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次分析法角度探究杜鲁门政府对华政策变化的原因

2018-07-09 08:40陈天慧
大经贸 2018年4期
关键词:对华政策层次分析法中美关系

【摘 要】 从1945年二战结束到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美国从维护自身利益出发,不断调整其对华政策。其对华政策的不断演变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而是受到复杂的多层次因素的共同影响。因此,本文将运用层次分析法,分别从国际体系层面、国家内部层面和个人主观层面来探究杜鲁门政府时期美国对华政策的演变发展过程,有助于读者正确把握战后初中期中美关系发展的历史轨迹。

【关键词】 对华政策 杜鲁门政府 层次分析法 中美关系

战后初期,自杜鲁门上台以来,美国对华政策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积极调节,避免内战;第二阶段,扶蒋反共,阻止中共取得政权;第三阶段,放弃大陆,孤立遏制新中国。其对华政策的演变过程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接下来,笔者将从层次分析法角度分别对其进行阐述。

国际体系层面:第一,战后国际格局的演变。第二次世界大战改变了远东的国际格局,在亚太地区扩张的头号对手日本战败俯首称臣,英法忙于战后重建并有求于美国,其在华势力大大削弱。而美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却在战后空前发展,因此其扩张的欲望也大大膨胀。而另一边,随着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苏联确立了军事大国的地位,对美国造成了一定威胁。因此,在战后谋求势力范围的竞争中美国需要盟国,而中国自然成为美国在亚洲的主要盟国。在这期间,美国政府的对华政策就基于这样的信念:一个统一的、亲美的中国是远东战后的主要稳定因素,所以美国竭力调停国共矛盾,坚决避免中国发生内战。第二,1946年3月,英国前首相发表“铁幕演说”,揭开冷战序幕,美苏冷战格局奠定。美国政府在这时抛出在全球进行扩张的纲领,并大肆宣扬苏联的扩张,反对共产主义成为美国的国家意识。与此同时,马歇尔在中国的调处也宣告失败,国共内战不可避免。因此,在美苏冷战这样的大背景下,美国政府的对华政策自然变成扶蒋反共,阻止中共取得政权。具体表现:1948年4月,国会通过《援华法》,该法的通过表明美国政府的扶蒋反共政策正式具体化为美国的对华政策。第三,战后中苏关于东北经济合作谈判宣告失败,中国国民政府与苏联关系迅速恶化。且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宣告成立,苏联断绝与国民政府关系,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正式给予外交承认。因此,在这种局势下,美国政府的对华政策基本确定为:美国非但自己拒绝承认中国新政权,而且依仗其在西方世界的领袖地位,力图拼凑一个不承认新中国的“共同阵线”,孤立遏制新中国并干涉中国内政,将其排挤出国际政治生活。具体表现:一、新中国成立后,美国迅速作出反应,总统杜鲁门指示国务院不要匆匆忙忙承认这个政府,同时,对于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国家和英联邦国家,美国继续尽一切可能施加影响;二、美国放弃国民党政府之后,开始希望日本能代替中國成为美国在亚太地区的主要盟国,并尽一切努力增强自己在菲律宾和日本的地位。三、开始干涉中国内政,干涉台湾问题。第四,1950年6月朝鲜战争的爆发,后因美、中、苏等多个国家不同程度的介入而成为了一场国际性的局部战争。

国家内部层面:第一,战后初期,美国认为一个稳定、统一、亲美的中国最符合其利益。一方面既可以抵制苏联和日本,另一方面还可以为美国提供广阔的市场和廉价的劳动力。出于本国自身利益出发,美国的对华政策自然是积极调停国共矛盾,避免内战爆发。第二,1947年3月,“杜鲁门主义”出台,大肆宣扬苏联的扩张即共产主义的扩张,发表了敌视社会主义国家的讲话。在这时期,美苏矛盾的日益凸显使得美国仇视共产主义,反苏反共的信念一直左右美国的对外政策,美国错误地认为中国共产党也等同于苏联的共产主义,因此对华政策毫无疑问奉行扶蒋反共的方针。第三,1950年,美国国内“麦卡锡主义”的兴起。美国参议院麦卡锡作为美国国内反共、极右的典型代表,恶意诽谤、肆意迫害疑似共产党和民主进步人士甚至有不同意见的人,对美国政治、教育、文化和外交领域都造成了重大的影响。因此,受“麦卡锡主义”的影响,美国拒不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对新中国采取敌对、孤立和遏制政策。

个人主观层面:第一,马歇尔的主观态度和意见对美国当局对华政策产生了很大影响。马歇尔被派到中国调和国共矛盾期间,他个人一直坚持支持国民党,其调处的基调也是以蒋介石政府为中心;另外,马歇尔在1947年就任美国国务卿,并成为美国外交政策(特别是对华政策)的主要制定者。因此,他个人的主观意见对于美国对华政策的制定起到很大的限制作用。如国共内战期间,促使美国一直对蒋介石给予经济、军事援助。因此,美国一开始的扶蒋反共政策很大程度上受到马歇尔个人对中国主观看法和态度的影响。第二,战后杜鲁门总统个人权利的扩大。从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到1953年杜鲁门总统任职结束,民主党连续执政长达20年。同时,在这期间,总统权力得到空前和全面的发展。杜鲁门第二届总统任职期间,也就是1948年,民主党在国会赢得多数席位,“顺从”的国会为总统在各方面政策的制定上都提供了很大方便。因此,杜鲁门个人权利的扩大以及个人所作出的决定对于美国对华政策毫无疑问起到决定性的作用。第三,麦克阿瑟将军“被解职”事件的影响。1951年4月,正值朝鲜战争酣战之际,美国总统杜鲁门以突然袭击的方式解除五星上将道格拉斯.麦克阿瑟的各项指挥权。麦克阿瑟被解职之后,右翼共和党人和院外援华集团对杜鲁门政府的对华政策展开猛烈攻击,也使得美国统治集团内部围绕对华政策的大辩论推向高潮。同时,麦克阿瑟与杜鲁门在台湾问题、援蒋问题、欧亚政策、朝鲜战争等方面都存在巨大分歧,这也使得美国的对华政策受到一定程度的牵制作用。

作者简介:陈天慧(1994-10-11),女,汉族,河北张家口人,英语专业硕士在读生,单位:天津外国语大学,研究方向:美国社会与文化。

猜你喜欢
对华政策层次分析法中美关系
特朗普“美国优先”政策下的中美关系走向
美国对华政策中意识形态与现实利益的考量
中美关系向何处去
从积极推动到保守谨慎——美国国务院在中美关系缓和中的角色(1969—1972)
本 期 导 读
美国全球战略下的对华政策
略论朝鲜战争时期的中美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