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认识改革开放前30年中国共产党的历史

2018-07-09 09:46马孟阳
大经贸 2018年5期

马孟阳

【摘 要】 改革开放前的30年是成就与曲折相交织的时期。如何正确评价和认识这一阶段的历史是一个事关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社会主义道路正确性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能否实现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 前30年 社会主义建设 辩证认识

新中国的历史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从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为第一阶段,这是改革开放前的30年;从改革开放到现在为第二阶段,这是改革开放后的40年。在第一阶段,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也出现过曲折,如何正確评价和认识这一阶段的历史是一个事关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社会主义道路正确性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能否实现的重要问题。

一、正确认识改革开放前30年的成就和曲折

(一)政治上的成就。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在过渡时期,社会主义工业化同时并举,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提前完成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已经形成。在政治领域,人民民主专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已经确立。

(二)经济上的成就。在新民主主义过渡时期,我们党实施了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工业化同时并举的方针。1956年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提前完成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已经形成。随着生产力的不断解放和发展,我国逐步建立了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制度,这是符合我国当时国情的,建立的经济制度又反过来促进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我国的GDP从1952年的680.9亿元增长到1978年的3488.6亿元,年均增长6.5%,这是一个世所罕见的数据。

(三)军事上的成就。现代化的国防是保卫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我国创办了一批军事高等院校,为军队源源不断地输送军事人才。我国一直对于现代化的武器装备的重要意义有着明确的认识,所以即使在国家发展极其困难的情况下也坚持“两弹一星”的研发,这对于维护我国的国家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抗美援朝的胜利奠定了我国在国际上的重要地位,向全世界彰显了新中国保卫自身国家安全的能力,为中国赢得了之后几十年的和平发展环境。

(四)外交上的成就。新中国成立之后,党中央积极推动同世界各国的外交关系发展。我国同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外交关系,同美国、日本等资本主义国家建交,同第三世界国家也保持着友好合作。1955年,周恩来总理在万隆会议中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求同存异”的方针在国际上产生了广泛影响。1971年10月,我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这正是我国外交成就的具体体现。

(五)思想理论上的成就。在这一时期,毛泽东思想不断丰富和发展。作为毛泽东思想重要组成部分的社会主义改造理论和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理论是指导我国进行社会主义初步探索的重要指导思想。邓小平指出:“毛泽东同志在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还有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初期,都是正确的。正确的东西不能丢掉。在这个长时期中,毛泽东同志确实把马列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的实际结合得非常好,创造性地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走十月革命的道路,但采取与十月革命不同的方式。由于充分尊重中国的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我们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并顺利地进入了社会主义的历史阶段。”

(六)前30年中的曲折。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在发展的过程中却忽略了实际情况和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盲目追求平均化和不切实际的高生产效率,大大挫伤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造成资源的大量浪费。思想上的“左”倾错误严重,阶级斗争盲目扩大化,最终成为蔓延全国的文化大革命,十年中社会生产几乎停滞。

二、正确评价改革开放前30年的历史

对于如何看待改革开放前30年历史的问题,邓小平曾作出科学而全面的评价:“我们现在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在总结了成功时期的经验、失败时期的经验和遭受挫折时期的经验后制定的。历史上成功的经验是宝贵财富,错误的经验、失败的经验也是宝贵财富。”

这说明我们首先要充分肯定在这30年中我们党所取得的伟大成就,看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进一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我们要清楚的认识到,没有第一代领导集体在前三十年中的奋斗和积累,我们不可能顺利的进行改革开放。

但同时我们也不回避错误。要用用正确的观点和方法来分析错误产生的历史背景、历史根源和思想理论根源,失败的经验对于社会主义建设具有更深刻的指导意义。既不能因为取得了成就就否定犯过的错误,也不能因为犯过错误而否定取得的成就,应该辩证的看待这一问题。在评价这段历史时也应分清具体事件和历史时期的区别,例如“文化大革命”和“文革十年”是不同的两个概念。“文化大革命”是一个具体的事件,是应该被全面否定的,它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造成的灾难性的影响。但“文革十年”是一个历史时期,在这段时期内我国取得过“两弹一星”研发成功、重返联合国等重要成就,所以不应将两者简单等同起来。

更要明确的是,这些错误都是我们党自己发现、自己纠正的,这说明我们党是一个敢于正视自身错误,不断成长的党。正是由于这种敢于认错、善于自省、及时纠正的品质,我们党才一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

习近平强调“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阐明了在新时期之下新一代领导集体对这一问题的根本立场和鲜明态度。明确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对于实现“四个全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王蕾,李自华.邓小平对改革开放前 30 年历史的科学认识和判断[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4.2.

[2] 董燕萍.正确认识新中国前 30年的建设成就——兼论改革开放前后 30年的关系[J].思想战线.2009.135.

[3] 《邓小平文选》第 3 卷.人民出版社.1993 年.第234-23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