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中资行渐成合力

2018-07-09 06:48王亚亚
中国外汇 2018年7期
关键词:中资银行分支机构中资

文/本刊记者 王亚亚

中资银行近两年的海外发展逐渐步入成熟期,无论是银行经营布点,还是业务规划,都是在深入了解了当地的政策、经营环境、税收等之后再付诸行动,不仅发展快速,而且手法务实。

根据商务部合作司负责人2018年1月16日公布的数据,2017年全年,我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74个国家和地区的6236家境外企业累计新增非金融类直接投资1200.8亿美元。过去五年,我国对外投资合作实现了新发展、新提高。在这股浪潮中,中资金融机构也与时俱进,纷纷在海外“开疆拓土”。根据《2016年对外投资公报》的数据,截至2016年12月31日,我国金融类对外投资存量已达1773.4亿美元,占境外投资总比重的13.1%。

近日,摩根大通银行亚太区资金服务部金融机构销售总监、上海分行行长邹炼女士接受了本刊记者专访。邹炼女士所带领的摩根大通银行亚太区金融机构部常年服务在该地区营运的本地银行及外国银行的海外分支机构,中资银行是其客户群体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她表示,当前中资银行出海,已不再是早期的单纯追随中资企业和单兵作战,而是上能承接国家相关政策、战略,下能着眼商业策略、商业目的。就此而言,中资银行海外分支机构实现了跨越式发展,逐渐形成了自身的合力。

:伴随中资企业“走出去”,中国金融机构也在快速“出海”。据您的观察,目前中国金融机构“走出去”到海外发展的过程中,呈现出哪些发展特点?

邹炼:从经营指标来看,中资银行这两年已经在它们的海外业务量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中资行海外运营产生的利润不断成长。相比于更早发展海外业务的一些亚太区大型银行,中资银行海外扩张的速度和质量都毫不逊色。以国内八家商业银行海外发展的分支机构数量、资产、员工数以及为集团的利润贡献度来看,中资海外分支机构经过前几年的用心经营,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具体见图1、表1、表2。

邹炼摩根大通银行亚太区资金服务部金融机构销售总监、上海分行行长

图1 八家中资银行境外实体数量

从业务开展方式来讲,初期,中资银行海外分行“走出去”更多是在布点,在追随中资企业“走出去”的脚步而发展的过程中,基本上也是“单兵作战”——各家银行都有自己不同的客户群和业务思路。但从近两年看,与其他国家相比,中资银行“出海”更多也更有效的是跟随国家政策——跟随“一带一路”倡议和跨境人民币业务的发展,把商业银行的商业目标和整个国家发展大势深度结合起来。这种业务开展方式可以与整个国家发展形成互相支持,也更具备效率:一方面政策支持了业务发展,另一方面落地的业务也相应支持了政策的实施。当前,中资银行在海外发展上已形成合力。

从客户特征来看,原来中资银行的海外客户,多数是中资背景的企业客户;如今,中资银行的海外分支机构不仅仅服务于中资企业,也服务于当地企业,因而对当地实体经济形成了强大支撑,也因此得到当地政府、企业和民众的认可。

中资银行近两年的海外发展逐渐步入成熟期,无论是银行经营布点,还是业务规划,都是在深入了解了当地的政策、经营环境、税收等之后再付诸行动,不仅发展快速,而且手法务实。表1表明,中资银行的海外布局还是大量“落子”在亚洲,其海外分支机构约50%以上落地亚洲。哪里有客户哪里就有业务,中资行海外业务整体非常务实。

表1 八家中资银行境外布局(截至2016年12月31日)

表2 八家中资银行境外资产、盈利、员工数量占比(截至2016年12月31日)

:目前,“走出去”的这些中资金融机构在海外发展过程中业务扩展主要集中在哪些方面?

邹炼:中资银行“走出去”都是从传统的业务如存贷款、国际结算、贸易融资、现金管理、外汇交易等业务开始;近两年,随着中国国力、中国企业自身实力的增强,以及“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中企对外投资发展非常迅猛,在海外大型基建项目融资、兼并收购等业务方面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货币市场、大宗商品业务方面也做得有声有色。我们看到,不少中资金融机构会通过收购当地机构提供一些非传统业务,例如大宗商品、证券期货等业务板块,以进一步扩展自己的业务版图。如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从法国农业信贷集团手中收购了里昂证券亚太区市场的交易;广发证券全资子公司广发期货(香港)有限公司也从法国外贸银行(Natixis S.A.)手中收购了法国外贸银行旗下的NCM期货公司100%的股权。通过收购,国内金融机构快速补足了自身的业务板块。

此外,部分中资行“走出去”之后向全牌照银行发展,从原来比较基础的、纯粹跟着中资企业“走出去”开展存款贷款、贸易融资、现金管理等业务,慢慢地向资本市场这一块专业领域拓展;还有部分中资行,尝试把国内已经做得比较有成果的财富管理、私人银行这部分的业务慢慢向海外推广。在这些方向上的拓展,使得中资银行在海外逐渐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服务体系。

