卦观念的产生又推进到5000年前。但是,根据更早的出土文物分析,靳之林先生认为在六千多年前的母系氏族社会晚期,阴阳八卦的哲学原理就已经诞生。
凌家滩玉版记录了5000年前的人类思想
那些更早的文物,最典型就是20世纪50年代在陕西西安半坡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双鱼人面纹彩陶盆,距今有6000年,它引起了考古学家、历史学家、美术史学家的广泛兴趣,一般认为这个陶盆上的图像描绘了当时半坡人的“渔猎生活”场面,更有人认为是两个半坡人张开两张渔网、水下摸鱼的真实描绘。但是我们很难相信在当时生产力极低的情况下,进行如此复杂的描绘烧制,仅仅为了反映渔猎生活的“纯艺术”活动。以它作为一种夭亡儿童丧葬瓮棺盖子的实际功用来看,现在多数意见则认为它是一种崇拜的符号,蕴含着更重大意义的宗教信仰或原始哲学观念。黄河流域大量的民间艺术和风俗遗存表明,鱼在民俗文化中具有多子的象征,阴阳太极图在民间也被称为“阴阳鱼”,双鱼相对或旋转的图形都具有生命循环的内涵,以此推断双鱼人面纹应该是一个能够让天地相通的原始生命崇拜之神,它指向祈愿灵魂不死、生命永恒、和子孙繁衍的意义。以此,彩陶盆便是一个有信仰崇拜功能的巫术器物,它就是史传伏羲八卦观念的生活之用,是一个典型反映原始社会阴阳哲学观的物件。
陕西半坡出土仰韶文化双鱼人面和双鱼网纹彩陶盆
原始时期的文物和图像是人类早期文明的记载,以哲学的角度来研究它们,是对原始文明最接近的还原。由于时代久远,图像的释义功能已远不如文字在记述人类文明的准确表达,所以,今天看到的大量远古图像在考古学的释义上不能是一种“形而上”的猜测。中华文明自始至今都未曾断裂,与文人士大夫的“精英文化”不同的是,民俗文化的迟滞性发展使它成为原始文化的继承者,从而形成对历史文物内涵的直接观照。
我们常说人类在创造生活的时候也创造了艺术。劳动工具和生活用具的创造虽然是从生产生活实用出发,但它的创造者是具有文化意识的人,在创造过程中必然积淀了民族群体文化的哲学意识与美学意识。后来,本来是一种不分高低的群体意识被分裂为所谓的民间文化和文人士大夫的文化。我想这一切是否是因为文字的诞生呢?因为前者的再创造依然是如原始人群基于生活的必需和口传。而后者则是基于文字的抽象思考和复制传播。从此,人类艺术以两个系统发展,虽有交叉,但依然还是平行关系,并由此形成表面上的两个艺术体系和两类文化艺术遗产,前者是从史前文化开始的仍然从事体力劳作的创造群体的文化艺术遗产,后者是以个体出现的上层文艺精英创造的文化艺术遗产。前者趋同,后者求异。因为趋同所以连续而稳定,民间文化便是以它的“迟滞性”让我们从中找到本原文化的踪迹。
民间艺人用面花做的秧歌步法图(出自《中国本原文化与本原哲学概论》)
所以,靳之林先生才说民俗生活和民俗艺术是考察原始艺术文化的活文物。他也正是在长期深入民间艺术、民间风俗与历史文化传统的实地考察中发现,由于特殊的历史、地理原因,在中国的广大地区,特别是在那些古代曾经出现过光辉灿烂的文化,而后来由于长期交通封闭而发展缓慢的地区,在民间艺术与民间风俗中仍然保存了极其丰富的史前文化以及古代遗存,它们是涉及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历史博物馆。这既是中国具有8000年历史的古老传统,又是长达2000年的小农经济形态所带来的人类文化学的优势。也正是依赖于中国民间文化的这种独特性,靳之林先生才能将民俗艺术与考古文化相结合,总结出了中国本原文化的观念体系。这个体系的基础内涵即是肇始于伏羲始创“八卦”的“阴阳”对立统一和生命循环意识。生命意识与繁衍意识依然是今天民俗艺术的基本文化内涵。靳之林先生总结的核心思想即是“阴阳相合,化生万物,万物生生不息”,再简而言之就是“阴阳观”和“生生观”。
对于民俗文化的考察还要补充的是:与其说中国文化善于包容和吸收,不如说中国文化善于趋利。这大概也是在中国没有形成普及的、大众的、稳定的宗教信仰的原因。我们在民俗艺术的考察中也常常看到因为趋利而产生的“创新”,也正是那些趋利行为给我们从民俗生活中寻找本原文化观念带来难度,需要艰苦的工作来进行甄别。
人类的原始阶段,依现在考古学的考察,有一个共同的文化现象,那就是图腾(TOTEM) 崇拜。所以,图腾崇拜是“本原文化”研究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所谓“图腾”,大家都知道其意为“他的亲族”,这来自于印第安语。图腾对我们的先祖们有两个意义:一是图腾感生,二是图腾护佑。这也是“本原文化”理论中的两个核心的观念。
