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及管理的方法

2018-07-09 09:46李春玉
大经贸 2018年5期
关键词:农村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

李春玉

【摘 要】 近年来我国经济迅猛发展,人们的消费方式也有所改变,借贷逐渐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中。除了城市企业经常利用贷款周转,在农村乡镇,银行贷款也被更多的采用,农民逐渐开始利用贷款进行农业投资。在这种情况下,农村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也随之迅猛发展,伴随各种利农政策的贯彻落实,许多农民步入小康。本文重点讨论农村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及其管理办法。

【关键词】 农村商业银行 信贷 风险管理

引 言

农业经济在我国经济体中处于重要地位,我国的经济腾飞离不开农业经济的大力发展,然而,农民没有足够的金钱对自己的产业进行大量的投资,因此,国家需要帮助对农业的投资,最直接有效的吸引投资方式就是帮助农民贷款,使他们利用贷款投资自己。由于商业贷款的率先发展,大部分银行对商业贷款的风险管理进行了大量研究分析,趋于成熟,对农村商业贷款的研究尚显不足,需要进一步研究。

1 农村商业银行贷款的现状

农业收入受天气季节等自然不稳定因素影响较大,投入与收入经常不成正比。信贷风险正是指客户拿到贷款后,无法根据合同约定好的时间归还贷款和利息的风险。农村商业银行是由该地区农民农村工商户、企业法人和其他经济组织多方共同持股建立的地方性金融机构。近年来国家大力支持农业发展,下发多种惠农利农政策,在帮助发展农村经济的同时,也吸引了许多经济组织紧跟政策实行,走上共同发展农村经济的大船。各种农村商业银行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各地,且稳定发展。农村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有许多种,以时间分类可分为短期贷款、中期贷款、长期贷款,如果是以担保情况分类,还可以分为担保贷款和信用贷款,还可以用贷款人的不同,分为企业单位贷款和自然人贷款。农村商业银行的前身是农村信用社,资产的增加帮助信用社升级为银行,信用社的规模扩大的同时,负债量也急剧增加。受不稳定的自然因素影响,农业贷款的风险比商业贷款风险高的多。不过,随着银行对信贷风险的管理水平逐渐提高,各种贷款难以收回的数量都在降低,农村商业银行贷款的不良贷款率降低却并不显著。商业银行通过对借贷对象的财产评估、考量,对借贷人款项的用途予以评估,可以有效的控制贷款风险的降低。这一方法却并不适用于农村商业银行对贷款风险的把控。因此农村商业银行急需有效管理信贷风险的评估方法。

2 农村商业银行贷款的风险

2.1 农业的不稳定性

农民的收入来源于农作物的创收,农作物的生长状况是重要因素,但风调雨顺并不是稳定情况,不稳定的自然因素对农作物的生长状况影响巨大且不可控,农民的收入就不稳定。这种现象直接导致农民出现无法偿还农业贷款的情况。可以说,农村商业银行贷给农民的贷款很大程度上靠天决定。除了农作物的生长状况,农业市场的波动也能够直接影响农民的收入。供求关系在农业市场上也显得尤为重要。当供过于求,将出现农作物滞销,农民一年到头的劳动成果无法兑现成货币,这对于农民收入是致命的打击。在农作物滞销的情况下,农作物的收购价格就会大幅度降低,收购价格降低本身就能导致农民收入降低,收购价格的降低还会导致农作物的进一步积压,继续降低农民收入。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就是农民没有还款能力,进而失去信用值,继续贷款的能力降低,在这样的恶性循环下,农村商业银行的资金周转也将出现问题。农村企业的财务管理也随之出现困难,带来许多恶果。