邹炼:直白地讲,风险并不会仅仅针对中资银行,只要是离开本土的银行,都会有海外经营的固有风险。一是地缘政治风险,如战争、恐怖活动以及贸易保护主义。二是合规风险。一方面全球反洗钱监管不断加码,另一方面当地的监管要求也需要谨慎应对。可以说,合规风险是金融业境外分支机构面临的头号风险。三是经营风险。在不同的海外市场,身处异国环境,即使是当地的宗教信仰文化,也会给银行经营带来风险。就拿我刚刚去过的巴基斯坦来说吧,其是伊斯兰国家,而伊斯兰金融具有其独自的特色,当地银行有两种牌照——伊斯兰金融牌照和普通牌照,且普通牌照银行通常也会设有伊斯兰金融部。伊斯兰金融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业务板块,也有自己的特色。比如在个人业务,当地银行几乎没有住房抵押贷款业务。其原因有二:一是根据穆斯林的教义,禁止任何不劳而获的利润或收入,因此伊斯兰金融交易不允许缴赴或收取利息;二是觉得借钱是件不光荣的事,有钱才买房子,没钱就别买房子。这些宗教理念、传统观念,都会影响到实际银行业务的拓展,即使本地银行开展业务都比较难,更何况外资银行,风险会更大。四是文化风险,即企业自身的文化怎样才能与东道国当地的风土人情很好地融合起来。中资银行在当地发展要吸引人才,就要做到让当地员工有归属感。当然这些挑战都不单单针对中资银行,所有离开母国的银行都会面临类似的挑战。

:中资银行在海外拓展中,应如何定位自己的竞争优势、如何制定风险防范措施?

邹炼:中资银行要防范上述风险,就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要重视合规文化的建设。举例来讲,之前银行的合规工作更多是出于业务条线考虑,比如客户经理主要负责了解客户的情况(KYC),而运营业务人员,则负责制裁的筛查。不难看出,传统的银行合规工作是比较碎片化,每个具体任务都分解、落在相关业务部门身上,但是缺乏整体框架管理及跨部门协调。而当前,反洗钱、反恐融资等合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决定了银行整体合规建设要提升,必须要建立全方位覆盖的机构合规文化,更需要高层的重视和参与。理想的状态应该是,由专门的合规部门牵头,根据当地的监管要求制定整个银行合规管理框架与规章制度。如面对反洗钱问题,传统的反洗钱团队隶属于法律合规的一部分,工作范围集中在合规团队内部;而在当前的环境下,需要深入一步,诸如反洗钱人员如何嵌入到不同的业务线条、如何确保总、分行(尤其是海外分支机构)之间反洗钱政策及其实施的一致性、怎样加强合规培训、健全报告机制,都需要在大的合规框架下进行统筹,从合规文化层面来架构具体做法。这对中资银行来说是一个具体的挑战,需要予以格外关注,要从总行或集团框架层面来提升整体合规风险管控水平。尽管中资银行在这方面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仍需要持续建设。

二是要进一步做好与当地监管机构的对接工作。目前,不少银行海外分支机构在合规方面受到罚责,都跟与当地监管缺乏有效沟通、对当地监管要求理解不到位有关。中资银行“走出去”之后,要学会借力,可以在当地寻求专业的咨询公司、律师事务提供服务,以防范合规风险。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中资金融机构可以选择合规标准高的银行作为合作伙伴,这就等于为自身设置了第二道防线。摩根大通银行高度重视合规建设和科技进步。在最近五年,摩根大通下足功夫全面提升银行的合规水准,除了增加内部合规人员的数量、升级监控筛查系统之外,在内部员工的培训方面也做了很多工作。2016年,摩根大通银行在科技方面全球投资了95亿美元,科技创新的着眼点都是满足客户需求及提高客户满意度。例如,2017年全球SWIFT年会期间,我们向市场介绍了正在研发的基于区块链技术、致力于提高合规筛查效率并最终加快跨境支付清算速度的“银行间信息网络(IIN, Inter-Bank Information Network )”,受到了客户的好评。

三是要建立更为快速的风险反应机制。监管机构对于相关事宜的整改要求都有明确的时间表,中资银行要重视其具体规定,一定要按照规定的流程,在要求的时间范围内给予积极回应。实际上,凡是罚责较重的合规案件,都是没有按规定的节奏去行动及积极反馈。因此,在出现问题时,一定要更积极、有效地与监管方沟通,针对提出的具体问题,制定整改方案,提升与监管方的互信程度。这样做,有利于规避相关的合规风险。

猜你喜欢
中资银行分支机构中资
起底中资房企海外债
中资银行“直面”挑战
劳埃德银行拟开数百家自助式分支机构
中德并购最新的特点以及中资银行在其中的作用
国有商业银行分支机构管理问题探讨
中资银行海外经营的法律风险及其对策研究
本 期 导 读
本 期 导 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