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能源企业金融经济效益及其风险内控策略研究

2018-07-09 08:40赖天德
大经贸 2018年4期

赖天德

【摘 要】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各行各业的发展进入到了新的时期,随着企业之间的竞争愈发激烈,对企业的抗风险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金融机构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对电力能源企业而言,要保持对金融市场的高速敏感性,才能有效的提升市场竞争力。本文简述了电力能源企业风险内控管理的重要性,指出了电力能源企业加强金融效益管理的意义,并针对企业金融风险管理的实现路径展开研究,旨在通过分析电力能源企业金融市场环境,找出电力能源企业内控管理的正确方案,为推动电力能源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 电力能源企业 金融经济效益 风险内控策略

前 言

电力能源企业作为国家能源产业的支柱,近年来取得了高速发展,然而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张以及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升,电力能源企业对金融市场的依赖度也在不断提升,给电力能源企业的发展同时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对现代企业而言,做好内控管理是保障企业可持续发展,提升企业抗风险能力的根本渠道,而然由于部分电力能源企业对风险内控管理缺乏正确认识,进而导致管理质量下降,造成资金链断裂和经营亏损的情况。因此,在新形势下,做好企业的内控管理工作至关重要,通过研究电力能源企业的风险内控策略,能够保障电力能源企业的金融经济效益,对促进电力能源企业良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金融内控管理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企业市场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企业之间的竞争变得愈发激烈,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中,想要企业脱颖而出不被市场淘汰,就必须保持高度的市场敏感性,强化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加强企业的内控管理水平。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中,对于电力能源企业这样的大型企业,企业融资和资金链安全的要求更高,稍有不慎就可能面临金融风险,损害企业效益,降低企业市场竞争力。企业在市场活动过程中,由于内部经营项目的不确定性,会导致企业决策与市场环境脱节,企业预算与实际市场表现差异过大,这就是金融风险的主要表现。因此,在电力能源企业经营过程中,必须要重视对金融风险的规避,强化金融基础,在融资和经营过程中减少误差,实行精细化管理体制,提升企业经营安全性。管理人员要总结好企业管理的先进经验,加强风险防范的意识,使每一次企业经营面临的金融风险都能成为宝贵的经验和教训,进而根本上强化企业的抗风险能力。

二、电力能源企业金融管理现状以及内控管理的意义

电力能源企业作为大型能源服务企业,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张和市场化程度的提升,在发展经营过程中遭遇金融风险是在所难免的。类似于信贷风险、管理风险、资金链风险等内容,都是企业发展过程中需要面对的难题,这就要求企业决策和管理人员对金融风险问题有着正确的认识。随着电力能源企业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升,为提升风险防范能力,多数企业都在内部組建了金融管理部门和风险控制体系,基本建成了初步的内控管理制度,但想要根本上提升企业内控管理水平和抗风险能力,内控管理制度仍需要进一步优化。

电力能源企业,包括发电企业、电网企业及售电企业,都作为独立的自负盈亏的企业主体参与电力市场。发电企业的电网电价及售电企业的零售电价都将开放,市场各方参与者可通过竞价方式来满足个体需求,同时这种竞价方式决定了电力市场的电力交易价格。与一般商品不同,电能商品难以大规模储存、难以长时间储存,需求价格弹性小,需求峰谷差值大,这使得市场化改革后,电力系统运行不确定性因素增加,电价易受供求关系影响,不可避免导致了电价的剧烈波动。如果不加防范,会给相关各方带来经济损失,甚至引起社会和政治风险。

当前,由于我国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有限,加上部分国有企业市场经济意识差等原因,多数电力能源企业在融资过程中存在着偿债能力差、贷款利率高的问题,进而加剧了企业的融资风险。同时由于市场变革的加快,来自同行业之间的竞争愈发激烈,在内忧外患下,对企业的金融风险内控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为保障企业经济效益,推动电力能源企业市场化现代化进程,开展内控管理制度改革势在必行。

三、企业金融风险控制管理原则

新形势下,企业的金融风险控制管理要秉持着系统性原则和利益最大化原则展开,系统性原则是指企业的内控管理制度建设要趋于完善,依据企业自身发展规划进行优化和调整,并建立书面化的风险控制制度规范,对企业的内控管理内容进行严格的约束,保障所有的金融管理行为都依照规定进行操作,确保风险控制管理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利益最大化原则是企业金融风险管理的根本目标,企业进行内控管理的目的在于提升抗风险能力,而利益最大化则是企业市场经营的根本目的,企业在内控管理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管理成本,同时也会对企业经营构成一定负担,因此企业的内控管理要注意对资源的合理利用,规范化控制企业管理行为,更好地促进企业发展。

