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县耕地养分状况和等级分析及其改良利用对策

2018-07-09 01:19方柱
安徽农学通报 2018年10期
关键词:枞阳县耕地面积各乡镇

方柱

摘 要:该文介绍了枞阳县地理地貌、耕地土壤养分状况和耕地地力等级分布情况,并根据地力分布特点有针对性的提出了耕地改良利用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枞阳县;养分状况;地力等级;对策

中图分类号 S15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8)10-0060-02

枞阳县滨临长江下游北岸,面积1808.1km2,境内倚山滨江怀湖,地形复杂,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腹部低洼,自南向北呈平原—丘陵—山地三级阶地,构成4个地形区域,即沿江平原、中西部丘陵、西北部岗地和东北部低山地。本文根据分析了枞阳县不同的地形区域、土壤养分状况及地力等级分布情况,并且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区域土壤改良利用的对策建议。

1 枞阳县耕地耕层土壤养分状况

对全县各乡镇测土配方施肥项目中抽取的8228个土样进行化验,结果如下:

1.1 有机质含量中等偏上 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27.05g/kg,其中40.0g/kg以上的有573个,占6.9%;低于临界值10.00g/kg的有117个,占1.43%;总体情况在中等偏上水平。

1.2 有效磷含量偏低 土壤有效磷含量平均6.49mg/kg,中等及以下的有7749个,占94.96%,其中低于临界值的及以下的有4953个,占60.36%。

1.3 速效钾含量中等 土壤速效钾平均含量73.25mg/kg,处在中等水平,其中150.0mg/kg以上的有7064个,占79.28%;临界值以下的有1726个,占总数的21.4%。

1.4 微量元素含量中等 由于枞阳县水稻土面积较大,占采样调查数量的78.5%,土体在1.2m内有大量的铁锰结核存在,所以有效铁、有效锰、有效铜含量较高;有效硼含量偏低,有2800个土样含量在临界值以下,占所有土壤样品的34.1%。

1.5 土壤酸性明显 土壤平均pH值5.49,5.5≤pH<7有7200个,占所采土样的87.8%;pH≥7只有1005个,占所采土样的12.2%。这表明枞阳县个别乡镇土壤有酸化趋势,可能原因:一方面降雨量增加,土壤盐基离子不断淋洗损失;另一方面是偏重使用于酸性肥料,导致土壤酸度的增加。

2 耕地地力等级面积统计

以2017年枞阳县耕地总面积57333.33hm2为基准,按面积比例进行平差计算各耕地地力等级面积,如表1所示。

2.1 1级地面积与分布 1级耕地面积8081.20hm2,占全县耕地总面积的14.11%,主要分布在长沙乡、老洲镇、汤沟镇等沿江平原及江心洲各乡镇。其主要地貌类型以平原为主,质地以中壤土为主,少数为重壤土等。土层深厚,无明显障碍层,也无土壤侵蚀,有效土体厚度均在100cm以上,耕层较厚,灌溉和排涝条件优越。土壤养分含量水平相对较高,除速效钾和有效硼含量偏低外,其余养分为中等及中等以上水平(表2)。

2.2 2级地面积与分布 2级耕地面积12051.34hm2,占全县耕地总面积的21.01%。主要分布在陈瑶湖镇、周潭镇等东南部各乡镇。其它乡镇也有零星分布。其土壤类型主要为水稻土、潮土;质地类型主要为重壤、中壤,分别占42.05%、46.35%。地貌类型以平原和丘陵为主。土层深厚,有效土体厚度均在100cm上下,无障碍层次,灌溉和排涝条件良好。土壤养分含量水平高(表3)。

2.3 3级地面积与分布 3级耕地面积27043.47hm2,占全县耕地总面积的47.17%。该类型土壤分布较为广泛,各乡镇均有分布,其中陈瑶湖镇、横埠镇、老洲镇、麒麟镇、钱桥镇、义津镇面积较大。3级地土壤类型主要为水稻土占92.64%。地形部位以平畈冲田为主,部分为塝田、低洼地、低洼田。无明显土壤侵蚀现象。质地多为重壤、重粘和中壤。有效土体厚度在80cm左右,灌溉和排涝条件一般,土壤养分含量水平如表4所示。

