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群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发展,资本市场也迎来了发展的春天,企业的融资渠道也逐渐多了起来,但是不同的融资渠道其资本成本计算方式也不一样,资金获取的难易程度也不一样。这就要求企业在融资时需将税收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进而形成适合企业自身需求的最佳资本结构。本文分析了各类融资来源和特征,进一步指出各类融资成本的计算方式,为企业融资提供参考。
关键词:企业;融资渠道;成本计算
一、融资的方式和特征
(一)财税融资
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是政府财税的融资来源。财政补贴分为有偿补贴和无偿补贴两种,有偿补贴又包括低息贷款和参政资金参股,无偿补贴包括财政补助、科技补助以及政府奖励等,其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企业提高了利润空间,增加了企业的资本权益。而有偿的财政补贴中包含部分无偿补贴,可以将低息贷款理解成部分贷款利息的无偿补贴,通过财政参股便是政府将部分收益转给了政府,这也是一种无偿补贴。
(二)债务融资
债务融资包括银行借贷、明见借贷、发行债券、贸易融资以及对供应商的预付款、对客户的预收款和内部各种集资款等。债务的融资来源较为广泛,融资渠道包括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直接融资又包括债券市场、民间借贷、融资租赁、供应商、客户以及内部员工等多种渠道,间接融资主要以银行等金融机构为渠道。
其中,从客户和经营商处获取的资金在经营融资范畴之内。
商业信用融资、贸易融资以及通过物流银行的融资都属于经营融资。商业信用融资是指在商品交易的过程中出现延期交货而产生预收货款,进而形成借贷关系进行融资,是企业短期融资的一种;贸易融资指的是企业运用一定的贸易手段和金融方式使现金流量增加的融资方式;物流银行融资是通过质押贷款,实现供应链上的融资。
(三)股权融资
股权融资主要来源于对内融资和对外融资。对内融资是指理论累积和计提折旧;对外融资是指吸引风险投资及资本市场发行的股票融资,股票又分为优先股和普通股。股权融资的优点在于不必还本付息,但是具有一定的风险性且发行费用较高。
二、各类融资成本的计算方式
(一)一般公式的计算
在具体计算方面资金成本的计算方式一般通过成本率进行计算,表达公式为:资金成本率=资金占用费/(筹资总额-筹资费用)*100%。那么如何解释这一公式呢?为何将筹资费用作为分母的减扣项而不将其作为分子的加项呢?从理论上来讲也可将其作为分子的加项,但在实践中将其作为分母减项会更加精准,原因如下:资金成本就是预计付现成本,在筹资时它的费用已经在事前作为一次性费用支付过了,在资金使用期间无需进行预计维持付现;其次在对分母减扣筹资费用后便形成了筹资净额,在使用资金时,企业利用的也是净额资金而不是总额。根据配比原则,使用费用才能和筹资净额配比;另外从出让资金的投资者角度分析,资金成本与投资报酬有决定性关联,而投资报酬主要是其在投资期间获取的收益,由此可见,投资者的收益并不是筹资费用,所以将其作为分子计入投资报酬还是不合情理。
(二)债券成本计算
债券成本计算包括两种方式,一种是直接法,一种是间接法。直接法是通过预测计算所涉及的项目,进一步确定成本。在计算过程中,可采用名义利率法和实际利率法,实际利率法更为准确。
比如:某公司在筹资前通过对市场预测,想要发行面值为1000元、票面利率为12%、还本期限为30年、债关为半年付息一次。如果成本发行率为1%(即发行一张付费10元),税率是33%,计算此债券的筹资成本率:
名义利率法:负债成本率=12%*(1-33%)=8.04%
实际利率法:在将筹资费用和溢折价等因素综合考虑的情况下,先计算出实际利率,公式为:
计算出实际利率为k=12.12%,税后成本率为:
债券成本率=12.12%*(1-33%)=8.12%
间接法则是指将要发行债券的企业通过银行等金融组织机构或投资公司,分析市场上所发行债券的信用等级和成本债息率。通常情况下,等级越低則成本越高。这种计算方式虽然简单方便,但是却很难保证数据的精准性。
(三)普通股成本计算
1.股利折现法:将未来所期望的股利收益折成现值,然后确定成本率。站在投资者角度分析,股票投资价值便是各年股利收益,记做D,将每年收益递增率记做g,计算折现值。所以只有股票的收益值低于购买股票时的成本才可获得利润。公式为:
2.风险收益调整法:投资总收益=风险收益贴水率+无风险收益
可以分为两种表现方法:一种是对股票-债券收益进行调整,这种方式包括两个变量,税前债券成本(Rd),公司历史股票与债券成本间的差别(Re-Rd9点),得出公式为:Re = Rd+(Re9点-Rd9点),这种计算方式的优点在于简单实用。另一种是资本资产定价模式,即CAPM法。用j代表公司、X代表计量证券风险、Rm代表市场平均投资收益率、Rf代表无风险证券投资收益率,得出公式为:Rej=Rf+Xj(Rm-Rf)。
参考文献:
[1]张桂杰,王旭.资本成本的计算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青岛啤酒为例[J].商业会计,2016(19):68-69.
[2]曹璐萌,刘宏一.上市公司负债融资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基于货币政策视角的实证分析[J].中国市场,2017(20):64-72.
(作者单位:山东中再生投资开发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