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婵,吕金凤,曾 秀,王永亮,王介平,王海燕,谷山林,王小燕
(重庆市畜牧科学院,重庆 402460)
因部分品种的桑树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天然活性物质及碳水化合物等[1-3],并且其氨基酸的组成与广泛应用的大豆粉相接近[1],所以传统用于养蚕的桑树逐渐进入畜禽饲料的行列,作为植物蛋白饲料的来源。我国的桑树资源丰富,根据植物学家陈嵘在《中国树木分类学》中的分类方法,我国拥有桑属植物5个种7个变种。近年来,根据各省市开展的资源调查、鉴定与整理,桑树的种群发展为15个种4个变种。在众多的桑属植物中,哪些种类桑树的蛋白含量达到作为畜禽饲料的标准,在桑树生长周期中,桑叶中的蛋白质含量呈现怎样的动态变化,这些问题成为研究饲料桑开发利用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为此,该研究选取重庆地区15种不同桑树品种,分析其在不同的生长期中粗蛋白含量的动态变化规律,以期为合理、高效地利用饲料桑资源以及丰富畜禽蛋白饲料来源提供试验依据。
图1 不同品种桑树叶在发芽期的粗蛋白含量测定结果
1.1.1 试验地况与试验样本:试验地位于重庆市荣昌区广顺镇高瓷村重庆市畜牧科学院桑树资源保护及生态利用示范园。该示范园于2011年建成,占地1 hm2,拥有桑树品种122个。荣昌区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年平均降水量1099 mm,年平均气温17.8℃,年总积温6482℃,无霜期327 d以上,历年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2℃的天数为265 d。年平均日照时获得1282 h,年降雨量1111.8 mm。供试的桑树品种为:白皮桑、充桑、湖桑 207#、新一之濑、西农 732、延边桑 27#、北场 7号、嘉陵16号、新疆桑、丰台、大中华、乐山早生桑、葵桑、双头荷叶白、云南10号。种植时间均为2011年春季。
1.1.2 试验样品的准备:分别在桑树生长的发芽期、旺盛生长期、缓慢生长期采集桑叶样本。采样时,定点选择生长健壮的桑树,从上、中、下3个部位采集无病虫害的桑叶,擦拭干净后,用去离子水清洗,置于阴凉干燥处晾干,用纱布包好后,置于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中(温度80℃)干燥12 h,粉碎,用60目过筛,密封保存备用。
桑叶粗蛋白的测定采用凯氏定氮法,具体操作参照GB/T 6432—1994《饲料中粗蛋白测定方法》执行。
试验结果以平均值±标准差表示,数据处理与分析采用Excel和SPSS 10.0软件。
桑树在一年之中,随季节的变化进行发芽、抽条长叶、开花结果、落叶休眠等活动。从春季桑树发芽到秋末落叶,这一阶段称为生长期。根据所处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等,生长期又分为发芽期、旺盛生长期和缓慢生长期[4]。桑树的发芽期在春季气温回升到12℃以上时,在重庆一般为3月中下旬。在桑树的发芽期即长出3~4片叶的时候开始抽样检测。由图1可知,桑树叶在春季发芽期粗蛋白的含量在14.45%~22.41%,其中含量最高的为充桑,为22.41%,含量最低的为延边桑27#,为14.45%。新疆桑、葵桑和云南10号等品种的桑叶粗蛋白含量均在20%以上,分别为21.49%、21.44%、21.39%,其中,新疆桑为新疆当地品种,2011年在重庆培育栽种成活,其春季粗蛋白含量与其他重庆当地品种相比有明显的优势。
图2 不同品种桑树叶在旺盛生长期的粗蛋白含量测定结果
图3 不同品种桑树叶在缓慢生长期的粗蛋白含量测定结果
桑树开叶后的25~30 d,随着气温的上升,新芽生长逐渐加快,长出的枝叶明显增多,叶面迅速扩大,当气温达到20℃以上时,即进入旺盛生长期。这个时期是桑叶生长最旺盛的时期,其经济产量也最高。由图2可以看出,旺盛生长期粗蛋白含量最高的是葵桑,为20.82%,含量最低的是延边桑27#,为13.81%。与发芽期相比,在旺盛生长期,大多数桑树品种的粗蛋白含量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从发芽期到旺盛生长期,粗蛋白含量降低最多的品种是充桑,其粗蛋白含量降低2.40%;北场7号的粗蛋白含量有所升高,发芽期为16.78%,旺盛生长期为17.23%,粗蛋白含量增加0.45%。
进入中秋后,气温逐渐下降,当气温下降到20℃以下时,桑树进入缓慢生长期,在这个时期,由于桑树自身的消耗量减低,大部分的营养物质逐渐转移到枝条、根系以及冬芽等树体,使其贮藏大量的有机物,保证其能安全越冬并在来年有较高的发芽率。由图3可以看出,保持有较高粗蛋白含量的品种是充桑和云南10号,分别为19.95%和19.09%,而粗蛋白含量较低的是嘉陵16号,仅为13.44%。
由图4可知,在桑树的生长期,大部分品种的粗蛋白含量随时间推移呈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其中,葵桑、双头荷叶白以及嘉陵16号的下降趋势最为明显。云南10号、大中华、新一之濑、充桑以及丰台,这几个品种在缓慢生长期粗蛋白含量较旺盛生长期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充桑在调查的15个品种中粗蛋白含量较高,延边桑27#在整个生长期粗蛋白含量较其他品种低。
图4 不同品种桑树叶粗蛋白含量在生长期的动态变化
植物粗蛋白是含氮化合物的总称,由蛋白质和非蛋白质含氮物组成。粗蛋白含量是反映饲草或饲料添加剂营养价值的重要指标之一。近年来,桑叶与桑枝的综合利用取得了较大的研究进展,出现了桑叶用于畜禽养殖的报道,桑树的栽植试验为其饲料化利用提供了基础[5]。通过研究桑树叶在生长期粗蛋白含量的动态变化后发现,桑树的粗蛋白含量最高值出现在发芽期,此时的桑树由根部、枝干提供大量的有机物与营养物质,通过光合作用在叶片中蓄积了大量的粗蛋白。到了缓慢生长期,此时白天气温高,光合作用正常进行,制造了大量的产物,到了夜晚气温低,呼吸作用减弱,消耗的养分也变少,大量的有机物质储藏于桑树的枝干及根部,为来年的发芽囤积营养,因此,此时的粗蛋白含量较发芽期有明显的下降。根部以及枝干的粗蛋白含量是否与叶片粗蛋白含量存在相关性,则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1]白旭华.桑叶的营养与药用价值及其开发应用[J].热带农业科技,2001,24(2):37-38.
[2]ZHANG S D,SOLTIS D E,YANG Y,et al.Multi-gene analysis provides a well-supported phylogeny of Rosales[J].Molecular Phylogenetics and Evolution,2011,60(1):21-28.
[3]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中国桑树栽培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45-49.
[4]潘一乐.桑种质资源和桑树育种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蚕业科学,2000,26(Z1):1-8.
[5]吴娇颖,黄世洋,黎庶凯,等.6个饲料桑树品种在广西地区品比试验研究[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8,39(1):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