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奕奇
摘 要:本文旨在探討塞缪尔·贝克特诗歌创作中所表现出的独树一帜的“陌生化”特征。首先,从音韵、意象、语言、修辞等方面对“陌生化”诗歌技巧进行分析,贝克特诗歌的隐暗晦涩实际是作者的“陌生化”实践。其次,文章从诗歌的“纯化”的角度解读了其诗歌创作“陌生化”的多样性尝试。作家跳出英语语言习惯以及英语诗歌创作的约定俗成,诗的“纯化”就体现了经由不同语言媒介所表现出来的诗歌“陌生化”特征。可见,贝克特诗作从不同角度表现“陌生化”特征,呈现诗歌异质之美。
关键词:塞缪尔·贝克特;陌生化;诗歌
中图分类号:I1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7)08-0105-03
一、论塞缪尔·贝克特诗歌及研究简介
塞缪尔·贝克特是荒诞派戏剧的代表人物,创作了包括戏剧、小说、诗歌等许多享誉世界的作品。塞缪尔?贝克特于20世纪30年代开始诗歌写作,从音韵,意象,语言,修辞等方面尝试诗歌主题和内容的“陌生化”诗歌技巧实践。另外,贝克特诗歌的“纯化”过程,即法语诗歌写作以及英诗法译,也尝试了诗歌的“陌生化”创作,贝克特诗歌“挽歌之一”(“Enueg I”)、“占星术”(“Whoroscope”)、“箴言”(“Gnome”)、“迪耶普”(“Dieppe”)等诗歌作品也存在“陌生化”倾向。国内对贝克特的研究并不多,且集中于其戏剧和小说,如《诗化·对称·荒诞——贝克特〈等待戈多〉戏剧语言的主要特征》(舒笑梅,1998),从语言形式和戏剧语言本身形成的强烈反讽意味出发,透过戏剧语言的矛盾和荒诞研究该诗的表现手法[1];《塞缪尔·贝克特的长篇小说〈莫菲〉研究》(周瑞红,2015)对莫菲在物质的客观世界和“绝对自由”的小世界徘徊过程加以分析[2];《塞缪尔·贝克特与他的诗歌创作》(海岸,2011)对贝克特一生诗歌创作进行梳理,表现了诗人不断锤炼自己诗艺,在阐发自我的同时影响了社会[3]。这些研究鲜少对贝克特诗歌“陌生化”特质进行分析和论述。
二、贝克特早期英语诗歌的“陌生化”实践
20世纪初,俄国形式主义以文学语言形式为唯一的批评对象,运用陌生化理论,探讨“文学性”,认为:“陌生化是指对日常话语以及前在的文学语言的违背,从而创造出一种与前在经验不同的特殊的符号经验。”[4]20世纪30年代,贝克特开始诗歌创作。这时,形式主义的理论已经登上英美文坛,现代派文学成为创作主流。贝克特的爱尔兰法国人身份、战争经历及战后诸多辛酸和痛苦为其“陌生化”尝试提供了基础。另外,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欧美的新批评更注重多层次、多角度研究语音、语法、音位、节奏、格律等语言要素,更关注诗歌的比喻、张力、反讽、悖论、复义等,以全面把握和阐释作品意蕴。这些文艺理论不同程度地影响了诗人的早期创作。不难发现,贝克特早期诗歌创作就带有一定的陌生化倾向,即“放弃诗歌语言的自动化和习惯化,极力推崇陌生化特性,强调诗的功能在于显现其能指与所指的差异”[5]。贝克特早期诗歌指二战前创作的诗歌作品,代表作有漫游诗系列《Enueg I》、《Enueg II》、《Sanies I》和《Poemes》中的《they come》、《Dieppe》等。贝克特早期诗歌主题多变,注重用语言技巧营造新奇的诗歌意境。贝克特推崇乔伊斯那种“直接表述”的作品,主张在文学创作中把语言性格与思想内容紧密结合。贝克特的诗歌叙事借助意象展开,这对其诗歌语词句法、声音韵律提出了新的创作要求。如《The Vulture》[6]的首两行:
原诗:“dragging his hunger through the sky/of my skull shell of sky and earth”
译诗:“拖着饥饿掠过颅壳般的天空/掠过天地般空旷的头颅”
上例为原诗第一诗节,借助颅壳/头颅的意象,使秃鹫与死亡联系起来。该诗不依赖情节或故事儿以只言片语表达意象,“碎片化、瞬间终端的语片时常在语境空间中结成‘奇异的联盟,原本孤立的语言符号联袂出现,形成语言世界的新生意象群” [7],故而原诗无论诗节亦或诗行都不要求完整的句法结构。另外,诗行内韵skull/shell/sky还营造了声音韵律上的连贯低沉感。可见,贝克特借助意象营造了一种新奇的陌生化效果。“文学中的意象可分为情感意象、氛围意象以及语言意象等,诗歌是偏重情感意象与语言意象的文学形式”[7]。
贝克特诗歌创作的陌生化倾向也体现在对意象的陌生化处理上。其诗作有以语词碎片创造句法结构的新奇,有以取消“前在性”赋予新意,从而使人感受其诗歌的“陌生化”。如《Enueg》[6]第四诗节。
原诗:“Then for miles only wind/and the weals creeping alongside on the water/and the world opening up to the south/across a travesty of champaign to the mountains/and the stillborn evening turning a filthy green/manuring the night fungus/and the mind annulled/wrecked in wind.”
