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娟
【摘 要】
作文评语是老师和学生交流的一个重要渠道,但给学生作文写评语可能是让语文老师比较伤脑筋的事了,大多数的作文评语基本上千篇一律, 诸如举例恰当与否,语句通顺度、层次是否分明,中心思想是否表述清楚等。虽说评价了作文,给出了需要改正的地方,但是太模糊笼统,无法调动学生的的写作积极性,更谈不上跟学生进行心灵式沟通,进行心理的引导和人格的培养。作文评语更应该文采斐然、灵性十足、情感丰富、有生命张力。读学生的作文,如与学生促膝而坐,一杯清茶在手,一盆绿竹在窗;评学生作文,该使其如坐春风,娓娓道来,亲切而惬意,于无无形中潜移默化影响着学生。
【关键词】
作文评语 激励对话 情感性 诙谐性 个性化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标准评价是语文课程实施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但是,当前大部分老师更热衷于语文教学理论的研究,作文理论方面的建设相对比较滞后,在作文评语方面投入的精力不够,亦或是撰写评语模式化,空洞没有针对性,公式化严重,喜欢用早已熟悉的词汇给学生打评语,缺少变化,更没有创新,所以也没有示范性。现存的作文评语抑制了个性化的体验、理解与表达和多角度的思考,不能满足时代和新课程要求培养的有个性、有创造力、多样化的人才。因此,无论从时代的要求,还是新课程的出发点,我们都有必要对作文评语进行深入的研究。以鼓励性为原则,由衷地为学生习作中的优点喝彩,尽量多给一点激励性语言,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在作文方面的进步,不再反感写作,甚至爱上写作。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从这些方面着手努力。
一、思与尔为邻——对话倾听
新课程理念倡导平等对话的师生关系,写作评语亦然。现阶段大部分作文批改都是教师写评语,可是教师在评语怎么写?不能站在高处对学生一顿批评,应该与学生拉近距离,倾听对话,做学生的聆听者,让学生觉得这个一个很合得来的朋友在和他探讨自己的作文。例如,在《与你为邻》的话题作文训练中,有一位写作水平普通的学生这样写道:“那是一个100岁的老爷爷,是抗美援朝中的老兵,和日本鬼子搏斗过,我和他交谈着,与他为邻!”看到这样的文段也许当时会有些崩溃,但是必须让学生知道自己的文章问题在哪里,知其所以然,而不是很粗暴地评论“脱离实际!”于是我在旁边点评:“你的题材上是很正能量的,不过,咱们想一想,年纪上百的老人和十多岁的青少年因为时代的差异,能不能谈笑风生?如果作文在真实性上打了折扣,能不能感动读者?”如此评语,反问引发了反思,也引起了对话,学生从中可以得到启发和头脑的思索冲击,对提高写作水平有一定的帮助,并且秉承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原则,让效果更明显,指导性更强。
二、细无声润物——情感渗透
独抒性灵,作文往往是学生情感的一个窗口。如在《磨合》这篇作文中,高一的学生各种方式地抒发了自己离家在校与新学校的磨合过程,有的学生在作文中大谈特谈学习之苦,简直是苦不堪言,甚至说成度日如年,思家而不得归。读完学生的作文,我深切地感受到学生在来到学校后的心灵的孤独,我的评语为;"很多时候我们都在路上,在路上奋斗的时候,也许我们会孤獨,我们会思家,但是,请抬头看看我们前方的灿烂前程,一切都是值得的,加油!”这样的情感式评语,给学生营造了充满深情、充满挚爱的氛围,春风化雨,学习的路上他们更有了前进的动力。还是这次的作文中,学生谈到了在宿舍中和舍友的磨合,因为很多生活上的习惯有些不同,所以和舍友产生了矛盾,这个矛盾已经有所影响到了大家的心情,于是我对她写下这样的评语:“ 宽容,意味着你不会再为他人的错误而惩罚自己。古人曰:“有容乃大,一如大海。”正因为海洋大度地接纳了所有的江河、小溪,才有了它最壮观的辽阔和豪迈。生存需要的是竞争,但生活需要的却是宽容。”这样的评语,虽然未从作文本身来谈作文,但是,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师的评语如果投入情感的因素,就能激励、唤醒、鼓动学生,春风化雨,有时候比单纯的知识教育更有效,从而实现“以做人为作文之本,用作文促进做人”的目的。
三、偶幽它一默——寓庄于谐
古人云:“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学生一定不喜欢看到枯燥乏味,僵硬刻板的评语,那样的评语不能教育学生,更别提达到教育引导的作用了。幽默的评语是老师智慧的体现,是菜肴中的盐。你想,教师在读到学生诙谐幽默的作文时,时常会哑然失笑,或者开怀大笑,那么学生么,如果可以读到你幽默而点评到位的评语,肯定能够让她们会心一笑。有个学生写作文只有一种标点符号,从头“逗”到底,于是我给的批语这样写:“看来你不太喜欢其它符号,对逗号情有独钟,所以作文一“逗”到底,一气呵成。”这位同学看了后有点不好意思,流露出羞涩的微笑。下一次作文交上来后,我发现该同学的作文有了很大的改进,文中有了很多不同的标点符号,也知道分段了。显然,我的幽默的评语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另外,幽默的评语也是兴奋剂,从心理学角度讲,大脑下高级神经兴奋需要幽默的刺激,幽默也能减轻疲劳、增强兴趣和加深记忆的程度。有个学生在一篇《知足与追求》的作文中先大肆褒扬了知足,然后又推翻自己前面的分论点,说不能知足要进取,忽略了两者是不矛盾的,在知足的基础上也不要忘记进取。于是我这样评论:“知足是你“矛”,进取是你的“盾”,以你之矛攻你之盾,可乎?。”学生看后醍醐灌顶,文章中矛盾的地方显而易见。幽默的作文评语,犹如吕洞宾的手指——具有“点石成金”的神奇功能。
四、评因人而异——个性彰显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在每一个学生的身上发现他们独一无二的创造性劳动的源泉,帮助每个学生打开眼界,看到自己。”每位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个性有所不同,生活阅历也不尽相同,写作水平参差不齐,所以,僵化的模式不可取,要因人而异,针对不同的学生展现不同的评语, “看人说话”,反而不能“一视同仁”。所以,作文评语还应该有个性化。在同一篇作文《知足与追求》写作中,两位功底相差很多的学生都写了并列式的议论文。对于写作能力高的学生,我给予了建议,是不是可以往递进式发展更能展现层次。对于写作水平较弱的学生,大加赞赏,高一刚接触议论文就能结构清晰,非常好。对于学生的作文评语,老师就应该给他们量身定做衣服一样,学生作文高矮胖瘦不齐,咱们的评语也应该展现个性,才能适合每一个学生。
评语是老师彰显文采的地方,是学生用心耕耘,教师浸润心血,是师与生共同去创造的田园, 一草一木,都浸透着师生的心血和智慧。老师用心去写评语,用心和学生交流,不然引导出学生的真情流露,真心倾诉,共同浇灌好作文这片田园,寓教于评,润物无声。
【参考论文】
【1】李惊梅.浅谈作文评语的生命性意义
【2】鲁瑛珉.“随笔式”作文评语
【3】杨俊强.中学生习作评语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