2.4 4级地面积与分布 4级耕地面积8424.29hm2,占耕地总面积的14.69%。该等地主要分布于钱桥镇、麒麟镇、陈瑶湖镇等乡镇,其余各乡镇均有零星分布。4级地土壤分布较为分散,各乡镇均有零星分布。地形部位以塝田、低洼田陡坡地为主。耕层质地主要以重壤,重粘和中壤为主。灌溉条件较差,土壤养分含量水平低(表5)。

2.5 5级地面积与分布 5级耕地面积1733.03hm2,占全縣耕地总面积的3.02%。5级地土壤分布更为零散,面积较小,主要分布于枞阳镇、官埠桥镇、汤沟镇等乡镇,其余各乡镇均有零星分布。地形部位主要是中坡地、陡坡地。耕层质地主要为砂壤、砂土、轻壤。土层较薄,灌溉条件差,土壤养分水平低(表6)。

3 土壤改良利用对策建议

通过分析枞阳县耕地地力等级分布特点及存在问题,根据微地形地貌、土壤类型、土壤理化性状、农业利用方式的相对一致性,同时兼顾行政区界的基本完整来划分,将全县划分为以下4个改良区:

3.1 沿江平原及洲圩潮土治理区 本土区呈一狭长地带,包括枞阳、 山、汤沟、老洲、3个江心洲和陈瑶湖等乡镇大部地区,合计耕作土壤面积10950.7hm2,占全县耕地占总面积的19.1%,是棉油主产区。本次调查结果表明,该区土壤养分含量较高,农业潜力大,但经济基础差,硬件设施跟不上,未得到很好发挥。当前土壤还存在着重用轻养,有机肥施用不足,土壤肥力和生产水平差异较大,土壤缺磷少钾面积大。改良利用措施如下:一是改善排灌设施,搞好渠系配套工程,增强御灾能力;二是培肥改土、培育高产农田;三是合理布局,发展设施农业。

3.2 东北部水稻土改良区 本区包括周潭、白梅、钱铺等乡镇全部和陈瑶湖、横埠等乡镇一部分,耕地面积2468.2hm2,占总耕地面积的4.3%。土壤类型以水稻土的沙泥田、细粒沙泥田为主,土壤质地偏沙偏粘,耕性一般,中等地力水平,为中产土壤,合理利用和改良。改良利用措施如下:一是调制轮作改土,主要以发展单季稻为主,实施秸秆全量还田,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培肥土壤,改善土壤理化性状。二是应广开肥源,增施有机肥料,因地制宜发展绿肥掩青,以培肥土壤,争取高产;三是深翻改良,既能改良质地,又能加厚耕层。

3.3 中部水稻土改良区 本区以官桥、会宫、金社等中部各乡镇的耕地和钱桥、麒麟、白湖等乡镇的小部分地区,耕地面积18404hm2,占全县耕地的32.1%,土壤类型以水稻土的马肝土、黄泥土、湖泥土、沙泥土为主,土壤质地偏粘,耕性较差,地力中等,土壤肥力差别大,其中湖泥土等为低产土壤,需要合理利用和改良。改良利用措施如下:一是增施有机肥料,推广秸秆还田,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以培肥土壤,改善土壤理化性状;二是平整土地,挖沟抬田,搞好农田水利工程,达到防旱除涝的目的;三是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利用优势发展油菜、蔬菜及特色农业等生产,也可实行粮经间作,提高经济效益。

3.4 西北部黄棕壤改良区 本区位于枞阳县的西北部,涉及麒麟、钱桥、白湖、义津等乡镇的部分地区,耕地29125.3hm2,占全县耕地的50.8%。该区土壤质地较差,肥力中下,且地势偏高,水系紊乱,排水不良,旱涝灾害较频繁,易旱易涝。改良利用措施如下:一是广辟肥源,增施有机肥料,积极推广秸秆还田,使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到19g/kg左右。二是深耕深翻,改良土壤。在扩大机耕面积的同时,要大力提倡深耕深翻,以改善土体的构型与质地,加厚耕层,促进熟化。三是合理布局,养用结合。在水稻生产的同时,大力推广绿肥,做到用养结合,培肥土壤。四是测土配方施肥,积极推广施用配方肥,提高施肥效益。

(责编:张宏民)

猜你喜欢
枞阳县耕地面积各乡镇
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主要数据发布耕地面积超过19亿亩
图片新闻
南江县:“三述三质三讲”问计于民
罗甸县各乡镇实测降雨量分析及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