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所制作的文化栏目《信·中国》已经播出5期,可以说,这档节目打动了许多观众,是一档有深度有力度的节目。
读书、读信节目,既有董卿主持的《《朗读者》,也有《见字如面》、《念念不忘》等,要想做出不同来,确实有困难。然而《信·中国》做出了不同。节目选出的50多组要读的信件,是从建党以来收录的2000多封共产党员书信中精心挑选出来的,时间跨度从建党初期一直到近五年。
近百年时间的书信,因为写信人共同的身份,集合到一起,在节目中得以重现。这些书信中既有柔情,又充满豪气,既有儿女情长,又有民族担当,可以说,从多个方面展现出共产党员的神采。这些书信,不光是有伟人所书,有革命烈士所留,还有很多普通共产党员的家书。我们看到了江竹筠“在渣滓洞狱中的托孤信”,赵一曼“给儿子的绝笔信”,也看到了钱学森“写在香烟纸上的求救信”,金茂芳这个进疆女兵“写给恋人王盛基的情书”,还看到了中国维和战士“零度经线的思念”、“航母军嫂”张亚的信,这些信件穿透时空,依旧感染着我们。
和以往的读信节目不一样,《信,中国》在读信时候,会有间断,也就是担任信使的明星读一段后,主持人朱军会插入进行说明或者解读。最开始时,觉得这种停顿可能会影响读信的一气呵成。但是慢慢看下去,发觉这种暂停的作用,主持人马上讲解,更能及时介绍书信背后的故事,会让观众对于接下来信的内容有更多的期待。
《信,中国》中信的内容不是一味沉重,一些信件超出我们的想象,比如瞿秋白写给“妻子杨之华的情书”,就是在今天读起也肉麻。作为信使的演员李光洁刚拿到这封信时,有不相信的感觉,“好爱爱,我要泡菜吃,亲爱爱,乖爱爱。”“我要跳起来了,吻你,吻你万遍。”从开始觉得肉麻,到渐渐地理解了瞿秋白,到在场上声情并茂地读了这封情书,李光洁带领观众走进了一个杰出共产党员的另一面世界。此外还有马三立“写给老友钟德海的一封信”,其中写道:“我从七十二岁时,发现有了白头发,现在这几年头已经白了一半了。白吧,不染发,反正染了发也搞不上对象。”充满马三立式的幽默。
《信·中国》也由信而揭开了一些我们并不熟悉的历史。比如南侨机工白雪娇写给父母的告别信,“家是我所恋的,双亲弟妹是我所爱的,但是破碎的祖国,更是我所怀念热爱的。”抗战期间,马来西亚槟城华侨女青年教师白雪娇,为了参加南侨机工回国抗日,瞒着父母报了名,到临别时才给父母留下告别信。南侨机工,一些观众不熟悉,节目中特别介绍,南侨机工是指抗战时期,由东南亚各国华人子弟组成的“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服务团”。他们回到了祖国,为支援抗战做出了重要贡献。据统计,抗战中中国军队的物资和装备几乎有一半是通过滇缅公路运进来的,而运输着这些物资的汽车,正是由南侨机工们和其他司机一起驾驶的。节目推出这封信,无疑能让更多人认识南侨机工。
《信,中国》的主持人、制作人和总导演都是朱军,从目前来看,朱军很好地完成了工作。《信,中国》的立意和制作都相当不错。而作为主持人的朱军也值得点赞。在主持《艺术人生》时,朱军是很煽情的,常常会流泪。而《信,中国》中,他很好地控制住情绪,站在更高处把控全场。他既是主持人也是讲解人同时还是评论员。在他的语言中,一封封信才能更鲜活。
担任信使的明星,也很好地完成了任务。黄渤读钱学森的信,读出了海外知识分子对于祖国的那份爱和归国的渴望。蒋欣读金茂芳写给恋人的情书,读出了山东青年女性的那种直白和爽朗。张若昀读毛岸英写给表舅向三立的回信,读出了毛岸英的英气,当然,蒋勤勤、刘涛分别对两个母亲江竹筠、赵一曼的演绎,催人泪下。《信,中国》还请了很多年轻演员来当信使,包括王源、王俊凯,他们还是十八、九岁的花季少年。但是他们演绎的当初的写信人,那时也是那么年轻。同龄人通过时空的对话,更有意义。
现代,由于即时通讯的出现,我们已经很少通过鸿雁传书了,那种提笔写信,贴上邮票,投入邮箱;邮递员送来一封远方的书信,见字如面的方式,随着科技的进步已经渐行渐远。我们已经等不及提笔思考,倾听内心的感受,因為发出一声问安只需一秒,说“爱你”只需要按下说话键。那种在纸上酣畅淋漓地抒发情感,同辈之间探讨学问,激扬文字,父母对儿女进行谆谆教诲,儿女诉说对于父母的感恩之情等等似乎已成过去式,而现代式又因为缺少距离缺少空间似乎变成了无味的“白开水”。
生活远远不能成为白开水。心是要写出来的。看看《信·中国》吧,看看这些共产党员是如何在信中阐述信仰,坚定信念,表达对战胜敌人必胜的信心。看看《信·中国》吧,看看这些共产党员是如何爱祖国爱父母爱家人爱朋友,是如何将“爱”写出色彩。一封封家书,就是一颗颗赤诚的心。信的力量,可以穿透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