2.2 农村商业银行信贷管理存在的问题

现在农村商业银行的体制还没有完全步入银行系统进行,由于农村商业银行的组成结构决定,目前农村商业银行的资金具有局限性,它仍然以企业的方式运营:董事长最大,下设行长类似于首席执行官,行长负责所有部门的工作任务管理,一个人负责整个银行运行的全部任务,存在安全隐患,对个人的要求太高,风险较大。而且,由于农村商业银行的地方性太强,当地的特色产业在农村商业银行中的占比必然较大,如果该重要产业出现问题,收入大幅度降低,这种结果将对农村商业银行的运营造成无法承受的巨大损失,对银行伤害太大,该农村商业银行运营的稳定性非常的低。农村商业银行出现的时间不长,农村商业贷款又具有前文所述的特殊性和不稳定性,银行对于农村商业贷款的审查管理制度并不完善,经常无法准确评估业务的信贷风险并采取有效的把控措施,这直接导致不良贷款率的居高不下。农村银行工作人员在对自己介绍的信贷客户进行风险评估时往往容易犯经验主义错误,对信贷对象的评估不准确、不科学。况且,对农民的资产评估经常离不开对农作物价值的评估,但农业市场的不稳定性造成农作物的价值难以评估,進一步导致农业贷款的风险管理难度加大。

2.3 银行内部制度的不完善

农村商业银行作为一个企业,盈利自然是经营的主要目的,但盈利的企业离不开一个健全完善的企业内部管理规章制度的保驾护航。企业内部管理规章制度可以帮助有效的管理企业的运营,降低各种风险给企业的生态带来伤害的可能,保证企业能够平稳地可持续发展。但是由于农村商业银行地处农村乡镇,高水平的专业财务管理人才往往不会选择来这里工作,这就导致了农村商业银行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不高的现象,所以,农村商业银行的财务工作人员可能难以理解并认真的履行企业内的管理制度。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如果得不到贯彻落实,那么它对于企业的保护作用就会降低甚至消失,企业内部运营紊乱不可控,可能出现工作人员滥用职权,企业管理松散,工作效率不高的恶果,这种情况下的贷款风险已经不在可控范围内,对农村商业银行的生态百害而无一利。

3 农村商业银行贷款风险管理的方法

3.1 加强农村文化教育

要想提高农民对信用机制的深刻认识,就需要加强对农民文化水平的提高,这需要国家教育体系加强对农村的文化教育的努力推行,从而达到提高农民文化素质的目的。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可以拓宽他们的思路和视野,有效避免农民跟风大规模种植热门农作物情况的发生,降低农作物滞销风险,加强农作物销售的稳定性。农民文化水平提高后,将不再盲目种植农作物,他们将学习科学种植、合理分配,提高农作物产量,增加农作物生长的稳定性,从而促进收入的稳定发展。也规避了以往农村商业银行面临的农业贷款高风险,有效降低农业贷款的不良贷款率,为农村商业银行的稳定发展也大有益处。农民的信用值稳步增加,申请贷款难度降低,可以进一步进行农业投资,获得更高收益,这种良性循环才是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有力推手。

3.2 完善农村商业银行内部管理制度

在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初期,目前不适合对农村商业银行的结构进行大规模整改,可以继续沿用董事会制度,但是应该分配给董事会成员更多的监督任务,多方共同监督管理银行的运营,定期选举优秀的董事长和行长,实行轮换,可以保证行主要管理人员的工作热情和努力拼搏。在农村商业银行内部设立合理的晋升制度,将工作人员的绩效与晋升挂钩,用业绩说话,从整体上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

3.3 提高农村商业银行从业人员工作能力

农村商业银行的业绩与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直接相关,应定期培训企业内工作人员,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另一方面,提高工作人员的薪资待遇,招聘经历过高等教育的更高水平专业化人才进入企业工作。还要定期考核工作人员业绩,对业绩不合格的人员采取措施进行处理。这样可以从长远角度提高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

结 语

农村商业银行近年来发展迅速,帮助农业经济有效增长,但是发展中的存在的问题也必须得到解决。农村商业银行需要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和风险管理方式来保障可持续发展,这样才能给农业经济带来更明显的帮助。

【参考文献】

[1] 李华实. 农村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影响因素研究[D].西南大学,2017.

[2] 王倩. 农村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研究[D].宁夏大学,2017.

[3] 陆淑娴.农村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问题研究[J].金融经济,2017(04):65-66.

[4] 柴艳梅.农村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成因及对策[J].中外企业家,2016(03):35-36.

猜你喜欢
农村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聚焦Z世代信贷成瘾
护理风险管理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绿色信贷对雾霾治理的作用分析
风险管理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