译诗:“于是几英里的水面/只有风的鞭痕在一旁匍匐而行/世界向南伸展/越过漫画式的原野抵达山脉/死产的傍晚泛起污绿/肥沃这夜晚的菌落/而废除的心智/在风中失事。”
《Enueg》追忆的是都柏林一次自南向西的漫步:起于都柏林大运河的波图白诺桥,沿河岸行至基尔梅罕旁的福克斯和吉斯后,离开运河沿岸往利菲河边上的大教堂。诗歌前四分之三罗列景致,通过简洁的语言和表连续性的现在分词(creeping/ opening/ turning/ manuring)描绘图景。同时,诗歌凄如挽歌的语调(and the mind annulled wrecked in wind)也回应了生命存在的怪诞背景,以此慰藉苦难的灵魂。其中,stillborn evening, filthy green, mind annulled, mind wrecked 等语词搭配突破习惯,产生新奇的意象。又如《Gnome》[6]。
原诗:“Spend the years of learning squandering/Courage for the years of wandering/Through the world politely turning/From the loutishness of learning.”
译诗:“付诸学业荒废的年华/漂泊岁月的勇气/优雅漫游世界/历尽粗野历尽无知。”
《Gnome》诗行整洁,诗歌开篇一句“the years of learning”(学习的岁月)看似传递了积极的讯息,还未待读者缓过神来,便被诗人代入另一语境之中,即“spend the years of learning squandering”(付诸学业荒废的年华)。诗歌语调一转,“岁月漂泊”的勇气即刻让人想起“歌德笔下青年维特的形象”[8]。诗中积极态度—消极态度—积极态度的转换与“布莱希特陌生化实现过程的公式:认识(理解)—不认识(不理解)—认识(理解)”[4]如出一辙。在语词的选择上,承接的诗行“turning/from”并非仅仅是“告别”,还含有“致谢”或“由于某种影响所致”的意味。此处的“世界”应理解为伽利略学说中的地球(曾被教会谴责的“粗野”知识)。最终,代表一切学术的“粗野”战胜呆板的传统主义,这也是《箴言》的讽刺意味所在。由此,诗歌摒弃了思维和语词的“前在性”,“前在的符号经验不再对我们的感觉产生影响”,通过陌生化处理”使其“形象鲜明地呈现于我们面前”[4]。陌生化以“前在性”为前提,却又力图去“前在性”。在这一悖论中,前在与此在间的冲突引发的力量呈现了诗歌的异质之美。从修辞手法来看,诗歌遵循一定语言规范,却不乏诗人个性的修辞手法。在《箴言》里,把“学习的岁月”置于“付出学业荒废的年华”的语境下营造出不寻常的意味;“粗野”的知识实则暗讽伽利略学说中的地球知识蒙尘,反讽意味显而易见。“and the mind annulled wrecked in wind”这两句诗行之间,心智被比喻为在疾风中失事的沉船,负载船上的“思想”亦飘散风中。《Whoroscope》(《占星术》)[6]为1930诗歌大赛的获奖之作,诗歌借写伽利略,表达保守的笛卡尔对伽里略“有关地球运动的诡辩理论”的“轻视”,讽刺意味强烈,这成为贝克特诗歌修辞策略之一。
原诗:“Two lashed ovaries with prostisciutto?”
译诗:“娼妓卵巢?”