原始社会时期每个氏族都认为它与其所崇拜的超人功能的动物有着亲族关系,生由图腾动物母体出生,死又回到图腾动物母体中去。图腾感生的观念古史记载颇丰,如殷契母简狄“见玄鸟坠其卵,简狄取吞之,因孕生契”;秦祖先大业是“玄鸟陨卵,女修吞之,生子大业”;周祖后稷也是“后稷母姜嫄天(帝)之迹而生后稷”;还有东夷的部族“天命玄鸟,降而生商”。感生观念见于原始图像,最典型的莫过于非洲撒哈拉史前岩画(一万年以前)的一段绘有羊与妇女组成交感的主题图像,它是以羊为图腾的原始人类图腾感生观念的反映。当然如果说一万年前人们认为自己是图腾的后代或许可以理解,但在汉代像高祖那样说自己是母亲与龙交感而生,则肯定是另有他图了。“图腾感生”是一种“文化”的结果,所谓“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非洲撒哈拉史前岩画原始人的图腾感生观念(出自《中国本原文化与本原哲学概论》)
新疆且末县扎洪鲁克乡二号墓(距今3000年)的墓主人,入殓时脸上用红黑白三色化妆成羊角纹饰,反映了死者返回到羊图腾祖先那里去的心理。(出自《中国本原文化与本原哲学概论》)
与之前我们说的“阴”“阳”相结合,中国的图腾就形成“阴阳观”与“生生观”合一的符号。是天地、阴阳的哲学符号。中国人的这种宇宙观与图腾崇拜的合二为一形成的“哲学图腾”文化,可以说是中国图腾文化特色。
我们在考古中多有发现“猪头龙”“虎头龙”“鸟头龙”“牛头龙”等“二合一”的图腾造像,民俗艺术中常见的“虎头鱼”“鸡头鱼”的图像与此等同,是延续了数千年的宇宙认识和生命意识。民俗生活中,虎是最为广泛的护佑图腾符号,尤其是对于幼小生命的保护,虎与孩子的组合象征的是图腾之神对幼小生命的保护,而绝不是在讲述一个“老虎吃人”的故事,这也给我们提供了否定商周青铜器上“虎食人”纹样释义的充分理由。
现在可以来说一说跟艺术有关的造型问题了。
对于原始社会时期的图像造型,大家通常认为那是人类的低幼阶段,不具备写实的技巧和能力,就跟现在的儿童绘画一样。诚然,在那个时期,人类没有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解剖学、透视学成果,但是我们来比较一下法国拉斯科岩画和在中国境内发现的早期岩画:前者绘于15000至18000年前,这是迄今发现极少的人类最早的图像遗迹,里面的野牛如此之“像”以至于众多学者在很多年的时间里都在怀疑它是后世的伪造,以今天的语汇来说即它的写实程度非常高。而在中国发现的早期岩画均在新旧石器交替时代,创作于7000至10000 年前,呈现的是一种极其简单的符号。这是因为我们的先祖愚笨么?
再回到原点——伏羲。古老的《易传·系辞》中有这样的一段记载:“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这里,包牺氏即伏羲氏。该段记述应该是中国“观物取象”的造形(型)起点。这里的“象”粗看依然是在说对观察之物的再现,但是,注意它描述伏羲画出八卦的过程,并没有那么简单。首先,他不仅限于对外界物象的外表的模拟,而且更着重于表现万物内在的特性,表现宇宙的深奥微妙的道理;
第二,这里“象”的产生,既是一个认识过程,又是一个创造过程。通过“观”直接进入“取”的提炼、概括从而实现创造。
第三,仰观俯察是“观物取象”的方式。观物既不能局限于一个固定的角度,也不能局限于一个孤立的事物。体现的是全面整体原则。
法国拉斯科岩画 距今15000 —18000年
中国连云港将军崖岩画 距今约七千年
中国阴山岩画 旧石器时代晚期
依此,这一段话其实指导了中国艺术的造型取向。以当代欧洲民间剪纸和中国民间剪纸为例,前者是欧洲民间艺术追求“象”的造型,是拉斯科岩画延续下来的“写实”手段,经文艺复兴的科学规范推向极致。后者是中国民间艺术追求“象”的造型,也是中国文人画形成后的“写意”传统,经宋至元趋于鼎盛,两种造型体系的成熟在时间上基本一致。
由此可见,正因为我们理解了中国艺术“观物取象”造型手法的真正内涵,才得以扩散到中国古代所有的艺术表现手法中,包括文学、诗歌、戏剧、歌谣、民俗礼仪等等,从而形成“观物取象,立象尽意”的创作原则和传达原则。
至此,可以将靳之林先生“本原文化”理论的核心概述为:
1.以“阴”和“阳”作为阐释万物形成的朴素哲学观;
2.以“生命循环往复为永恒”的表现主题;
3.以“图腾感生”和“图腾护佑”为内容的崇拜信仰;
4.以“观物取象”为方式的造型(形)手段。
最后,关于“本原文化”研究的“意义”:
因为源于没有文字的时代,图像和符号才不能被看做“艺术”吗?它们却早已犹如血液一般融入了我们的身体,支撑我们的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