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洁娣
【摘 要】结合小学科学的教学开展,这是一门与科学、与生活、与思维息息相关的学科,但是一直以来,由于受到传统教學模式和教育理念的影响,不少小学生的科学思维并没有被全面激活,有一些教师也仅仅结合教材教本宣科,没有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拓展和丰富。我认为小学科学的教学抛开内容不谈,最关键的在于全面激活学生的科学思维,引导学生像科学家一样思考。本文从四个方面开展阐述:培养科学思维;包容多重视角;形成逆向思维;力促实践探索。
【关键词】小学科学;科学家一样思考;现状;策略
小学科学新课标指出:“科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这意味着要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公平的学习科学的机会和有效的指导。同时,它充分考虑到学术再性别、天资、兴趣、生活环境、文化背景、民族、地区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在课程、教材、教学、评价等方面鼓励多样性和灵活性……”由此可见,小学科学学科肩负着重要的职责和使命。这两年来,全国范围内都非常提倡核心素养,我认为核心素养一方面需要我们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另一方面更需要培育学术良好的思考方式和学习以及行为习惯。
一、培养科学思维
著名物理学家钱学森提出过一个著名的大学之问。钱学森认为:“中国发展不完全的一个原因是大学并不以培养创造性人才为标准去办理学校,缺乏独立自主创新的东西”然而,大学问题如此,小学甚至初中的教育也没有臻于令人满意的地步。在语文学习中,有大量的语文老师越来越重视阅读的力量,经典名著是培养孩子素养的重点,如鲁迅,契诃夫,托尔斯泰等等,孩子们从中更容易与知识亲密接触,不再是简简单单的课本内容。但是我们的科学教育,却很少有老师指导孩子阅读科学大师的作品。霍金说过:“给孩子讲科学是容易的,因为他们没有偏见。”在儿童时期,儿童比成年人更有可塑性,他们更加容易接受新的知识,更加容易产生新的理解与问题,并且他们丰富的想象力更能有助于其科学素养的培养。然而现在的教育,极尽奥赛盲从之流,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需要一种模式的培养方式,特别是科学教育的培养。像科学家一样思考,就是要培养出科学家的思维。科学家在面对问题时,多有如下的表现:首先就是要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二、包容多重视角
求知是每个人一生中最好的习惯,孩子们更是如此,他们需要保持新鲜的求知欲望和好奇心,教师更应该在这方面对学生多加引导并且提起孩子们对于科学的兴趣,譬如在课堂上增加一些思维训练的环节以及布置一些需要团队思考得出结论的课题供孩子们课后探讨,这一样来素质教育才能真正落实到根本处,才能真正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创造能力以及探索新鲜事物的无限潜能。第二个是从不同的角度去看问题,站在不同的立场上去看同一面,多面体的解决问题。列奥拉多?达?芬奇认为:为了找出问题的本质,你应用不同的方法重新组合它。他认为第一次看某个问题时总是不全面。通常情况下,旧的问题会在新的组合下成为新的表达方式。三是将问题具体化。将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具体化是解决问题的一种科学思维方法,法拉第在研究电场问题时,将难以理解、非常抽象的电场强度这一物理量用形象直观的电场线来理解就是一个非常成功的例子。在小学科学的课堂上我一般都会结合一个具体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热烈的讨论,学生在具体的讨论的过程中,我一般都会包容不同的视角,学会去倾听不同的声音,比如同一个问题,我鼓励学生进行激烈的讨论,有一次学习“固体的热胀冷缩”这一内容的时候,我就引导学生开展探讨生活中关于我们常见的热胀冷缩的一些生活案例,结合这些生活中的例子,学生进行了讨论,比如他们提到夏天的柏油马路,一些水泥路往往会留一些缝隙等等,通过结合生活中的例子开展讨论,更能引导学生学会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三、形成逆向思维
逆向思维是科学学科学习中的重要的一环节,很多问题不能直接去思考,物理学家奈尔斯?鲍尔相信,假如你将物质的对立面放在一起来思考,那么你的思维运动就可以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亚里士多德认为比喻是天才的一种象征,一个能够看到两种不同领域的相似之处的人是天才,再能把这些相似之处联系起来是需要特殊天赋的。最后增强应变能力。每当我们尝试做什么事失败后,我们就该做别的。如果我们不仅仅局限于失败本身,而是将其转换为一种成长的积粮,从问题中发现问题,从困难中找到信心,从失败中看到希望,那么这样的失败就不应该是失败,而是成功路上的垫脚石。试想,哪个科学家是一蹴而就,顺顺利利成功的呢? 若是一个孩子能有如上的一点点,保持其好奇心面对世界,那么他就很有可能是未来的额科学家了。再阅读大量的科学书籍,学习科学家的传记,了解名科学家的成长过程,从而为自己建立明确有效的目标。结合具体的教学,以“种子的萌发条件”为例,我随堂带来了一包刚发好的绿豆芽,我提问学生们:大家是不是很喜欢吃绿豆芽,大家有没有发现,菜市场新鲜的绿豆芽都放在一个底部有孔的塑料桶中,上面还会盖一层布,卖家要经常向桶内浇水,这样绿豆芽很快就会长出来。请大家思考一下种子发芽的条件需要什么?通过这样的逆向思维的训练,引导学生深入去思考生活中的科学现象。
四、力促实践探索
科学探究课不是活动课或者动手课—只做不思考。科学探究需要动手,但是这种动手是指向对某个科学现象或常识的学习之基础上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实现育人目标而进行的。并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做题能力。培养动手能力,只是探究教学的目标之一。总而言之,孩子们就是未来的国家栋梁,未来的科学家,教育家,知识分子,劳动者,他们需要最有效有力的科学教育为他们的成长道路铺砖铁瓦。
参考文献:
[1]2011版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