“文本所包含的讽刺与故意模仿艾略特《荒原》的注解融为一个整体”[8],就是诗题也是双关语,即“whore”(难以捉摸的瑞典女王克里斯蒂娜)与“horoscope”[9]。双关的修辞技法能一瞬间转移接受主体的视点,引发其默许的微笑,随后探寻遮遮掩掩诗文背后的实质。
诗集《回声之骨》以“挽歌”、“脓液”和“夜曲”系列为主调,插在两首短诗《秃鹫》和《回声之骨》之间。短诗不加标点符号意指永恒的变化,长诗以现在进行时表连续性,以漫游詩寓示“人生旅行”;《占星术》刻意模仿《荒原》文学手法,抒写20世纪人类冷漠、异化的境遇,对人类生命进行了独特思考。这些诗篇从音韵、意象、语言、修辞等方面展示了贝克特进行的“陌生化”诗歌技巧实践。
三、诗歌的“纯化”——贝克特法语诗歌及英诗法译中的“陌生化”
贝克特的诗歌创作生涯可分两个阶段: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二战前为第一阶段,即英语写作时期;二战期间至二战后属于第二阶段,是其法语诗歌写作的开始,其中不乏法语诗歌译作。在英语写作时期,诗人主要从音韵、意象、语言、修辞等方面对诗歌主题和内容进行“陌生化”处理。在第二阶段,贝克特从法语诗歌写作、英诗法译中践行了诗歌创作的“陌生化”。
如果说《卡丝坎多》(1936)即呈现出简洁明快的风格,又不失敏锐与微妙,那么创作于1937-1939年间的一组法语诗歌则充分展现了贝克特熟练的法语功底。“法语的使用在诗的纯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8],作家跳出英语语言习惯以及英语诗歌创作的俗套。诗的“纯化”体现了经由不同语言媒介所表现出来的摆脱“前在性”的诗歌“陌生化”特征,可见,贝克特是以一种全新的语言和思维方式展开了诗歌创作的陌生化之旅。法文诗的写作使他步入法语的世界,20世纪30年代后期,贝克特醉心于法译英的工作。对于贝克特而言,掌握法语成为一种智力挑战。下面以《they come》[6]和《Dieppe》[6]为例加以分析。
英语诗:“they come/different and the same/with each it is different and the same/with each the absence of love is different/with each the absence of love is the same”
法译诗:“elles viennent/autres et pareilles/avec chacune cest autre et cest pareil/avec chacune labsence damour est autre/avec chacune labsence damour est pareille”
法语诗:“Dieppe/encore le dernier reflux/le galet mort/le demi-tour puis les pas/vers les vieilles lumières”
英译诗:“Dieppe/again the last ebb/the dead shingle/the turning then the steps/towards the lights of old”
首先,从形式上来说,译诗与原诗词语是对应的。其次,从音韵上来观察,以《they come》为例,英语诗第一句韵脚为[?撰m],第二、三、五句压尾韵[e|m];法译诗部分,韵脚是元音[ε],如第一句韵脚为[εn]音,第二、三、五句结尾,韵脚部分为[εj]音。两个版本在音韵方面整齐划一,堪称译诗对原诗的高度还原。以不同语言践行陌生化创作手法,贝克特探索了“形式即内容”的又一种可能途径。可见,贝克特的诗歌“陌生化”实践在两种语言媒介中转换自如,读者在鉴赏由不同语言创作的诗歌过程中,体味了两种文字的差异和同化带来的惊喜。
贝克特诗作呈现出与作者本人相符的气质:在孤独中调和自身与外在的关系,在“间离的陌生化”中呈现出异质的美。正如1969年诺贝尔文学奖的授奖词上所道:“在这湮灭的世界里,萨缪尔·贝克特的创作犹如人类祈求怜悯的乐曲,舒缓深沉。它给受难者带来仁慈的解脱和渴望安慰的满足。”
参考文献:
〔1〕舒笑梅.诗化·对称·荒诞——贝克特《等待戈多》戏剧语言的主要特征[J].外国文学研究,1998,(01):56-59.
〔2〕周瑞红.塞缪尔·贝克特的长篇小说《莫菲》研究”[J].戏剧之家,2015,(07):289-290.
〔3〕海岸.塞缪尔·贝克特与他的诗歌创作”[J].外国文学,2011,(06):30-35.
〔4〕赵一凡,张中载,李德恩.西方文论 关键词[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65-347.
〔5〕刘象愚.外国文论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304.
〔6〕塞缪尔·贝克特.塞缪尔·贝克特英诗合集[EB/OL].http://bbs.tianya.cn/post-culture-50828-1.shtml.
〔7〕杨柳,易点点.论《查尔斯·伯恩斯坦诗选》的陌生化诗学[J].外国文学研究,2014,(04):49-56.
〔8〕John Pilling.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BECKETT[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180-193.
〔9〕Sean Lawlor, John Pilling. the collected poems of samuel beckett[M]. New York: Grove Press,2012.1-330.
(责任编辑 赛汉其其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