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教学改革教学工作的不断深入,为小学农村语文教学工作带来了新的要求。合作式学习模式满足了当前语文教学的要求,本文将针对合作式学习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进行详细解析。
一、合作学习模式的优势
与传统讲授式教学模式相比,合作学习模式是具有一定优越性的。由于小学生的特点导致了学生不能将全部精力,完全的集中到课堂内容中。合作学习,有效的解决了这一现状。首先,合作学习模式可以充分的调动课堂学习氛围。学生们在热烈的探讨中,打破了以往教师单方面进行知识输出的枯燥局面。其次,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课堂。以往的教学课堂,多数是由教师唱主角,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们在思考与合作学习中,充分的发挥了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体现了以学生为主导的教学课堂。最后,展现了学生的风采。学生们争先恐后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增强学生语文学习的自信心,给予了学生更多展示自我的機会。
二、合作学习模式在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合作学习模式在我国教学工作中的运用还并未成熟,所以在教学应用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首选,缺乏相应的评价机制。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是由学生为主导的知识交流。但并不是学生在课堂讨论中越吵闹,学习效率就越高。怎样评定合作模式教学的效率,缺少相应的评价指标。其次,在小组讨论中,教师缺少积极的融入。教师的融入不仅能够有效的监督小组讨论的内容,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对学生起到了指引的作用。由于小学生缺乏相应的自主思考问题的能力,所以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才能使学生思考的内容处于一个正确的轨道。但是,当前很多教师出现了游离于小组探讨之外的现象,严重的降低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最后,合作学习模式形式化现象严重。合作学习是一个系统化的教学模式,并非是一个教学环节。当前,很多教师会在教学中增添一个讨论模式,认为合作讨论就是合作学习,这种换汤不换药的教学运用,效果甚微,并没有将合作学习模式的优势展现出来。
三、合作式学习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一)利用合作时学习,展现学生风采
当前,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的存在一个严重的现象,就是小组合作变成了学习能力强的学生们展示自我的舞台,而学习能力弱的学生在小组中却默默无闻。为了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锻炼,教师应该设置相应的规定。例如,“每个小组组员轮流汇报讨论总结。”这样,为了组内的荣誉,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能够主动加入到学习当中,形成了互帮互助的良好循环。实现了面向整体学生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了锻炼。
(二)利用合作时学习,调动课堂学习气氛。
热情高涨的课堂气氛,能够使学生们积极融入其中。农村语文教学课堂中,由于教学设施缺乏,课堂教学枯燥,无趣,而利用小组合作,摆脱了传统枯燥严肃的教学氛围,学生能够在一个相对宽松,有趣的氛围中,加深对知识的认识,开拓自身的现象力,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学习小学语文S版四年级上“掩耳盗铃”中,在对文章内有初步了解之后,为了使学生了解文章的深层涵义,可以利用小组表演的形式,对课文内容进行小组表演。这样,学生能加深对文章内容的认知。并且,学生能够在有趣的氛围中,调动课堂气氛,开拓想象力。通过学生合作探讨以及表演,学生能够充分的了解“偷铃人的愚昧,以为掩住自己耳朵就可以听不到声响这种自欺欺人的行为。”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使学生在深刻掌握重点知识的同时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利用合作时学习,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想要有效的进行合作学习教学,首先应该设置科学的合作小组。最理想的小组人数,是5人左右组成的学习小组。教师需要了解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学习态度以及性格等,将学生进行有机的组合。将善于表达与不善于表达的学生搭配,将学习能力强与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进行互补,每组中必须要有责任心强、有团队责任感的同学做典范,来带动本组学生进行学习交流。例如,在学习小学语文S版二年级下册“爱发脾气的孩子”时,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通读文章,使学生明确重点段落。随后通过合作学习讨论“大家明白什么道理”,引导学生们在小组内胆分析、踊跃分析。最后将大家的意见汇总。这样学生通过积极的讨论就会得出“男孩知道发脾气给人造成的伤害是没办法弥补的,他改掉了这个坏毛病,遇事能有自控能力,再也不乱发脾气了。揭示了遇到不顺心的事,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学会宽容的道理。”在对文章大体了解之后,设置重点问题使学生进行讨论,学生们在踊跃的发言中,充分的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学生的总结和归纳,在动脑动口中,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课堂。
总而言之,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还并未成熟。还需要我们教师通过不断探索,切实的将小组合作学习融入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这样,才能够切实的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课堂,展现学生的个人风采,提升学生语文学习效率。
作者简介:杨南(1979-),女,辽宁省营口市人,民族:汉,职称:小学教师,学历:大学本科,研究方向:小学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