四、电力企业有效开展内控管理的具体思路

(一)深化金融体制创新

想要做好企业的金融内控管理,要求管理人员必须保持思想的先进性,对金融体制创新持有正确的认识,在高速发展的市场环境内,持续性的对企业组织形式加以改进和创新,更好地推动电力资源企业适应多变的金融市场环境。目前,我国绝大多数的电力能源企业都保持着较好的市场敏感性,但对于管理体系的建设和落实仍有待于进一步优化。因此,相关企业应当积极推动金融体制创新,吸取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做好产品开发与管理,特别是能源项目的整合与管理是企业发展的重心工作。想要深化金融体系的创新机制,就要求企业自下而上的加强安全管理的宣传,投入更多资金和资源用于完善机制,达到提升企业金融管控能力与服务质量的作用。

(二)优化内控管理制度

企业的内控管理制度是保障企业核心凝聚力与抗风险能力的基础,对帮助企业实现资源整合,实现对资源的高效合理调度具有重要意义。而优化企业的内控管理制度,就需要相关部门保持责任感和责任意识,加强对自我的约束和规范。在管理内容改革方面,管理人员应当积极转变粗放化的内控管理制度,使管理内容向着集约化和精细化的方向转变。企业要以财务管理部门为核心,专门成立专业的风险管控小组,将企业能够预见的风险进行集中的整合和预案订制,进一步完善内控管理内容。

(三)做好企业预算的管控和整合

预算整合使企业金融风险管控的核心内容,以及企业活动有序开展的保障,在企业经营管理的准备期,预算整合是企业经营活动的基本内容,对企业中短期的发展方向有着重要的指引作用。在这一阶段内,企业的金融风险几率极大提升,是企业应当做好风险管理的重要环节。企业应当构建完善的预算管理体系,在项目开始前对企业运行成本和效益进行简单的评估和计算,进而推动相关部门加速整合,做好互相之间的监督和管理,将企业发展规划进行细致化的整合,做好风险管理的步步为营,才能更好地保障企业经济效益与市场适应性。

(四)建立健全完善的风险评估体系

除了优化内控管理体系外,建立健全完善的风险评估体系也是企业发展至关重要的一环,也是提升企业金融市场抗风险能力的最后屏障。为了做好对企业金融风险的全面评估,做好财务分析与风险控制管理十分必要。电力能源企业可以与相关部门加强联系与协作,完善绩效考核机制和风险应对措施,并且及时自我检查并完善潜在的管理漏洞,定期在企业内部召开风险培训与责任意识培训,整体性的提升企业应对金融风险的能力。

(五)加强企业自我监管及行业监管

要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在进行金融行为过程中金融监管必须介入。企业必须制定相应的金融监督制度,设独立的自我监督部门。目前,金融行业监管实质为法规性监管,法规性监管不能从根本上化解金融风险,这时必须有风险性监管,即从单一的现场检查向现场检查与非现场检查并重转变。逐步健全对金融机构的接管、终止、兼并和破产等制度,以及对金融机构负责人的离任审计制度、要建立金融监管责任制。监督金融机构降低资产风险,提高资产质量。对金融操作人员强化金融风险防范意识,把风险意识贯穿于金融人员的工作中,深入到金融部门内部,使他们在注重工作成果的同时,要善于及时发现可能的风险。只有在金融部门内部形成风险意识的氛围,开展金融风险管理才有可能。

结论:随着电力能源企业市场化程度的逐渐提升,做好企业金融内控管理工作至关重要。企业管理人员应当保持高速的金融市场敏感性,定期对企业发展情况进行总结,秉承这利益最大化和系统性原则,投入更多精力进入到企业金融管控中。管理部门应当建立健全完善的金融管理体制,加强金融体系的創新,优化内控管理制度,强化管理力度,做好风险评估和应急预案的储备,更好地完善企业管理水平。望本文研究内容得到相关企业的重视,进一步优化电力企业管控水平,通过完善企业内控管理机制,更好地提升企业抗风险能力,进而实现企业管理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加快企业与金融市场的对接。

【参考文献】

[1] 窦爱梅.电力能源企业金融经济效益及其风险内控策略研究[J].金融经济,2017,18(20):175-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